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并将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护理后在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还能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患者实施护理以预防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86例获得临床明确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则是接受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81.4%,观察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阑尾炎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患者实施护理以预防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三秀 《中外医疗》2012,31(14):168-168
目的探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元月为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改用新式外科洗手方法;改进了备皮方法及术前皮肤消毒方法;腹腔探查后使用切口保护器;阑尾切除后残端改用新的消毒方法;加强手术间的消毒管理。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243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例作为对照,将2009~2011年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307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一组的化脓性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结论改进化脓性阑尾切口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低,脂肪液化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的分析,对于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细心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有效的治疗与预防了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的感染机率,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结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必须加以防范,增加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止和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遴选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4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12),前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2.49±0.57)d,住院时间为(5.08±0.82)d,术后VAS评分为(1.31±0.29)分,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33%,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洁靖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59+61-59,6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粪瘘1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2例,盲肠壁脓肿1例,粪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护理满意率为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有助于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处理方法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处理切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对照组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12%,观察组切口发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处理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消化道手术病人共113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以及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总满意率。结果 ①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75.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能显著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率,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顾秀芳 《吉林医学》2014,(6):1316-13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采用系统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经系统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中术后切口感染0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8.6%;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期愈合6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8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优质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很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及病原学调查。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因化脓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实验组术中用0.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细菌类型。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6.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4%(1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率为9.1%(12例),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7.6%(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细菌32株,革兰阴性菌25株,占78.1%;革兰阳性菌7株,占21.9%。检出株数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检出19株,占59.4%。结论:应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切口,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氧水、甲硝唑腹腔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8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双氧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2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双氧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占红 《吉林医学》2014,(15):178-337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积极性作用。方法:选择阑尾炎患者8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粪瘘1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3例,盲肠壁脓肿1例,粪瘘3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术后恢复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较少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冲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阑尾切除术的20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2),所有患者接受同一手术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拭净切口;对照组患者术中仅拭净切口,未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果对照组10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15.69%;观察组105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5.71%。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19例,其发生率为18.63%;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8例,其发生率为7.62%,两组患者的局部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袁祥  张玉帆 《大家健康》2017,(12):116-117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小切口术式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差异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 (P <0.05).结论:小切口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微创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征检测、镇痛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尿失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 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顾兰芳 《吉林医学》2014,(34):7754-775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阑尾炎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等)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1.06±0.4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24±0.37)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腹腔脓肿0例、粪瘘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1例、粪瘘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阑尾炎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现对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对照组中的切口采用常规护理,在观察组中的切口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患者切口的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率,从而提升整理恢复速度,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结合患者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5 h和切口长度≥10 cm切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0.
刘伦芬 《大家健康》2016,(8):231-231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并予以相应的科学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以上护理干预后,43例患者中有41例治愈,治愈率高达95.35%;另外2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后治愈。手术后有1例切口感染,无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率为2.33%。43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3 d,平均(6.49±1.43)d。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