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神经性足溃疡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足溃疡,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足底溃疡的主要原因[1~3]。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可造成肌肉无力及消瘦、疼痛和保护性感觉的丧失,加上足部压力最终导致足部溃疡的发生[4]。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下,足部的机械压力增加是足底溃疡强烈且独立的危险因素[5]。减压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最重要的治疗方式[6]。减压装置治愈溃疡比例非常高,并且可加快溃疡愈合[7]。  相似文献   

2.
<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死亡率高达20%[1]。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hunt, TIPS)是一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本身可以造成全身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削弱肝脏清除细菌的能力,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3-4]。  相似文献   

3.
<正>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基础的大动脉病变,多研究表明单部位AS与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足背动脉(DPA)受累的比例高达63.4%,可反映大血管疾病的风险[2]。作为体现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平均血糖只能解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的60%~80%[3],且单独测量HbA1c进行诊断可能会导致HbA1c变异指数(HGI)异常者作出不适当的糖尿病管理决定[4]。为了量化HbA1c这种变化,Hempe等[5]引入了HGI,其定义为测量的HbA1c减去预测的HbA1c水平。HGI可量化HbA1c个体间差异的大小和方向[6],有助于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治疗[7]。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病变(DPAL)与HGI两者关系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主要研究HGI及其他相关因素与DPAL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紧张型头痛(TTH)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多见,可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双侧部位、压迫或紧绷性质的头痛[1],同时还伴有头晕、失眠、焦虑、抑郁或胃肠道不适[2],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目前非甾体抗炎药、抗焦虑抑郁等药物可用于TTH的治疗[3],有研究表明应用黛力新治疗能缓解TTH[4],但药物的过度使用也可导致其发生[5]。除药物治疗,TTH的非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针灸治疗[6]、心理疏导疗法等;此外,近年来学者们对于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头痛进行了临床研究,有研究表明重复TMS(r TMS)通过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大脑内部的电路活动,通过刺激靶向皮质区域有效治疗TTH[7]。同时有研究表明,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TTH的头痛症状且能缩短其治疗疗程[8]。本研究将探讨黛力新联合低频r TMS治疗慢性TTH(CTT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指南适应证的变迁[1,9-10]以及TAVR患者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高的现状[11],TAVR后期冠状动脉再次介入问题值得思考。目前已上市国产瓣膜均为自膨胀瓣膜,瓣架的花冠部分位于升主动脉,导管受瓣膜架体的干扰难以到位冠状动脉开口,因此TAVR后再次冠状动脉干预难度增大[12]。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60~69岁患病率为21%,≥70岁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35%[1]。一项收集213例COPD患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都伴有一种或多种共病(97.7%),以心血管疾病、肺癌、肺部感染、糖尿病等为主[2-4]。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及病死率有增加趋势[5-7]。COPD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COPD诊断不难,是否合并有冠心病,诊断不易[8-10]。常需要进行冠脉CTA检查,该检查因受呼吸的影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能提高图像质量[11]。本文对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CTA检查中给予面罩吸氧,成功率和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老年人口增加和慢性病(如糖尿病)发病率增加,是对卫生保健系统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2]。因此,应该对他们进行血糖控制的训练[3]。在疾病的各种教育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同伴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4]。  相似文献   

8.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作为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其中超过95.00%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对象[1]。有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水平会影响人体代谢,侵犯人体血管,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风险[2]。部分学者指出,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前者更易合并脑梗塞,控制血糖难度更大,预后更差[3]。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讨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病特点以及药物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心肌急性泵衰竭,心输出量降低的状态,会导致终末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最终危及生命[1]。CS原因居多,其中最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2]。虽然目前针对CS患者的治疗中再灌注治疗和相关机械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短期预后[3-5],但院内死亡率仍高达27%~51%[1]。一、流行病学CS是一个危及患者预后的急危重症,目前AMI仍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6],据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合并CS患者发病率在7.5%,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心血管疾病(CV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1]。许多CVD如动脉粥样硬化[2]、慢性心力衰竭[3]和高血压[4]等的病理过程,均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内皮组织在糖尿病血管疾病的病发、肺损伤中的血管内皮修复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内皮组织及血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在血管修复及维持血管稳态起着重要作用[5]。EPCs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当机体受到刺激时,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cART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和推广应用,HIV/AIDS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得到了显著延长[1]。然而,HIV/AIDS患者仍然面临着服药依从性差、耐药风险增加等问题[2]。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之一[3]。凉山地区HIV/AIDS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仍有待提高[4]。同伴支持是指具有相似疾病、身体状况或经历的同伴教育员(简称同伴)主导的一种社会支持,这些人与被支持者更易产生共鸣,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13.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约32%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CVD),多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促进了全球CVD负担[1],而糖尿病具有独立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住院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两倍多[2]。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60%的患者需要气管插管[1],同时作为一种高风险侵入性治疗方式,对于部分疾病引起的生理性气道困难,或因肥胖和怀孕等导致的解剖困难,可导致插管困难或不及时,插管过程中易发生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凝血障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严重时可导致心搏骤停[2-3]。自Frumin等[4]在1959年首次通过鼻导管对手术患者插管前给予预充氧,再到2015年有关指南建议所有插管的患者都应预充氧[5],预充氧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程缓慢,肺部气流受限致肺功能进行性减弱,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患者肺功能减弱,气促、胸闷等症状愈加明显,COPD急性发作需住院治疗,提高患者肺功能成为治疗重点[2]。呼吸运动锻炼可增强肺功能,临床建议稳定期COPD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通过呼吸运动锻炼提高运动耐力,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3-6]。患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2年Cribier等[1]在Circulation上发表首个病例报道以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症状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高危患者治疗的“金标准”[2-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AVR也有望成为中、低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一种实用的治疗选择[4]。显然,由于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易患因素具有多方面相似性(例如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心脏恶性肿瘤较少见,据文献报道约占全部肿瘤的0.017%-0.800%,占心脏肿瘤的10%-25%,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中,肉瘤最为常见[1]。心脏肉瘤好发于左心房,最常见后壁和房间隔[2]。原发于心脏的恶性肉瘤由于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外科手术切除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预后不良且生存期短[3]。加之其发病率低,治疗难度大,国内报道例数较少[4],本院于2023年9月6日收治1例心脏左房内膜肉瘤术后复发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2023年9月23日患者好转出院,现将该患者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病症,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1-3]。机械通气中,保留自主呼吸一直是传统的推荐方法[4]。过度自主呼吸努力会促进肺损伤。Yoshida等首次提出了“患者自戕性肺损伤(patient self-inflicted lung injury,P-SILI)”的概念[5]。由于过度呼吸努力,导致病情快速恶化[6]。恰当的自主呼吸强度是顺利撤机拔管的重要前提[7]。分析患者自主呼吸强度的方法,如膈肌电活动测定,食道压力等,具有创伤性。  相似文献   

19.
<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以肝细胞脂肪过度储存、变性为特征[1],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2]。目前M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3]。MAFLD强调综合干预,其基础用药主要为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等,长期使用均有潜在肝毒性[4]。中医药在治疗MAFLD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等优势[5]。常占杰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陕西省名中医,悬壶40余年,造诣颇丰,其在MAFLD的治疗上,提出“清源澄流”的辨治思想,研发临床验方消木丹等,疗效确切。笔者有幸从师侍诊,受益匪浅。本文对常占杰教授治疗MAFLD的学术经验掇菁撷华,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正>克罗恩病(CD)是一组病因不明、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疾病,可累及全消化道[1]。研究发现胃肠道微生物可能与CD的发病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3]。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Hp感染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1型糖尿病、肥胖、过敏性哮喘等[4-5]。近年来,有研究报道Hp感染与CD呈负相关,但也有学者有不同的声音[6-7]。研究提示Hp可能通过某些途径逃避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