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老年病房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史、治疗情况、并发症及影响院内生存率的可能因素。结果 48例接受IABP治疗患者中,心原性休克25例(52.1%),再血管化成功23例(47.9%);并发出血8例(16.7%);合并肺部感染18例(37.5%),总死亡19例(39.6%)。成功再血管化治疗是死亡率的阴性预测因子。结论 IABP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并且具有很多适应证。IABP从1968年报道开始,临床应用于血流动力学支持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IABP成为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早期的试验提示IABP在生理学中的重要影响,包括增高舒张压,甚至有文献支持IABP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脑血流、肾脏灌注[2]。然而,上述结果均不是来自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也未证明IABP能够保护心肌。IABP目前既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41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IABP支持的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后2周、3个月的左室功能,评价2组术后30天以及3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IABP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的左室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43.8%±8.2%比39.4%±5.9%,45.5%±6.6%比40.6%±4.6%,P均〈0.05) 两组患者术后30天(16/41比30/47)、3个月(18/41比33/47)的MACE事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IABP组在降低术后30天、3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尤为明显(30天16/41比对照组30/47,3个月18/41比对照组33/47,P均〈0.05)。结论对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同时采用IABP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左室功能和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8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IABP,38例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于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后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使患者的收缩压、心率趋于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改善,与非IAB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住院生存时间优于非IABP组(RR=0.402,95%CI:0.175~0.921,P=0.031)。肢体缺血与出血的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IABP辅助循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住院生存时间,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3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4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com)连续监测患者IABP术前和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顺应指数、左心室做功指数、胸液量、系统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中,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5例行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死亡7例.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死亡2例;治疗组总病死率为9/20(45%).未治疗组14例,死亡12例(12/14,86%);4例病毒性心肌炎死于心源性休克患者3例.结论 IABP能明显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脏辅助装置。它于1968年由Kantrowitz等[1]报道并应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支持治疗,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IABP通过其气囊在心脏舒张早期充气,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内压力,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并通过气囊在舒张晚期快速放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92例急性心肌梗死且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进行抑郁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两组患者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IABP治疗前抑郁发生率为28.1%,IABP术后24小时内抑郁发生率为53.4%,术后3天抑郁发生率为61.5%,3个时间段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个时间段的SDS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ABP治疗前抑郁情况分组,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患者1年内MACE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5.1%比29.0%,P<0.05),靶血管重建率也显著增加(22.3%比18.1%,P<0.05);以IABP术后24小时患者抑郁情况分组,抑郁组患者的一年内MACE事件发生率较非抑郁组显著增高(45.7%比30.2%,P<0.05),靶血管重建率也有显著增加(19.2%比10.1%,P<0.05);以IABP术后3天时患者抑郁情况分组,抑郁组患者1年内MACE事件的发生率较非抑郁组显著增加(63.7%比29.8%,P<0.05),靶血管重建率也显著增加(23.0%比10.5%,P<0.05),1年内死亡率显著增加(30.8%比17.5%,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也显著上升(9.8%比1.8%,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IABP治疗后有较高比例的抑郁发生,合并抑郁的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高的MACE事件发生率,且长时间留置IABP导管可能增加患者抑郁程度,并因此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人院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计30例,其中IABP组14例,均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术;对照组16例,应用升压药后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天及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及血浆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IABP组与对照组人院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血浆删、BN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3天及6个月IABP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3天IABP组血浆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功能指标IABP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辅助PCI能显著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心病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72年至1993年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施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67例(14.5%)的治疗经验。应用IABP的适应证包括:①左室室壁瘤较大或合并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以及病变广泛且远端血管较细等;②术中脱离体外循环机有困难;③术后顽固性低心输出量综合征;④围术期心肌梗死。得出如下结论:①预防性IABP有助于重症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的顺利恢复;②IABP使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左心功能不全得以改善,从而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近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急诊介入治疗后是否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将199例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为近端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即IABP组(79例)和无IABP组(120例),比较两组术后2周心肌梗死范围和血脑钠尿肽的变化、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两组术后30d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和无IABP组比较,IABP组患者梗死范围明显缩小[(30.256±4.223)%vs.(35.343±5.235)%,P〈0.01],血脑钠尿肽浓度降低[(89.7±33.5)ng/Lvs.(128.7±44.1)ng/L,P〈0.01],左室左室射血分数增高[(52.6±5.2)%vs.(47.5±7.3)%,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7.5±4.6)mmvs.(50.3±5.7)mm,P〈0.01]。术后30d内心脏事件发生率IABP组明显低于无IABP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近端病变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行IABP治疗可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5例,其中IABP组30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35例,单纯行急诊PCI治疗。结果IABP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2~8 h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74.3%,其中6例在术中死亡。结论IABP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IABP可提高急诊PCI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降低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尽早床旁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预后的观察。方法:选取发病12~72h的STEM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IABP组72例,对照组78例,2组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同时床旁应用IABP。2组均于发病10~14d行冠脉造影,必要时行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术后4周心功能、IABP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尽早床旁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右心衰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行IABP辅助循环治疗患者中急性右心衰竭12例(17.4%),回顾性分析此12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人年龄(64.1±9.7)岁,IABP辅助循环治疗时间15~288h,(95±76)h,9例(75%)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结果: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25%),肢体缺血1例(8.3%),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6.7%),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8.3%)。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例(91.7%)成功撤除IABP辅助循环,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严重右心衰竭死亡率高,在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和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所有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8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26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刻病情改善率为81.3%。与单纯IABP亚组相比,IABP联合后续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亚组的院内死亡率显著下降(37.5%比93.8%,P<0.01)。结论应用IABP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病情,IABP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关键是联合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5.
AIMS: We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counterpulsation improves the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function after reperfus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AND RESULTS: Fourteen dogs underwent 90-min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Seven animals were randomized to IABP counterpulsation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Tagged, cine, an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re used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LV functional assessment and MI characterization, respectively. Image acquisition was performed at 1 h, 6 h, and 24 h after reperfusion, during which the IABP device was paused. Animals randomized to IABP demonstrated an earlier improvement of LV ejection fraction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25+/-3 vs. 25+/-2% at 1 h, P=0.91; 36+/-3 vs. 26+/-2% at 6 h, P=0.015; and 38+/-3 vs. 35+/-1% at 24 h, P=0.34). Regional functional analyses revealed the same behaviour among non-infarcted risk regions, i.e., earlier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strain improvement in the IABP group than in controls (-5.4+/-0.4 vs. -5.3+/-0.5% at 1 h, P=0.86; -12.1+/-1.0 vs. -6.0+/-0.4% at 6 h, P<0.001; and -13.9+/-1.1% vs. -12.8+/-0.6% at 24 h, P=0.40). Importantly, however, the degree of LV functional recovery 24 h after reperfusion was similar whether IABP counterpulsation was used or not. CONCLUSION: IABP counterpulsation accelerates bu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LV systolic function after reperfused AMI.  相似文献   

16.
邱小芩  肖熙  吴玉芳  陶晓  黄春勇 《内科》2014,(4):378-380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焦虑状况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为临床护理提供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一般资料调查表、GRACE进行评价。结果焦虑状态患者44例(89.8%);女性焦虑症总体发生率高于男性。重度焦虑女性患者中有2例(20%),男性患者中有13例(33.3%);49例患者GRACE危险评分在101~247分,合并焦虑症状患者GRACE危险评分随HAMA评分的增高而升高。结论性别、年龄、限制卧床、既往生活方式、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对AMI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的心理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前后血浆P-选择素的变化规律,探讨P-选择素与IABP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安贞医院首次放置IABP辅助治疗患者40例。分别于其放置IABP前,放置IABP后12 h、24 h、48 h和72 h,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分析IABP放置72 h内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围手术期期间IABP放置时段的不同,将样本分为3组,分别为术前放置组、术中放置组及术后放置组,分析不同时点放置IABP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IABP放置前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的浓度在IABP放置后即开始升高,并于放置后48 h达到峰值,其后开始逐步下降。术前放置IABP、术中放置IABP和术后放置IABP,组间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置入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表达升高,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强,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