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P波最大时限及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平  郭丽娟  巩晓红 《临床荟萃》2003,18(13):754-755
房颤 (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大多转律后易反复发作 ,部分转为永久性AF。近年来 ,较多文献报道利用体表心电图和信号平均心电图预测AF的复发或评估药物及治疗AF的疗效。通过药物治疗转律或自动复律后 ,测定其P波最大时限 (themaximumdurationofthePwave ,Pmax)、P波离散度 (thedispersionofthePwave ,Pd)来预测AF的发生[1] 。我们对佩戴动态心电图 (DCG)的患者 ,通过测定 2 4小时之内发生并自行停止的阵发性AF发生前后的Pmax、Pd ,探讨Pmax、Pd对预测阵发性AF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们对 1996年 6月至 2…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在电复律前后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WD)的变化,探讨Pmax、PWD对AF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45例慢性持续性AF患者成功电复律后6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检查,按AF是否复发分为AF复发组与AF未复发组,观察测量两组的Pmax和PWD,并以PWD≥8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WD对AF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8例的PWD超过80ms,其中13例AF复发。27例PWD小于80ms,12例复发,PWD为60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8%和76.5%,PWD为80ms的敏感性为26.9%,特异性为88.2%。结论:PWD≥80ms对AF电复律后再次复发的预测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胺碘酮复律前后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变化,探讨Pmax、Pd对AF胺碘酮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45例阵发性AF转复为窦性心律房颤者行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最大时限与最小时限,计算Pd,观察6个月后心房颤动复发与未复发组Pd差异。按AF是否复发分为AF复发组与AF未复发组,观察测量两组的Pmax和Pd,转复为窦性心律房颤者行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最大时限与最小时限,计算Pd,观察6个月后心房颤动复发与未复发组Pd差异。结果心房颤动复发组Pd较未复发组Pd明显延长(39±11)VS(27±13)(P〈0.01)。Pd≥40组心房颤动复发率较Pd〈40组明显为高(68%VS45%,P〈0.01)。结论 Pd延长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92例,收集时间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41例、未复发组51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检测血清hs-CRP、IL-6的水平,并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吸烟、病程、合并糖尿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合并高血压患者比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降低、合并高血压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降低可能会增加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左心房内径(LAD)患者心电图 P波特征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AMI后新发房颤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AMI后未发生房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左心房内径(LAD)分为Ⅰ组(LAD≥40mm,26例)、Ⅱ组(35mm≤LAD<40mm,37例)和Ⅲ组(LAD<35mm,45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获得最小P波时限(Pmin)、最大 P波时限(Pmax)、V1导联 P波终末电势(PtfV1)。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心电图 P波特征对发生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 Pmin小于对照组,Pmax、Ptfv1、Hs-CRP、TNF-α、IL-6大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P波离散度(Pd)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心房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一个概念,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最长时限(Pmax)与最短时限(Pmin)的差距。大量的资料表明Pd是预测心房纤颤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本通过观察阵发性房颤患服用美多心安,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美多心安对Pd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90例。依据患者是否伴阵发性房颤分为两组。不伴阵发性房颤 (A组 ) 6 0例 ,伴阵发性房颤 (B组 ) 30例 ,均接受PBMV术 ,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3个月P波最大时限 (Pmax)和P波离散度 (Pd)。结果 术前B组患者Pmax及Pd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术后 3个月B组患者Pmax及Pd较术前显著减低 (P <0 .0 1)。结论 Pmax及Pd可预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伴阵发性房颤的发生 ;PBMV术可改善心房电传导。降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max及P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及离散度(Pd)与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 3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为A组,扩张型心肌病无阵发性心房颤动者26例为B组。采用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定Pmax与最小时限(Pmin),计算Pd(Pd=Pmax-Pmin),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Pd为( 48. 4±13. 8 )ms,Pmax为(122. 8±13. 7)ms,Pmin为( 76. 2±12. 6 )ms,与B组Pd(30. 6±10. 2)ms、Pmax(110. 2±10. 4)ms、Pmin(80. 8±11. 5)ms相比明显延长(P<0. 01)。A组左心房内径(41. 4±5. 6)mm,B组(40. 2±6. 2 )mm,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 )。预测心房颤动,取P波时限≥12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灵敏度分别为86%、90%、73%;特异度分别为80%、85%、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87%、88%。结论 Pd增加和P波宽度延长,可预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及P波最大时限 (Pmax)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及房性心律失常 (AR ,含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或不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 32例PAF(PAF组 )及 36例AR(AR组 )患者Pd、Pmax ,并与 32例正常人 (对照组 )对比分析。结果 :PAF组及AR组Pd及Pmax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1) ,Pd≥ 4 0ms、Pmax≥ 10 0ms及Pd≥ 4 0ms+Pmax≥ 110ms时 ,PAF组阳性率分别为 84 .4 %、87.5 %、78.1% ,AR组阳性率分别为 83.3%、86 .1%、77.8% ,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2 5 .7%、14 .3% ,PAF组及A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Pd +Pmax比Pd或Pmax对预测PAF及AR有更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 :Pd及Pmax是预测PAF及AR的可靠电生理指标 ,Pd和Pmax联合 ,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P波离散度(P Wave Dispwersion,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中测得的P波最大(长)时限(Pmax)与P波最短时限(Pmin)的差值。现将其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心电图 (ECG)最大P波持续时间 (PWM)和P波离散度 (PWD)的变化 ,探讨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房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 30例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 ,测定入选和随访结束时 12导联ECG的PWM和PWD。结果 入选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脉搏(AP)、左室内径 (LV)、左房内径 (LA)、左室射血分数 (LVEF)、PWM和PWD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各参数明显降低 (LVEF除外 ,P均 <0 0 0 1)。对照组治疗后各参数 (LVEF除外 ,P <0 0 1)均增加 (AP ,P <0 0 1;LV ,P >0 0 5 ;LA ,P<0 0 5 ;PWM ,P <0 0 0 1;PWD ,P <0 0 0 1)。治疗后两组差别显著 (P <0 0 0 1)。观察组房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CHF患者PWM和PWD ,使CHF患者房颤发生率下降 ,改善心功能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心房扩大与P波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房扩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检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房扩大的患者105例和105例健康人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以Pmax≥10ms、P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心房扩大与Pd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房扩大组的Pd值明显增大,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比较,Pmax无明显差异。Pd值用于诊断心房扩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max。结论:心房扩大可导致Pd值增大,Pd值可作为诊断心房扩大的一个有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并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心房内与心房间电传导延缓与向异性传导是导致房颤的主要电生理学机制。P波最大时限(Pmax)是心房内或心房间传导延缓的标志,P波离散度(Pd)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各向异性电活动的标志,是预测房颤发生和房颤再发的重要心电图指标。心房颤动患者房颤持续时间与P波时限、Pd的关系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房颤复律后P波时限与Pd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确诊65例患者采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记录(纸速50mm/s),4次/月,记录的心电图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进行采样测量,12导联P波宽度测量后,取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两者的差为P波离散度(Pd)(即Pd=Pmax-Pmin)。以Pmax≥110ms、Pd〉t40ms为阳性标准,随访1年,并对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P波离散度(Pd)和P~明显增大(P〈0.01),当患者心电图Pmax≥110ms时,其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的灵敏度最高,但特异性却不如Pdt〉40ms及(Pmax≥110ms)+(Pdt〉40ms),而且阳性预测值也明显低于后两者。其中以(Pmax≥110ms)联合(Pd≥40m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最高。另外患者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ax联合Pd在CHF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联合利用这两项指标来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那些未被体表心电图证实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与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冠状动脉事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行RFCA治疗的心房颤动(AF)196例,均在术前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行RFCA治疗。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术后1周血清学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射血分数、LAVI],并分析血清TBIL、IBIL水平与LAVI的关系,以及血清TBIL、IBIL和LAVI联合检测对AF患者RFCA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196例中151例(77.04%)治疗成功,53例复发。复发组血清TBIL、IBIL均低于未复发组,LAVI高于未复发组(P<0.01)。血清TBIL、IBIL与LAVI均呈负相关(r=-0.162、-0.306,P<0.05,P<0.01)。血清TBIL、IBIL及LAVI预测AF患者RFCA术后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P波最大时限(maximum P-wave duration,Pmax)变化,探讨其在PA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PAF患者120例为PAF组,同期120例体检者为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两组高血压降压治疗基本相同,都使用钙阻抗剂或ACEI类药。A组加用美托洛尔25-50 mg/d。在治  相似文献   

18.
陆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756-757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和最大时限(Pmax)测定对阵发性房颤(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PAF患者(PAF组)和50例无PAF病史的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2组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2组Pd、Pmax、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PAF组的Pd、Pmax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LAD、LVEF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以Pd≥40 ms及Pmax≥110 ms作为阳性标准,Pd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Pmax,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有提高趋势.结论 Pd、Pmax都可作为PAF的预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更为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9.
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对预测特发性房颤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最大、最小P波时限之差)对特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例有特发性房颤病史者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行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记录,测定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结果:在特发性房颤组,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最大P波时限〉110ms、P波离散度〉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特发性房颤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5%和75%及80%、85%和90%。结论: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可用于预测特发性房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方式下心房激动时间的变化。方法双腔永久起搏器(DDD)安置术中,心房电极安置于右心耳42例,房间隔电极27例。术前、术后分别描计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量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前后最长P波时相(Pmax)及P波离散度(Pd)。结果右心耳起搏方式,Pmax及Pd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Pmax:(138±23)msvs(127±16)ms,Pd:(19.4±9.0)msvs(13.5±7.3)ms];均P<0.05)。而房间隔起搏方式,Pmax及Pd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少[Pmax:(122±12)msvs(133±17)ms,Pd:(11.1±6.6)msvs(15.5±8.0)ms,均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方式相反于右心耳起搏方式,心房电活动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