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6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后检测Cys-C水平,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于体检当天检测Cys-C水平。对比两组的Cys-C值。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Cys-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ys-C水平较高,而在采用PCI治疗后,Cys-C水平则恢复至正常范围,通过检测Cys-C水平变化,可判断冠心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对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并同意行冠脉介入诊疗的4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室检查结果(Hcy、Cys-C水平)分为A组(Hcy≥10μmol/L)、B组(Cys-C≥1.09mg/L)、C组(Hcy≥10μmol/L且Cys-C≥1.09mg/L)及D组(Hcy<10μmol/L且Cys-C <1.09mg/L)。观察四组患者的CIN发病率,分析术前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与CIN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C组CIN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发病率显著高于D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Hcy、Cys-C水平是冠脉介入术后CIN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Hcy、Cys-C水平与冠脉介入术后CIN相关,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预测CIN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21-352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于冠脉介入手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评价作用以及依那普利对CIN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行冠脉造影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浓度,所有患者在介入手术前后行水化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介入手术前后血清Cys-C、Scr以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ys-C、Scr以及eGFR与介入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素氮(BUN)术后浓度为(3.96±0.89)mmol/L,较介入手术前为低(P<0.05),CIN 1例,发生率为2.33%.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ys-C浓度为(18.4±0.58)mg/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Scr、eGFR以及BUN与介入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 5例,发生率为11.63%.结论 Cys-C对比剂肾病的早期检测较传统的Scr敏感,且检验较为方便.介入手术前后使用依那普利能有效减少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爱军 《河北医药》2012,34(10):1499-150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肾功能损害患者105例.按肾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30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41例、肾功能衰竭组34例,测定患者血清Cys-C、血肌酐(Scr)水平及内生肌肝清除率(Ccr),同时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血清Cys-C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 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Cys-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C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Scr随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升高,但肾功能不全代偿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C、Scr与GFR水平均呈负相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C肾功能损害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肾功能评价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将研究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6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另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Cys-C 和 Hcy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P ﹤0.05);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及病情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赵鹏  王玮玮  宋执敬 《河北医药》2016,(11):1611-1613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62例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浆Hcy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评价冠脉病变程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浆Hcy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正常患者、单纯冠脉斑块患者、单支病变患者、双支病变患者、三支病变患者、冠脉闭塞患者血浆Hcy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 =0.564,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73,P<0.05);吸烟、SBP、TC、LDL-C、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cy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HCY、Cys-C对高血压患者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80例,门诊患者150例,为高血压组;选取健康体检无高血压患者300例,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HCY、Cys-C等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CY、Cys-C的检测水平、mAlb高于健康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Cys-C评价高血压组早期肾脏损害诊断率132(40.00%),对比mAlb诊断率138(41.81%),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C检测水平明显增高,同时显著提高早期肾脏损害诊断率,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崔寒英 《河北医药》2016,(12):1771-1775
目的 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检验意义,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保证冠心病患者的利益.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患者共75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50例,多支病变组55例,统计健康对照组患者、冠心病患者及不同病变类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和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二者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结果 150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45例,双支病变50例,多支病变55例.冠心病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和FFA水平,对照组也明显低于冠心病组(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病变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半胱氨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多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r=0.783,P=0.0385)、胱抑素C(r=0.821,P=0.0352)和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能够作为冠心病的初步诊断指标,并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半胱氨酸的水平含量可以初步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罗春苗  高潮  冯俊  张静 《安徽医药》2016,20(11):2090-209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16例,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既往史及血糖情况分为冠心病组(CHD组)4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T2DM组) 33例及正常组35例。对入选对象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测定血清Hcy水平,进行HRV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1)三组间比较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冠脉病变程度增加,HRV(包括SDNN、SDANN)水平下降(P<0.05);(2)CHD+T2DM组Hcy水平及Genisi评分在三组中最高;(3)通过对单支、双支、多支分组比较发现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cy水平升高,HRV下降;(4)Gensini评分和血清Hcy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和 HRV变化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验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并依据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对比分析不同程度病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与Gensini积分的增加,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逐渐下降,而尿酸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并有效评估冠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4例,冠心病组127例分为稳定型冠心病(SA)、不稳定型冠心病(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作为心肌缺血程度的指标,观察各组、各亚组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Cys-C对TIB的影响,以及HCY、Cys-C和hs-CRP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及其各亚组血清hs-CRP、HCY、Cys-C水平和TIB均高于对照组。在冠心病各亚组内,hs-CRP、HCY、Cys-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亚组>UA亚组>SA亚组;TIB水平,AMI组与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在对照组还是在冠心病组及其各亚组,hs-CRP、HCY、Cys-C均与TIB呈正相关,此外,HCY、Cys-C与Hs-CRP也呈正相关。结论 HCY、Cys-C水平升高可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其机制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及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血清水平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各40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YKL-40水平,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YKL-40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YKL-40水平与年龄、FPG、TG、HbAIC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KL-40可作为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及血管壁炎症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年龄、FPG、TG、HbAIC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SUA)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将178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冠心痛组116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62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SV组,37例)、双支病变组(DV组,41例)、多支病变组(MV组,38例),分别测定血清TBil、SUA和CRP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SUA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冠心痛组血清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各亚组之间比较显示,SUA和CRP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而血清TBil水平越低,冠脉病变越严重(P<0.05);SUA和CRP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TBi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5);与病变稳定组比较,病变不稳定组CRP明显升高,TBil明显降低(P<0.05),而SUA无差异性(P>0.05).结论 SUA和CRP水平的升高及TBil含量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SUA、CRP及低TBil可能是冠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小林  李先凡  罗勤 《江西医药》2021,56(5):577-580,592
目的 探讨血清IgE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4例和非冠心病组60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动脉病变程度通过检测狭窄病变血管的数量进行评估,并应用Gensini评分进行量化,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IgE水平.比较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IgE等级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n=104)组血清IgE水平高于非冠心病(n=60)组[66.72±9.76 vs.26.43±8.81)KU/L,P<0.001].AMI、UAP组的血清IgE水平(92.43±10.85 KU/L、56.43±9.76 KU/L)均高于SAP组(40.72±6.29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血病变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5).IgE水平和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并随着IgE分级水平增加冠心病Gensini积分增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用于辅助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并呈AMI> UA> SA的趋势(P<0.05和0.01),且在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者逐渐增高(P<0.01);SAA与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 SAA、IL-6、TNF-α和hs-CRP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CHD病情观察的指标,以预防CHD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铁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7例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108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总超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8,P<0.01)。两组男性超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P<0.01)。两组女性超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P>0.05)。冠心病组血清铁蛋白含量为(313.05±129.07)ng/ml,对照组则仅为(168.67±59.16)ng/ml,两组血清铁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冠脉病变组、2支冠脉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单支冠脉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升高,且与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血清铁蛋白含量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PLA2和Cys-C的表达与其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07 ~2020-08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认知功能状况分为正常组51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49例及痴呆组20例.检测3组患者血清Lp-PLA2和Cys-C的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血清Lp-PLA2和Cys-C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痴呆组血清Lp-PLA2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且认知功能障碍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Lp-PLA2和Cys-C的表达与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情况、梗死部位、MoCA评分、MMSE评分和年龄显著相关(P<0.05),而与受教育程度、BMI、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无关(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情况、MoCA评分和MMSE评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PLA2和Cys-C表达上调与认知功能受损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评估预测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ACT—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ACT-A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和健康对照组(Con)30例,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CT-A、IL-6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①SA组和ACS组ACT-A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ACS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②血清ACT-A水平PCI术后24 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CRP、IL-6水平较术前仍显著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ACT-A水平增高,且冠状动脉斑块越不稳定其增高水平更为明显.ACT-A可能通过调节斑块的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ACT-A有望成为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2型糖尿病及157例非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者确诊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未见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再按照病变血管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三支3组。糖尿病患者按照上述条件分组,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78.46%,冠脉复杂病变的比例为72.5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且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程度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