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的发生原因及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10年6月—2012年1月期间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防护知识掌握程度、锐器伤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锐器伤发生情况明显下降,锐器伤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锐器伤发生后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是防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被锐器损伤,减低职业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我院128名临床护士锐器伤情况。结果 96%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人均2.23次/年;每年发生锐器伤的频率为2次的占46.11%,3次的占35.50%。主要原因是发生在注射器针头与针帽的安装、分离,占26.12%,整理使用后的锐器占22.07%,掰安瓿占17.80%。锐器伤后45.18%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35.96%挤出伤口的血用肥皂水冲洗并消毒。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的最高危人群,锐器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废弃锐器的收集处理,建立标准预防措施,可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的调查,探讨其相应的防护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82名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182名护士锐器伤总次数636次,人均3.42次/年,其中3次/年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38.71%;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频繁,人均5.5次/年;锐器伤主要发生在配药,占24.06%;掰安瓿占22.48%;56.76%的未戴手套防护;锐器伤后57.7%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31.92%挤出伤口的血用肥皂水冲洗并消毒。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的最高危人群,规范操作流程和废弃锐器的收集处理流程,健全锐器伤报告和处置制度,提倡使用安全防护器具,可有效的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高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冯爱玲 《吉林医学》2013,(27):5643-5644
目的:通过针刺伤和锐器伤调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94名工作人员进行锐器伤基本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锐器伤最多的人员依次为护士(6人次)、工勤人员(4人次)、医生(2人次),发生锐器伤不同器具排列前三位依次为头皮钢针(6人次)、一次性注射器(2人次)、手术缝针(2人次)。结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发生锐器伤及时报告并规范处置。  相似文献   

5.
王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3-1104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现状,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所二级医院2006年—2008年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以针刺伤及玻璃安瓿刺伤为主,临床护士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结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和监管,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的锐器伤的高危因素及防护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该院工作5年内的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75名低年资护士中80%发生过锐器伤,62.29%的护士表示在为患者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的操作时从不戴手套;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环节是掰安瓿、整理使用后的锐器、双手回套针帽、治疗后拔针、操作中未对准或戳穿;75%的护士锐器伤后能够正确处理伤口;污染锐器伤的60人中73.3%的护士在受伤时未戴手套,伤后仅23.33%上报。结论低年资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安全用具使用不足及上报意识差等是锐器伤的高危因素;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职业防护及操作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操作能力,提高锐器伤管理意识,完善上报系统,能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宋玲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62-116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干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8年162名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锐器伤及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62名护生中,发生锐器伤的有113人次,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处置医疗废弃物时、手掰安瓿时和其他原因。2008年实习护生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7年的实习护生,培训组87名中锐器伤40人次,锐器伤发生率45.98%,未培训组75名中锐器伤73人次,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是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有效干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毛燕飞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0):127-127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方法:对2004~2007年科室上报的情况从发生原因、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4例护士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手术室20例,门诊13例,供应室7,病房4例。其中锐器伤发生36例(81.8%),血源性传染血液喷溅8例(19.2%)。结论: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是目前护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该加大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9.
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妃 《海南医学》2010,21(13):138-139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中发生锐器损伤情况,分析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439名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一年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次数、主要致伤物、不同专业人员锐器伤发生率。结果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中锐器伤发生率为70.77%,医生、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61.54%、77.34%,儿科、妇产科、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率分别为89.47%、72.27%、80.76%,针刺伤、玻璃伤、刀伤及其他锐器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5.41%、30.95%、7.36%、6.28%。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机率较高,不同职业、不同专业存在统计学意义,应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避免或尽量减少医护活动中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樊蓉  孟宇  陈付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33-1634
目的: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供应室2011~2012年常见职业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职业损伤事件调查表〉获取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011年中心供应室共发生职业损伤34例,其中烫伤15例,锐器伤10例,化学伤9例;2012年发生职业损伤11例,其中烫伤4例,锐器伤5例,化学伤2例.2012年烫伤与化学伤的发生率均低于2011年(P〈0.01和P〈0.05),而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可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锐器伤的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干预.方法 对我院96份锐器伤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锐器伤是发生在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中的常见意外伤害.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尤其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降低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供应室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3-14,17
目的了解供应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本地区各级医院供应室2年内发生的医疗锐器伤情况。结果资历和认知程度越高,防护意识越强,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越低。结论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医疗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遵义市医务人员锐器伤流行现状,分析锐器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高危致伤锐器物种类,为制定区域性锐器伤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调查问卷,对遵义市14所医院1 200名医务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133份,有效回收率94.4%.结果 1 133名医务人员有695人发生锐器伤,共1 871例次,锐器伤发生率为61.34%,发生密度为每年1.65次/人;其中412人发生污染锐器伤,共767例次,污染锐器伤发生率为36.36%,发生密度为每年0.68次/人;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医生(x2=23.046,P=0.001);低年资、低职称医务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折断安瓿、输液、拔针、手术缝合、整理及处理锐器物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环节;安瓿、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是高危致伤锐器物种类;锐器伤上报率仅为17.69%.结论 医疗机构应立足于锐器伤分布特征,重点控制锐器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锐器物种类,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榆林市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及其防护对策。方法 对108名3所榆林市市三级综合医院及部分二级县医院供应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水平不高,培训不够,接受职业防护全面培训的仅占48.1%。护士受损害的类型依次为:听力减退比例最高,占62.9%;其次为锐器损伤,占51.8%;高温烫伤占46.3%;皮肤过敏为25.9%;潮湿及浸水致关节损害占12.9%,未受到伤害的仅占10.1%。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结论 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危害对其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为临床提供安全、及时的消毒产品和高质量的供应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锐器伤的发生率、刺伤的原因、环节及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临床护士锐器伤104名,其中急诊护士24名作观察组,临床科室80名作对照组,将二组锐器伤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被调查中的土04名护士中,观察组24名护士与对照组80名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在被污染针头刺人次,被血液污染人次及被带血针头刺伤人次,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急诊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急诊护士经常暴露于血源性的危险之中,提示加强和政进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吴娟  李胜玲  王瑞 《吉林医学》2012,(10):2172-217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现状,探讨发生原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表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69名护士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调查。结果:92.6%的手术室护士在担任器械护士被刺伤,手术室护士均曾发生过锐器伤,锐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刀剪、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对位钳)及电凝器械,其中缝针刺伤占35.7%,锐器伤有54.1%发生在手术配合中,69名手术室护士1年中发生锐器伤68名,且护龄越高,损失次数越少,66.2%的护士损伤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17.6%的护士损伤后消毒并包扎伤口,76.5%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获得防护知识,在骨关节外科手术的护士受伤率最高,占76.4%。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徐艳  陈媛  李甲 《安徽医学》2022,43(2):227-231
目的 了解掌握现阶段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程度及对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蚌埠市4所三级医院和8所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培训形式与内容需求情况,共回收问卷119份.结果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  相似文献   

18.
护理管理干预在防范护士职业锐器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年来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护士职业锐器伤的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104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并作为观察组。将2003~2004年调查的79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作为对照组,了解观察组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及职业防护培训后职业锐器伤的有效降低情况。结果:观察组104名护士与对照组79例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除掰安瓿外。其他项目的锐器伤总和也是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合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强制性使用安全用具和锐器盒,实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这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王定壁 《西部医学》2010,22(2):372-37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473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锐器伤发生的人数、种类、程度及原因,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在473名调查的护士中,84.14%的护士曾受到过医疗锐器伤,导致锐器伤的用物主要是:头皮针占23.27%,注射器针头占38.47%,玻璃类占25.42%,处置治疗后用物发生锐器伤占43.47%。结论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应采取积极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贺敏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06-10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临床手术室护士(包括实习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行统计分析。结果180名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100%,面临众多的危害因素,如物理性危害占37.2%,化学性危害占50.61%,生物性危害占57.32%,心理社会性危害占60.37%。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尤其要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减少锐器伤,避免职业感染等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