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后急性心肌梗死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的信号传导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缺血预适应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组、缺血预适应加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和假手术组。缺血预适应加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预适应前10min静脉注射蛋白激酶C抑制剂白屈菜季铵碱5mg/kg,然后结扎左前降支;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前降支。1天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活体取出心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蛋白印记分析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术前术后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表达,缺血预适应组明显增加(P<0.01),缺血预适应加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蛋白表达有相同的变化。缺血预适应加蛋白激酶C抑制剂后,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也明显减少,其蛋白表达有相同的变化。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24.18%±2.25%)明显小于缺血预适应加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38.11%±2.94%)和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组(37.73%±3.32%;P<0.01)。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是缺血预适应重要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其表达是依赖于蛋白激酶C的激活,蛋白激酶C是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ST段形态的影响。方法103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按入院时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形态分为凹面向上组和凸面向上组,以梗死发生前24h至少出现1次典型心绞痛症状为标准,比较两组频率。结果梗死前24h内出现心绞痛凹面向上组34例(73.91%),凸面向上组14例(24.56%);无心绞痛凹面向上组12例(26.09%),凸面向上组43例(75.44%)。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急性心肌梗死ST段凹面向上抬高的机制之一,根据心电图ST段凹面抬高推断其梗死前存在缺血预适应及由此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梗死前心绞痛对接受PCI治疗急性心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2例首次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12h内进行PCI,按梗死前48h有无心绞痛分为2组,即缺血预适应组(56例)和非缺血预适应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PCI后血流TIMI分级、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心肌酶峰值浓度及出院前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缺血预适应组患者年龄高于非缺血预适应组(66±12比61±12,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数量缺血预适应组明显多于非缺血预适应组,分别为30.4%和12.1%(P=0.01)。PCI后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在缺血预适应组明显低于非缺血预适应组,分别为4%和15%(P=0.03)。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浓度较非缺血预适应组显著降低,重度左室功能不全(LVEF40%)发生率在缺血预适应组明显低于非缺血预适应组,分别为4%和15%(P=0.03)。结论缺血预适应组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肌酶峰值明显降低,以及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和重度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比例明显降低,表明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梗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根据31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48h内是否发生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186例)和无缺血预适应组(132例),另取健康人11l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每例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无缺血预适应组Q-Tcd(70.47±12.05ms)明显大于缺血预适应组(55.96±10.4lms,P<0.01),缺血预适应组明显大于对照组(42.47±9.17ms,P<0.01).缺血预适应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猝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P均<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可明显减小急性心肌梗死时的Q-T离散度,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老年心肌梗死范围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老年心肌梗死范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组(74例)和非缺血预适应组(46例),通过心电图计分法和磷酸肌酸激酶峰值水平比较最初心肌梗死面积;并统计两组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心肌梗死中确存在缺血预适应,缺血预适应组在最初心肌梗死面积和严重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均少于非缺血预适应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的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48例行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术的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远程缺血预适应组75例,术前2 h内进行预适应处理;未行预适应处理对照组73例。观察术后肌钙蛋白I水平和4a型心肌梗死(支架术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远程缺血预适应组术后16 h超敏肌钙蛋白I中位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0.11ng/ml vs.0.27ng/ml,P0.05),4a型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vs.56%,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可降低择期PCI术后肌钙蛋白I水平及4a型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时等不同时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在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肢体缺血预适应组(B组)、再灌注前肢体缺血预适应组(C组)和再灌注初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D组)。观察各组心电、心肌缺血范围(AAR)、心肌梗死范围(IA)、心肌梗死部位质量与左心室质量(LV)的比值(IA/LV)、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的比值(IA/AAR)、CK-MB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 3组ST段抬高幅度、CK-MB值、IA/LV和IA/AA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时的各个时期应用,都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ST段抬高幅度,明显降低心肌酶水平,明显缩小心肌坏死面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兔缺血预适应模型,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40只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IPC组和非IPC,分别制造缺血预适应模型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对比分析两组缺血期:T波改变、ST段改变、R波振幅、缺血性J波、心律失常和梗死面积。(2)对比分析IPC组组内第一次预适应与三次预适应后缺血期前4项指标改变。结果(1)IPC组较非IPC组:T波增高幅度降低[缺血后40秒(0.40±0.11)mV vs(0.46±0.12)mV,P0.05];J波发生率显著降低(0 vs 35%,P0.01);室速、室颤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0.5%vs 30%和0 vs 15%,均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30.8±6.6)%vs(35.3±6.9)%,P0.05]。(2)IPC组组内三次预适应后缺血期比较第一次预适应缺血期:T波增高幅度降低[缺血后40 s(0.40±0.1)mV vs(0.46±0.1)mV,P0.05];,波发生率显著降低(0 vs 25%,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以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早期T波改变振幅,减少J波发生率、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缩小梗死面积,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QT离散度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AMI病人62例,根据QTd时限分为两组:QTd时限延长(≥65ms)组34例,QTd时限正常(<65ms)组28例,收集病人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记录其Killip分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其住院30d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等临床资料。结果QTd时限延长组在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的发生例数以及CK-MB峰值均高于QTd时限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是评估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观察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溶栓治疗前后QTd、QTcd变化。结果:再通组(Ⅰ组)溶栓后QTd、QTcd显著小于溶栓前(P<0.01);未通组(Ⅱ组)2指标无明变化(P>0.05),不同梗塞部位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QTcd可作为判定溶栓再通与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灯盏花联合预适应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灯盏花素联合缺血预适应组(BI组).各组分别进行心肌酶学[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查,并采用伊文思蓝(EB)/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定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P及BI组较Sham组均有明显的心肌梗死(P<0.01),IP、BI组较IR组能够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BI组较IP组疗效显著(P<0.05);IR、IP及BI组心肌酶较Sham组均明显升高(P<0.01),IP、BI组各时间点CK和LDH均较IR组明显降低(P<0.01),且BI组较IP组降低更明显(P<0.05);IR、IP及BI组较Sham组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IP组、BI组TNF-α及NF-κB蛋白表达均较IR组显著较少(P<0.01),且BI组较IP组更明显(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及灯盏花素联合预适应均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酶,减少心肌细胞内TNF-α、NF-κ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缺血-再灌注犬心脏保护作用及其与氧自由基关系。方法:21只杂种犬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on组),结扎左前降支(LAD)1h,再灌注3h;缺血预适应组(Pre-C组),结扎LAD1h前行缺血预适应(5min结扎/5min再灌注,4次循环);缺血后适应组(Post-C组),结扎LAD1h后,再灌注前行缺血后适应(30s再灌注/30s再关闭,3次循环)。实验犬分别于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2、3h抽血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实验前、结束时抽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结束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再灌注3h后,Pre-C组及Post-C组血清MDA含量低于Con组,P0.05,而SOD活性高于Con组,P0.05。再灌注3h后各组血清CK水平均升高,Pre-C及Post-C组低于Con组,P0.05。心肌梗死范围在Pre-C和Post-C组小于Con组,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与缺血预适应相似,对缺血-再灌注心脏有保护作用;氧自由基的减少在其保护机制中可能发挥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施太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施太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3、7、21日记录静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Holter,计算QTd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于发病24h最高,3日后开始下降,7日降至最低。施太可组QTd在3日后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施太可组心脏事件发生率21.2%显著降低于对照组34.8%(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QTd为(77.19±10.85)ms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者(59.17±9.71)ms(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在显著QTd增加,施太可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率变异性变化的特点。方法63例行直接PTCA治疗的AMI患者,于术前、术后2h、12h、24h、48h作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术后3~6d查24h动态心电图的QT间期变异度(QTv)和心率变异性(SDNN),与36例用药物治疗组的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二组之间相对应时间段的QTd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TCA组的QTd最高值提前,QTv的昼夜节律性消失。结论QT离散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施太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施太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3、7、21日记录静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Holter,计算QTd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于发病24h最高,3日后开始下降,7日降至最低.施太可组QTd在3日后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施太可组心脏事件发生率21.2%显著降低于对照组34.8%(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QTd为(77.19±10.85)ms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者(59.17±9.71)ms(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在显著QTd增加,施太可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凌  林荣  吴兵  洪美满 《心脏杂志》2009,21(5):643-647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减轻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5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及缺血后适应组(n=28)。采用夹闭左室支40 min,再灌注3 h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对照组不施加干预,缺血后适应组于再灌注开始初再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连续重复3次循环后,恢复冠脉血流,观察两组兔于再灌注前至再灌注后2 h期间心电的变化;并测定缺血前、灌注0 h、1 h及3 h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两组中各随机处死半数兔用伊文氏蓝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红(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的面积;另半数兔于4 周后进行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2 h末心肌再灌注的有效率(心肌获得有效再灌注的百分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肌梗死的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1 h血清MD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4周后,心脏超声检查缺血后适应组左室后壁室壁的厚度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通过抑制再灌注早期氧自由基的活化,减轻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的有效灌注,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及减轻心梗近期(恢复期)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体外大鼠心脏急性缺血梗死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心肌急性缺血后心律失常机制及TNF-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加rhTNF:Fc组.Langenoff灌流大鼠体外心脏,结扎后2组大鼠的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记录心脏表面心电图,急性缺血0 5 h后给予S1S2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比较各个组间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急性心肌梗死加rhTNF:Fc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降低(P<0 01).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加rhTNF:F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rhTNF:Fc能降低体外大鼠心脏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和远距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心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HGF在远距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组:①急性心肌梗死组;②下肢缺血预适应组:夹闭双侧股动脉后再灌注,重复4次后结扎左前降支.③肾缺血预适应组:夹闭双侧肾动脉再灌注,重复3 次后结扎左前降支.④正常对照组.用evans-TTC染色法区分梗死区和缺血区心肌,切取梗死区心肌及缺血区心肌并称重.用RT-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HGF mRNA表达.结果 除了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三组缺血程度无明显差异;而肾缺血预处理组心肌梗死程度(46.18%±6.15%)、下肢缺血预处理组梗死程度(46.92%±6.69%)较急性心肌梗死组(66.44%±13.68%)相比均降低约30%(P<0.05).肾缺血预处理组及下肢缺血预处理组4、6、12 h HGF mRNA表达较急性心梗组各时间点降低(P<0.01).结论 提示HGF可能是远距缺血预处理减少梗死区面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产物在肾缺血预适应后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表达,探讨其在缺血预适应后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2大组:心梗组及其假手术组和肾缺血预适应组及其假手术组.心梗组和肾缺血预适应组又分2、4、6、12 h组;假手术组实验结束即处死;取12 h组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和胆红素.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的铁蛋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HO-1基因的表达.结果 肾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比心梗组明显降低;血清中各时间点铁蛋白和总胆红素的含量比心梗组明显升高;而CK-Mb含量比心梗组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HO-1的表达比心梗组明显升高.结论 肾缺血预适应能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梗死前有心绞痛组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部分病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两组再通率分别为74%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