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849例AMI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组间的差异。分析未调整和经多因素调整的入院血尿酸水平对AMI患者出院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度。结果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组AMI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经多因素调整后显示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风险(出院时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OR值分别为1.004,1.006)。结论入院时血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心力衰竭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吕海辰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97-200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肽类心脏神经激素,在循环系统的体液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常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心脏功能有关,可能也与患者预后存在某些关联。本文仅就血浆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意义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其体内存在形式、致病机制及其与 AMI 的关系和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 4年来收治的Q -Tc延长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情况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6- 0 1~ 1999- 10 ,4年中共收治 2 4 3例AMI病人 ,男 160例 ,女 83例。年龄最低者 32岁 ,最高 87岁 ,平均 62岁。其中α波梗死 2 12例 ,非Q波梗死 31例。除再梗死 ,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室肥厚者 ,共 181例。以首次Q波梗死为分析对象 ;另外 ,本组以测定入院后心电图的Ⅱ导和V3 导 ,4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Q -Tc均按Q -Tc =Q -TRR公式计算 ,凡Q -Tc <0 4 4者为正常组 ;Q -Tc延长组 94例 ,α -Tc正常组 131例。2 …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收缩压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其入院时收缩压(SBP)水平而分为五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院内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病死率为(<106mmHg)22.1%最高、其余分别是[(106~125)mmHg]5.4%、[(126~140)mmHg]4.9%、[(141~160)mmHg]2.9%和(>160mmHg)3.9%。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106mmHg组的的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四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106mmHg(OR=2.671,P<0.05)和肌钙蛋白T峰值(OR=4.562,P<0.05)肾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多支和左主干病变是入院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SBP<106mmHg患者在院期间病死率高,入院收缩压低可作为判断AMI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患者血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反映患者预后。从 AMI 患者白细胞计
数升高的机制、白细胞计数与 AMI 再灌注治疗、白细胞计数与 AMI 梗死面积、中性粒细胞计数与 AMI 预后的关系、中
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与 AMI 预后的关系、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与 AMI 预后的关系、单核细胞计数与 AMI 预后的关系
几方面对白细胞计数与 AMI 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 AMI 早期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早设法降低白细胞
数量及功能,对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正>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早期卵巢癌的患者生存率较高,但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病变常没有症状,不易发现,临床大多数病例诊断时已多为晚期,预后差。由于目前化疗药物存在 相似文献
9.
合并贫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肌缺血,从而恶化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科CCU收治的4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旨在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严重心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临床上对AMI患者预后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测定62例AMI患者和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浆CRP水平,并随访和监测AMI患者住院期间及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AMI患者CRP水平为(33.6±10.7)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2.1) mg/L;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为12.9%,3个月总的MACE发生率为22.6%;发生MACE患者的CRP水平为(41.87±11.3) mg/L,明显高于无MACE者的(23.48±6.72) mg/L.结论:CRP升高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CRP的水平对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QT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组的QT离散度大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心脏事件组(P<0.05)。结论QT离散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心脏事件的一项无创伤而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动态变化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Tn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人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一步夹心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测定AMI、不稳定心绞痛 (UAP)病人及 6 0例健康人血清TnT的动态变化 ,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活性 ,并观察病人心脏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③结果 AMI病人Tn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健康对照组 (F =1 5 2 .36 ,q =2 1 .2 2、2 1 .77,P <0 .0 1 )。AMI时TnT释放呈两种曲线特征 ,其中Ⅰ组 (TnT 1峰 / 2峰比值 >1 )AMI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TnT 1峰 / 2峰比值≤ 1或TnT呈单峰曲线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7.2 0 ,P <0 .0 5 )。AMI组TnT峰值与CK MB峰值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71 ,P <0 .0 1 )。④结论 TnT是反映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 ,可较准确地评估AMI病人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BNP)是近年医学界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大批学者发现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说明白细胞参与阻塞血管及产生自由基的病理机制,以利于更好地有重点地观察高危患者,降低心梗的死亡率。方法对60例AMI患者入院后48h近期内的外周血WBC计数进行检测。结果WBC计数〉10.0×10^9/L患者的死亡率(23.08%)与WBC计数〈10.0×10^9/I.患者的近期死亡率(3.8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4)。结论大量白细胞导致Ca^2+超负荷,加速心肌死亡,因此在急性心梗早期应设法降低白细胞数量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住院的初发AMI患者 346例 ,依据AMI发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有心绞痛和无心绞痛组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主要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有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 9.13%、1.94 %、3.88% ,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的 4 0 .33% ,8.6 4 % ,11.5 2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无心绞痛患者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06例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正常血钾组,对比两组的梗死部位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钾35例(33.0%),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6例(45.7%),下壁10例(28.6%),故正常血钾组相比更容易合并低血钾(P<0.01)。低血钾组泵衰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死亡等心脏事件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血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6例,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浓度,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MI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