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宏 《医学综述》2014,20(20):3839-3840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输尿管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输尿管镜组患者的碎石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但两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效果较逆行输尿管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结石一次清除率、中转开放手术概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试验组结石一次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转开放手术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相对于输尿管镜碎石术来说,对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更显著,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何谢夫 《中外医疗》2012,31(28):59-60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1年7月收治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输尿管镜碎石组39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组3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结石清除率、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碎石组与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同时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结石清除率较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尚无统一意见,该文就目前不同治疗方式及各方式的优劣进行综述,建议对于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可先考虑微通道经皮肾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下段可首先考虑输尿管镜碎石术,对合并输尿管外病变或腔内治疗失败的嵌顿性结石可考虑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治疗,但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各单位的实际条件,以及医师对各手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39-242
目的:探讨巴曲亭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搜集2017年4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巴曲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应指标。结果:治疗组的Hb下降值、肉眼血尿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感染、肾绞痛、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各项凝血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PT、APTT、Fib都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术后PT、APTT、Fib指标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亭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手术中的止血效果确切,而且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与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比较两种结石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清除率方面,观察组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法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病症进行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结石处输尿管壁最大厚度(UWTmax)≥3.41 mm的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LU组(n=23)和FURL组(n=34)。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F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U组(P<0.05);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组和FURL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0%(23/23)和73.53%(25/34),FURL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LU组(χ2=5.376,P<0.05)。LU组和FURL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3/23)、8.82%(3/34),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LU治疗结石处UWTmax≥3....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研究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评估患者的一次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8.71%(55/62),手术时间7~70min,平均手术时间(30.5±16.5)min,术后住院天数3~12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5±2.2)d。2例输尿管镜上镜失败后中转开放手术,5例患者术中手术过程中残石或结石被冲回至肾内肾盂或肾盏,其中有2例仍在肾盂内碎石成功,另外3例一次碎石失败留置双J管加行ESWL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有2例发现了较为严重的感染,予以积极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处理更显示出其高效、安全的明显优势,治疗过程中应严密注意是否触发了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0.
杨元映 《大家健康》2013,(6):100-101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患者所接受得治疗方式不同,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肾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清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天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解释清除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观察组发生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实验组的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结石消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在治疗一个月后结石消除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石的消除率(87.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9.2~66.4min,住院时间为4~7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发烧、感染、腹腔脏器损伤和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明显,方法可靠,比较安全,可以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2.
姚聪  徐乐  蒋杰宏  王志峰  黎灿强  杨毅 《中外医疗》2013,32(14):99-99,10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去石法(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法(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78例确诊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98例患者采取MPCNL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80例患者则采取URL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去石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比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法治疗要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其中31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另外42例采用URL治疗(URL组).结果 MPCNL组结石清除率93.5%(29/31),明显高于URL组的71.4%(30/42)(P<0.05);与URL组比较,MPCNL组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及住院总费用多(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嵌顿性结石,MPCNL结石清除率更高,而URL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对比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9例,分组依据为信封法。研究组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患者均使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4.9%、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则提示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点,前者的结石清除率更高,后者康复速度更快,两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低,临床选择具体术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刘泽辉  刘武  龚云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65+168-165,168
目的分析探讨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1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肾取石术(MPCNL)进行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碎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一期碎石清除率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可以明显提高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湘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14-115
目的探析临床经皮肾镜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96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为对照组,其余4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术后3 d内以及1月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3 d、1月结石清除率为87.5%、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89.6%;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略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4465,P=0.5040)。结论临床上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相比于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其仍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等不足,可广泛推广于临床,做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伴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伴感染患者13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7例)和B组(67例),分别采用MPCNL术与F-URL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临床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97.01%,显著高于B组的83.58%(P<0.05);B组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患者中转开放手术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PCN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伴感染可有效提高早期结石清除效果,降低中转开放手术风险;而F-URL术在降低操作难度和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方面具有优势,临床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对上段结石的治疗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但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上段嵌顿性较大结石(直径>1cm)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成功率低,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并发症,成为泌尿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而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嵌顿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采用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观察开展于2017年7月—2018年2月期间,纳入患者160例。A组给予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B组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幅度、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2周结石清除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P<0. 05),但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长(P<0. 05)。两组血红蛋白降低幅度及术后发热、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较B组高(P<0. 05)。结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恢复速度快,但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