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开腹手术确诊为肠坏死组28例和非肠坏死组4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腹膜刺激征、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yl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D-二聚体、腹腔游离液体、肠壁积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素氮水平升高、腹腔游离液体及肠壁积气是AMI发生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上述指标及四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95% CI:0.656~0.857)、0.728(95%CI:0.613~0.825)、0.715(95%CI:0.600~0.814)、0.729(95%CI:0.614~0.825)、0.922(95% CI:0.837~0.972),四者联合预测肠坏死的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83.0%。结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素氮水平升高、腹腔游离液体和肠壁积气是AMI患者发生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四者联合对发生肠坏死具有较高的诊断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1 日- 2013 年10 月9 日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65 例以急诊入院,接受手术且诊断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 检查为主要分析处理因素,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及术中探查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T 影像肠壁积气、腹腔积气及常见临床症状( 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 18×10^ 9 /L) ≥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坏死可能性大。 结论 在CT 影像中观察到肠壁积气和腹腔积气,对判断肠是否坏死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 18×10^9 /L 任意3 项及3 项以上时,应立即行肠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因腹痛为主诉住院治疗的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腹痛病因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1)与功能性胃肠病组比较,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功能性胃肠病组比较,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组外的其余各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腹部非炎症非感染非肿瘤性疾病组比较,其他腹部炎症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组,腹部血管性疾病组和腹部恶性肿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相比,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腹部恶性肿瘤无腹腔转移患者相比,腹部恶性肿瘤伴转移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正常更倾向于腹部非炎症非感染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D-二聚体明显升高倾向于腹部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急性胰腺炎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病情程度有关,腹部恶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肿瘤转移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25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即AMI组;同期25例其它急腹症患者为对照,即非AMI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25例AMI患者根据起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分为进展组和症状缓解组。分别比较AMI组和非AMI组、正常对照组,进展组和缓解组CRP和D-二聚体水平及变化。结果:AMI组患者D-二聚体较非AMI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展组AMI患者D-二聚体较症状缓解组低,但进展组升高趋势明显;进展组AMI患者CRP总体水平和缓解组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聚体和CRP水平变化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4年5月共30例确诊AAD患者(AAD组),以同期住院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对照组(AMI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0.3mg/L为阳性)。结果 AAD组29例血浆D-二聚体升高,检测阳性率达97%,AMI组4例D-二聚体升高,检测阳性率达13.3%,AAD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明显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D组中Stanford A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Stanford B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内死亡的AA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AAD的诊断,D-二聚体的水平与AAD夹层撕裂的程度和范围相关,并可能是AAD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N)、D-二聚体(D-dimerDD)、脂蛋白(a)[Lp(a)]、外周血白细胞(WBC)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78例(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组。并入选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60例,入院后24小时内测定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在AMI组>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UA组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明显高于S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在SA组>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冠心病组中随冠状动脉累及支数的递增,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也有递增趋势。结论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应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测定评价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年龄39~78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AMI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亦高于sA组和UA组,U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其D-二聚体水平不同,UA与AMI冠心病的高危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和血浆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918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8例为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90例为UA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10例为SA组,1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Fg、PC、PS检测。结果 AMI组、UA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UA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UA组(P0.01);SA组D-二聚体、Fg含量和PC、P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Fg含量升高及PC、PS活性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8例AAD患者与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 AAD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AMI组D-二聚体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D组中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患者在D-二聚体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阴性有助排除AAD,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表达水平;观察血小板和D-二聚体计数;探讨HPSE、血小板和D-二聚体在AC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50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PSE mRNA表达水平。并常规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无论UA组或AMI组中,HPSE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与UA组比较,HPSE虽升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与UA组及AMI组之间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相关性分析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中HPSE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提示HPSE是ACS发病的重要因素,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李锐  陈宏海  马跃  赵晓倩 《重庆医学》2018,(20):2756-2758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APE)、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APE、AMI及CAP患者各100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据APE、AMI及CAP危险程度评价标准分为低危组、中低危或中危组及中高危或高危组,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PE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CAP组最低(P<0.05);APE中高危组、AMI和CAP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P<0.05);AMI组肌钙蛋白工水平在不同危险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PESI得分、GRACE得分均呈正相关(r=0.675、0.213,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鉴别诊断APE、AMI和CAP及评估其危险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D-二聚体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20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3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AMI组),比较三组组间PDW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按三分位数分为3组,低分组41分(94例);中分组41-87分(68例);高分组87分(38例),分析血浆PDW和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高分组与中分组、低分组比较,PDW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SAP组、UAP组比较,Gensini评分、PDW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DW、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497、0.278(P0.01)。结论 PDW和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且PDW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冠脉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13.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D-二聚体升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98例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按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为D-二聚体>246 μg/L组及D-二聚体<246 μg/L组,分别回顾围产儿结局及孕产妇并发症,分析D-二聚体升高与母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D-二聚体异常升高者与D-二聚体检测正常者相比,FGR、新生儿低评分发生率明显升高,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上升.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由于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出现较早,导致凝血功能与纤溶抑制功能亢进,D-二聚体升高明显,测定D-二聚体含量,及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早期干涉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青 《海南医学》2006,17(3):106-107
目的探讨D-二聚体、FDP和TNT在心肌梗死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D-二聚体及FDP检测,采用干化学分析法进行TNT检测.结果AMI组与UAP组、SAP组、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及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鉴别的参考指标,TNT能对AMI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有特异性,且灵敏度高,其检测迅速、方便,与D-二聚体、FDP联用有助于提高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冠心病(CHD)临床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以了解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iatest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22例、健康者30例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D-二聚体阳性发生率与含量在UA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且AMI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P<0.01),SA组的D-二聚体无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有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妇科术后患者,通过监测术后D-二聚体含量以预测血栓的发生,对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患者,予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以降低血栓发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具有VTE发病高危因素的妇科术后患者6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30例,术后监测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二聚体含量,即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以及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含量,研究组术后24~72h后若D-二聚体含量≥5μg/mL,予低分子肝素钠4 000 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连续用药5~7 d.对照组只监测D-二聚体含量,不予预防性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D-二聚体含量均较术前上升,研究组15例D-二聚体含量≥5μg/mL,发生血栓2例,对照组13例D-二聚体含量≥5μg/mL,发生血栓9例,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3.33%及69.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监测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且≥5μg/mL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风险增高,术后监测D-二聚体含量预测血栓形成是有临床价值的;对于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且≥5μg/mL的患者,预防性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的,能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凝因素的分析,研究其血凝因素的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有长期饮酒史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用凝固法定性检测抗活性蛋白 C,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浆中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水平。结果①试验组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试验组抗凝血酶Ⅲ、抗活性蛋白 C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 D-二聚体水平升高有关。②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抗凝血酶Ⅲ、抗活性蛋白 C 没有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7,(7):695-696
目的研究评估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AMI溶栓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在2014-06—2016-06间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2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36例)与非溶栓组(28例),32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h、6 h、12 h、24 h、48 h的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溶栓组经治疗后各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较之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2h、6h、12h 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24 h、48 h 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定量测定应用于AMI溶栓治疗监测可以反映溶栓治疗的疗效,作为指导治疗预后的关键性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S)患者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例PS患者,分别在AMI急诊入院、出院时、出院后4周及确诊PS共4个时间点检测其嗜酸性粒细胞、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1)13例PS患者当中5例出现心包炎(38.5%),7例出现胸膜炎(53.8%),10例出现肺炎(76.9%);同时出现以上三种炎症4例(30.8%)。全部患者均出现发热(100%),胸痛7例(53.8%)。其中2例分别于首发AMI后第35、48周死于AMI再发,病死率(15.4%)。(2)PS患者D-二聚体及CR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治疗后呈不同程度下降;出院后第4周PS患者D-二聚体较出院时明显升高(P〈0.05),且2例死亡PS患者的D-二聚体最高。(3)相关性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D-二聚体及CRP均呈正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4周出现D-二聚体升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二聚体含量试剂盒,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检测,检测术前和术后1h、24h、3d、7dD-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术后3d达到峰值;3d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降低,术后7d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患者血浆可能处于高凝状态,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术后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动态观察患者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