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ì &#x;  &#x;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2):1326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生后28 d是否用氧分为BPD组(n=218)和无BPD组(n=142)。根据BPD患儿纠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需氧浓度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BPD组(n=154)和中度/重度BPD组(n=64)。比较组间的围生期资料、营养状况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PD的发生及其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BP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越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口服热卡达110 kcal/(kg·d)的日龄长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0、2.032、1.041,均P<0.05),胎龄较大是BPD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35,P<0.05)。早发型败血症、口服热卡达110 kcal/(kg·d)的日龄长是中度/重度BPD的危险因素(分别OR=2.524、1.029,均P<0.05),平均体重增长速率较快是中度/重度BPD的保护因素(OR=0.906,P<0.05)。结论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早期积极治疗早发型败血症和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采取积极肠内营养策略和提高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可减少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BP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预测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1 714例的临床资料。按7∶3比率将1 714例极早产儿随机分为训练队列(1 179例)和验证队列(535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由验证集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1 714例极早产儿中,住院期间死亡260例,存活1 454例。对训练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筛选出胎龄<28周、出生体重<1 000 g、重度窒息、重度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Ⅲ~Ⅳ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败血症、剖宫产、孕母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8个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队列中列线图模型预测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的AUC为0.790(95%CI:0.751~0.828),验证队列中列线图模型预测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的AUC为0.808(95%CI:0.754~0.86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阈值概率分别为10%~60%和10%~70%时对极早产儿进行临床干预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构建并验证了预测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极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死亡概率。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BPD不仅威胁早产儿生命,还可能留有严重后遗症,比如喂养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神经发育迟缓等。为了进一步规范BPD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BPD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肺动脉高压、神经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及疫苗接种的随访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用格式:引用格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5):455-46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外周血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ILC2)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IL-25、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IL-5、IL-1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且住院时间≥14 d的7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30)和非BPD组(n=46),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1 d、7 d及14 d外周血ILC2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IL-33、IL-25、TSLP、IL-5、IL-13水平差异及意义。结果BPD组早产儿出生体重及胎龄低于非BPD组(P<0.05)。生后7 d和14 d,BPD组ILC2、IL-33、TSLP及IL-5水平均高于非BPD组(P<0.05),其预测B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均>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胎龄和出生体重后,生后7 d和14 d外周血IL-33、TSLP及IL-5与BPD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BPD早产儿生后早期固有免疫活化伴随相关因子表达上调,其中ILC2、IL-33、TSLP及IL-5是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NE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752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包括2015~2020年极早产儿(建模集)654例和2021年极早产儿98例(验证集)。建模集根据有无发生NEC分为NEC组(n=77)和非NEC组(n=57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极早产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利用验证集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加以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败血症、休克、低白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及配方奶喂养为极早产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集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3(95%CI:0.715~0.952),验证集ROC曲线的AUC值为0.826(95%CI:0.797~0.86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判别能力。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在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较好。结论新生儿窒息、败血症、休克、低白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及配方奶喂养是极早产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极早产儿NEC的发生提供定量、简便、直观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胎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为濒死儿综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的154例胎龄≥28周、1 min Apgar评分为0~1分的单胎新生儿为病例组(濒死组),按1∶4比例随机选取616例同期出生的单胎非濒死儿(1 min Apgar评分>1分)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结果濒死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濒死组胎儿水肿、脐带脱垂、羊水Ⅲ度污染、胎盘早剥、臀位、重度子痫前期、母亲产时全麻、产前胎心监护异常、产前胎动减少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产时全麻(OR=34.520)、产前胎动减少(OR=28.168)、胎盘早剥(OR=15.641)、羊水Ⅲ度污染(OR=6.365)、产前胎心监护异常(OR=5.739)、臀位(OR=2.614)是濒死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较大(OR=0.686)是濒死儿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临床需对产前胎心监护异常、胎动减少、早产、胎盘早剥、臀位、羊水Ⅲ度污染、全麻手术的产妇引起重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防范濒死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并阐明23SrRNA Ⅴ区中心环2063位等位基因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RMPP患儿BALF标本245例,采用快速培养基培养药敏法检测MP分离株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P DNA,PCR产物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MP 23SrRNA Ⅴ区中心环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45例RMPP患儿BALF标本中,MP DNA检测阳性207例,阳性率为84.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RMPP患儿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 70%),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 5%);207例MP DNA阳性标本中,41例(19.8%)无耐药基因突变,166例(80.2%)存在耐药基因突变,其中154例(74.4%)突变位点为23SrRNA Ⅴ区中心环2063位A→G点突变,7例(3.4%)突变位点为2064位A→G点突变,5例(2.4%)为2063和2064双位点突变,166例MP 23SrRNA基因点突变中2063位点突变率达95.8%(159/166);23SrRNA Ⅴ区中心环2063位A→G点突变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影响较大,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病例的2063位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MPP患儿BALF中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与23SrRNA位A→G点突变密切相关,23SrRNA Ⅴ区中心环2063位点突变可能影响MP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收集关于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8项研究,其中病例对照研究28项,队列研究10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妊娠糖尿病(OR=2.96,P<0.001)、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OR=2.53,P<0.001)、子痫前期(OR=1.73,P=0.020),以及新生儿窒息史(OR=2.13,P<0.001)、低胎龄(OR=1.23,P=0.010)、败血症(OR=5.32,P<0.001)、动脉导管未闭(OR=1.57,P=0.001)、先天性心脏病(OR=3.78,P<0.001)、机械通气(OR=2.23,P=0.020)、抗生素应用史(OR=1.07,P<0.001)、使用血管加压药(OR=2.34,P=0.040)、禁食(OR=1.08,P<0.001)是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出生(OR=0.73,P=0.004)、使用肺表面活性剂(OR=0.43,P=0.008)、母乳喂养(OR=0.24,P=0.020)是早产儿发生NEC的保护因素。结论母妊娠糖尿病、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子痫前期、低胎龄、禁食、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窒息史、机械通气史、抗生素应用史、血管加压药应用史可增加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而剖宫产出生、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母乳喂养可降低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测量的脑血流值(cerebral blood flow,CBF)评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局部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科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于纠正胎龄35~40周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及ASL检查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BPD分为BPD组(n=45)和非BPD组(n=45),比较两组早产儿ASL相同感兴趣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和基底神经节)CBF值的差异。结果与非BPD组早产儿相比,BPD组早产儿1 min Apgar评分更低,辅助通气时间更长,胎儿窘迫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控制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纠正胎龄、日龄等混杂因素后,与非BPD组相比,BPD组左右两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神经节、丘脑的CBF值仍较高(P<0.05)。结论BPD可使早产儿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增高,可能与前期缺氧、较长时间辅助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早期应用脂肪乳和氨基酸剂量的不同,将2019年5~12月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分为积极肠外营养组和常规肠外营养组,每组各50例,分别收集两组早产儿在随访6个月和13个月时的体格指标及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值。结果6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46)在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34)(P<0.05);13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25)在适应性行为、大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19)(P<0.05)。两组患儿在整个随访过程中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后24 h内给予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含高剂量脂肪乳和氨基酸的积极肠外营养支持策略可显著改善其远期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胎龄(周)和MAP<30 mmHg定义为低血压的2种定义的早期低血压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320例,监测生后72 h内血压。低血压的定义与分组采取以下2种方式:(1)连续2次MAP<胎龄者为低血压组(n=10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16);(2)连续2次MAP<30 mmHg者为低血压组(n=11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06)。收集患儿围生期资料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近期预后不良定义为住院期间死亡和/或出生1周内发生Ⅲ~Ⅳ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上述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组低灌注临床表现、预后不良、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组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AP<胎龄定义下的低血压组(18.4% vs 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预后不良与剖宫产出生、胎龄、5 min Apgar评分≤5分、生后72 h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生后72 h内机械通气及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均非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均非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较MAP<胎龄定义下的低血压在预测近期不良结局时可能呈现敏感性更高的趋势,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发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94例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NEC病例的临床资料。按照NEC发病时间不同分为早发型(<14日龄发病,n=62)及晚发型两组(≥14日龄发病,n=132),比较两组围生期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结局等。选择与这些NEC早产儿同期住院的,且胎龄和出生体重与之相近的非NEC患儿62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发型N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早发型组1 min Apgar评分≤3分、Ⅲ期NEC、手术干预治疗和脑室内出血≥3级的患儿比例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呼吸暂停、发热或体温不升的患儿比例高于晚发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喂养不耐受、血培养阳性的早发型败血症、重度贫血和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是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发型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发型NEC病情较晚发型NEC更严重;患有喂养不耐受、血培养阳性的早发型败血症、重度贫血或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发生早发型NEC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点停用枸橼酸咖啡因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的数据资料,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儿根据枸橼酸咖啡因停用时间分为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及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枸橼酸咖啡因使用特点、住院时间及费用、呼吸支持强度改变,以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的差异。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403例,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纳入285例,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纳入118例。两组早产儿基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比较,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更短,停用后呼吸支持强度增加的情况更少见,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较长疗程的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极早早产儿的近期临床结局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东省潍坊市三甲医院近10年住院新生儿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3家三甲医院新生儿期死亡的4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间、胎龄(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新生儿的病死率,比较前5年(2012~2016年)和后5年(2017~2021年)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结果2012~2021年10年中3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43 037例,其中死亡461例,病死率为1.07%。后5年新生儿病死率[0.96%(211/22 059)]显著低于前5年[1.19%(250/20 978)](P<0.05)。新生儿病死率随胎龄、出生体重增加而降低(P<0.05)。前5年新生儿主要死因前3位依次是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败血症、肺出血,后5年变迁为败血症、肺出血、RDS。GA<26周、BW<750 g新生儿前后5年的首位死因均为重度窒息;GA 26~<28周新生儿前后5年首位死因由RDS变迁为肺出血;BW 750~<1 000 g新生儿前后5年首位死因由肺出血变迁为RDS;GA 28~<32周和BW 1 000~<1 500 g新生儿首位死因前后5年均为RDS;GA 32~<37周和BW 1 500~<2 500 g新生儿前后5年首位死因由RDS变迁为败血症;GA 37~<42周和BW 2 500~<4 000 g新生儿前后5年首位死因均为败血症。结论山东省潍坊市三甲医院近10年新生儿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病死率随胎龄的增加、出生体重的增高而降低;败血症、RDS、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后5年RDS的致死率较前下降,而败血症和肺出血的致死率较前上升,因此减少败血症、RDS、肺出血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î      ­       í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1):1238
目的调查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373例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245例,验证组128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率为22.3%(83/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岁是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的保护因素(OR=0.401,P<0.05),合并感染、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惊厥持续状态史、谵妄发作史是危险因素(OR分别为3.020、3.126、5.219、2.623、3.119,均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H-L偏差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 χ2 =9.494,P=0.302)。内部、外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0和0.01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和0.77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预测风险阈值>0.01时模型提供显著临床净收益。结论年龄、合并感染、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惊厥持续状态史、谵妄发作史与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这些因素建立的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柳州三江县侗族新生儿UGT1A1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侗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三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6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提取两组新生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对UGT1A1启动子区TATA盒和外显子1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病例组检测出33例G71R错义突变,突变率为39%,A等位基因频率(2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P<0.05)。携带G71R错义突变基因型的侗族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是携带野生型的健康新生儿的2.588倍(P<0.05)。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新生儿UGT1A1 G71R位点基因型符合遗传平衡(P>0.05)。结论 UGT1A1 G71R突变是三江县侗族新生儿高频基因变异类型,且G71R错义突变与侗族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2 339例,其中存活2 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 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7日龄,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半天入院。患儿40+2周剖宫产出生,其母于分娩前1 d确诊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分娩后母婴分离,患儿由父亲照顾。生后3 d患儿父亲确诊为COVID-19,患儿于生后7 d确诊。患儿确诊第2天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低氧及喂养困难,胸部CT示双肺实变合并磨玻璃样改变,以背侧胸膜下为主。患儿入院后予低流量氧疗及体位管理等对症支持治疗,住院10 d后治愈出院。该例新生儿为国内首例报道的由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重型COVID-19。当产妇或新生儿照顾者为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对新生儿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避免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及其分布。方法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30 417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患儿采用单管多重PCR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常见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2 703例疑似罕见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跨越断裂点PCR检测和/或基因序列分析。结果30 417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患儿中,确诊地中海贫血23 214例(76.32%),其中α、β及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7.77%、23.75%和4.80%。检出13种α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计18 480个,以--SEA为主(54.98%),包括7种罕见等位基因:--THAI(0.43%)、HKαα(0.02%)、-α30(0.01%)、-α1.0(0.01%)、-α2.4(0.01%)、-α21.9(0.01%)和HBA2:C272-279 del(0.01%);检出17种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计9 168个,主要为CD41-42(47.79%),其次是CD17(25.53%),包括3种罕见等位基因:IVS-Ⅱ-5(0.02%)、IVS-I-2(0.01%)和Gγ(Aγδβ)0(0.01%)。14 531例α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37种基因类型,6种主要类型为--SEA/αα(52.20%)、-α3.7/αα(13.24%)、αCSα/αα(7.52%)、-α4.2/αα(6.06%)、--SEA/-α3.7(5.91%)和αWSα/αα(3.41%),共占88.34%。7 223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49种基因类型,6种主要类型为CD41-42/βN(45.81%)、CD17/βN(24.30%)、IVS-Ⅱ-654/βN(7.49%)、-28/βN(5.62%)、CD71-72/βN(4.42%)和CD26/βN(3.94%),共占91.13%。1 460例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137种基因类型,主要为--SEA/αα合并CD41-42/βN(14.17%)、CD17/βN(8.35%)。HbH病(α0+)2 050例,包括合并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134例;巴氏水肿胎(--SEA/--SEA)12例;β地中海贫双重杂合子355例、纯合子128例,包括合并α地中海贫血93例。结论广西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多样,基因类型丰富;以α地中海贫血为主,--SEA/αα是主要基因类型;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比例较高,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和纯合子(中重型)患儿出生较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应用ECMO支持的11例PPHN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ECMO支持时间及过程中各种并发症、住院时间、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有10例撤机成功,撤机成功率91%;存活8例,存活率73%。11例患儿ECMO治疗时间26~185 h,平均治疗时间(81±50)h;呼吸机治疗时间57~392 h,平均治疗时间(198±105)h;住院时间2~49 d,平均住院时间(22±15)d。11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其中10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肺动脉压力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1例患儿在EMCO治疗期间肺动脉压力呈进行性升高,最终死亡,结合尸检肺组织病理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确诊为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11例患儿ECMO治疗期间发生颅内出血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胃出血1例,肺出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穿刺处出血3例。结论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PPHN新生儿救治的心肺支持措施。应用ECMO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时机、提高ECMO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患儿的撤机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