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85~1995年10年间收治的300例肝癌行肝切除106例,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194例。肝切除组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30.2%和13.2%;而HACE组的6个月、1年生存率则分别为55.7%和32%。肝切除的疗效优于HACE,HACE后行二期肝切除者的1年生存率亦高于单纯HACE的病人。采用几项敏感的判断肝储备功能的指标,加上术中所见肝脏形态以及有无渗血和腹水,来综合评估肝储备功能和决定手术肝切除量,获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对高供血型肝癌采用HACE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收集我院1985年~1995年10年内肝切除及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治疗原发性肝癌300例。其中肝切除组106例,HACE组194例。肝癌切除组占同期肝癌住院病人的18.6%。B型肝炎抗原阳性为69.8%,肝癌合并肝硬变81.6%。手术30天内死亡率为2.8%。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30.2%和13.2%,最长生存者已10年。HACE组的半年、1年生存率为55.7%和32%,有1例已生存3年11月,HACE后二期手术切除23例,1年生存率为73.9%。全组共有小肝癌13例,均手术切除。 作者对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肝癌合并肝硬变的肝切除量估价,以及肝癌血流动力学与治疗方法选择进行讨论。结论指出:①肝切除疗效优于HACE。HACE后早期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坏死肿瘤周边有癌细胞残留。HACE后二期切除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行HACE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率。②肝癌合并肝硬变时肝切除量的估价,主要依据术前5项指标(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引朵兰15分钟潴留率)和术中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早、中、晚期肝硬变)和术中渗血、腹水情况来综合判断肝切除量:选择50%的半肝切除,少于40%的肝部 分切除和肿瘤剔除术。③根据核素肝血流量测定和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肝癌有高供血型(占94%)和低供血型(占6%)。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治疗现状陈孝平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在有些地区,本病已在男性人群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Kew(1987)统计了585例,平均生存期仅1.5个月。近年来,国内外在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近15年来66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48例)与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手术联合化疗泵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6.7%对38.9%、85.4%对55.6%、93.8%对7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对88.9%、41.7%对72.2%、12.5%对3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癌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通过普查发现早期HCC的患者,进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显著提高。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transe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HCC的有效手段。我们采用5-FU、丝裂霉素(MMC)、顺铂与碘化油充分混合行TACE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后行区域性化疗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18例,转移性肝癌3例,均行肿瘤切除,病侧肝动脉结扎,胃网膜右静脉置入药泵,于术中经药泵注入5-Fu,拆线后用5-Fu(总量6g)、丝裂霉素(总量8mg)及阿霉素(总量60mg)经药泵注入化疗。术后前3年,每年化疗3个疗程,第4-5年,每年化疗1-2个疗程。结果:21例中随访3年以上12例,6例失访,3例死亡,本组资料3年生存率为57%。结论:肝癌切除后,结扎病侧肝动脉,行门静脉区域性化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极量肝切除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行极量肝切除的指征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11月至2002年10月行极量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共33例,合并肝硬化26例,分析评估肝癌极量肝切除的术前各项指标、术中处理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经及时治疗后均顺利恢复。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肝癌患,在保证切肝量不超过肝组织量的50%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保留肝组织,术后加强残肝功能保护,及时处理并发症,肝癌行极量肝切除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肝叶切除治疗特大肝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直径>10crn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治疗,目前认为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985年1月至1996年6月我院共手术切除治疗直径>15cm以上的特大肝癌86例,效果良好。临床资料86例中男性7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平均46.1岁。肿瘤直径:15~20crn者77例,20~25cm者7例,>25crn者2例,其中最大肿瘤为36.0。X19.5cruX16.0cm。全组行规则性肝叶切除46例(53.49%),包括右三叶1例,左三叶1例,中肝叶2例;不规则性肝叶切… 相似文献
10.
局部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36例,肝癌直径>5.0cm30例,小于等于5.0cm6例,中位直径6.8cm,36例中右肝癌15例,中肝癌2例,左肝癌19例,行肝癌局部切除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无手术死亡,1,3,5年生存率各72.3%,42.4%,30.3%,本资料表明局部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并发症少,长期生存率满意,对肝硬化肝癌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切除前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手术治疗的作用及限度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所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迄今生存5年以上已有415例,其中生存10年以上者达119例。根据资料分析,导致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①小肝癌的根治性切除;②不能切除的肝癌经综合治疗缩小后切除;③大肝癌的根治性切除;④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Z⑤姑息性外科治疗;③肝动脉化疗栓塞。显而易见,外科治疗特别是手术切除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肝癌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 然…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9年至2003年采用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治疗中晚期肝42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性35例,女性7例;年龄31~76岁,平均55岁。临闲表现均有上腹部胀痛,不适、乏力、纳差和多年肝炎病史、轻度黄疸7例,右上腹肿块11例。B超和CT示有肝占位性病变和肝癌征象,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9年 1月~ 1999年 5月手术切除肝癌共 378例 ,其中 2 18例术后行辅助肝动脉化疗和门静脉化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动脉与门静脉化疗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2 18例中男 179例 ,女 39例 ,年龄 30~ 73岁 ,平均45岁。B超和CT提示癌灶最大径 5~ 17cm ,单发癌灶 15 4例 ,多发癌灶 6 4例 ,伴有门静脉癌栓 47例。 2 18例均接受不规则肝切除 ,其中左外叶 5 7例 ,左半肝 44例 ,中肝叶 31例 ,右后叶 5 2例 ,右半肝 34例 ,门静脉有癌栓的取栓 31例。术前肝功能 (Child-分级 )A级 16 9例 ,B级 49例 (见表… 相似文献
14.
至今,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局围肝组织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肝癌80%匕上上合并肝硬变,且多于就诊时已发展到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因此,能够行手术切除者只有5%左右。尽管诊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日益普及,而临床所见的肝癌病人仍以中晚期肝癌为多,故此非切除治疗肝癌的方法也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院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35例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及随诊情况。其中右半肝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16例,肝中叶切除3例,单纯肝肿瘤切除10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30例,胆管细胞癌5例。术后出血4例,再次手术出血1例,胆瘘1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住院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2例,1年内死亡6例,25例存活至今。结论严格掌握原发性肝癌切除手术指征及肝切除量,减少术中出血,正确处理肝创面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才能保证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肝癌复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药物泵对肝癌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4月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其中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12例(1组),单纯肝动脉插管8例(II组),单纯门静脉插管15例(Ⅲ组),14例未插管(Ⅳ组),随访6个月-5年,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1年复发率低于Ⅳ组,而1圻生态率各组间无差异,Ⅰ,Ⅱ组3年复发率低于Ⅳ组,3年生存率也高于Ⅳ组,而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差异,Ⅰ,Ⅱ,Ⅲ组比较1,3,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置药物泵痢便,安全,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治疗方面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临床上确诊的肝癌病人多属中晚期,目前肝癌的切除率低,一般不超过20%,相当一部分病人失去手术机会.近几年,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问世,肝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简要综述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作用机理、病理变化及与手术的关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术后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4年1~10月实施的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病例,分析其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及处理措施.结果 共有524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在肝切除手术后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累及实施1865例次.共发生穿刺操作相关性并发症149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79.89‰(149/1865),其中包括术后穿刺点疼痛118例次(118/1865,63.27%0),肝包膜下出血3例次(3/1865,1.61‰),腹腔出血2例次(2/1865,1.07‰),胆汁漏6例次(6/1865,2.54‰),门静脉血栓形成8例次(8/1865,4.29%0),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次(4/1865,2.14‰),气胸3例次(3/1865,1.61%0),导管脱落5例次(5/1865,2.68‰).化疗相关并发症587例次(587/1865,31.47%),其中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385例次(385/1865,20.64%),白细胞减少121例次(385/1865,20.64%),转氨酶升高62例次(62/1865,3.32%),皮疹11例次(11/1865,5.90%),其他8例次(8/1865,4.29%).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未有致死性并发症.结论 肝癌术后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9.
规则性肝切除术因其理论上能够根除肝内可能转移病灶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对于伴有严重肝硬化的患者而言,因其较差的肝功能情况,且一系列研究证实距肿瘤切缘的距离并不影响肿瘤术后的复发,规则性肝切除也不能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因此作者认为对单个肿瘤直径<5 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与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时间,探讨最合理的治疗选择,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远期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组),29例采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组),对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00±5.65)个月,TACE组为(10.00±4.49)个月,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TACE组患者2.7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728,P< 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切除和TACE均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首选,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可能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