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规范.方法 2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胆管引流术、经皮胆道球囊扩张术和内支架术,经皮穿刺肝胆汁引流术13例、经皮胆道球囊扩张术5例及支架植入术7例.结果 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并发症,适当的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的成功率,提高受者的生存率.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过程,通过及时的观察与针对性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了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与有效的减黄,使患者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结论 认真有效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早期诊治,从而提高移植肝和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血管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肝移植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肝移植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狭窄8例,行肝动脉造影及溶栓治疗;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狭窄2例,行内支架置入术;胆瘘及胆道狭窄8例,行PTCD治疗。结果:胆道并发症8例,PTCD治疗后症状消失;肝动脉狭窄8例,溶栓后肝动脉完全开放6例,1例血流部分开放,1例肝动脉血流未恢复再次肝移植治疗;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狭窄2例内支架置入术后下腔静脉梗阻及肝肿大症状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移植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9月至2004年1月进行的45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34例肝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资料。对33例肝动脉狭窄的病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3例扩张治疗无效的患者及1例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的患者行内支架置人治疗;1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的患者直接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30例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获得成功,4例患者介入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的病例术后预后良好,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失败的病例预后不良。结论 介入治疗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肝动脉狭窄应首选球囊扩张治疗,必要时采用内支架置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价值。 方法收集5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随访资料、介入治疗并发症、预后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回顾。 结果5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中发生于肝内肝动脉2例,肝外肝动脉主干3例。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行覆膜支架治疗。介入治疗全部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磊  刘福全  岳振东  赵洪伟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20-1123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肝脏移植术术后出现肝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经肝动脉的置管尿激酶30万单位(经导管2~3小时泵入,2次/日)药物溶栓辅以肝素钠3000单位(每6小时一次静脉推注)抗凝治疗;肝动脉狭窄患者7例,其中3例行球囊扩张术,4例行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10例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肝动脉开通成功,术后患者的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是有效解决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及肝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肝动脉并发症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6例肝动脉狭窄(HAS)者采用PTA或支架植入治疗,3例肝动脉闭塞者先行动脉开通,再行PTA或支架治疗,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者行经导管溶栓治疗,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盗血综合征(GSS)者行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支架治疗技术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的7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支架置入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7例均成功置入门静脉内支架,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与门静脉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3~34个月.除1例因同时合并肝动脉闭塞、缺血性胆道损伤于术后3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6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门静脉通畅.结论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介入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介入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肝移植术后因血管并发症行DSA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 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操作均顺利。造影发现肝动脉血栓 (HAT) 1例、肝动脉狭窄 (HAS) 2例、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 3例、肝静脉狭窄 1例、下腔静脉狭窄 1例、上腹腔炎症性改变 1例 ,发生肝固有动脉痉挛 1例。其中 ,HAT、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肝静脉狭窄各 1例行介入治疗后 2例效果明显。结论 介入技术对于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治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原位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意义.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资料与随访结果. 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肝动脉并发症11例,门静脉并发症11例,腔静脉并发症6例,合并肝动脉与门静脉并发症1例,合并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复杂并发症1例,脾动脉窃血综合征1例.均成功进行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共置入肝动脉支架13枚,静脉支架21枚,进行肝动脉栓塞1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腔静脉球囊扩张1例,1例患者肝动脉局部灌注溶栓后置入肝动脉支架,1例患者先后置入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支架各1枚,1例患者同时置入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支架.所有血管腔内介入操作成功有效,技术成功率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9%,并且并发症经处理无后继影响.随访中除1例肝动脉于支架置入后19天发生再狭窄外,其余血管至随访结束未出现明确再狭窄. 结论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总结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球囊扩张、经动脉溶栓、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临床症状缓解;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动脉溶栓后即刻肝动脉血流得到恢复;1例患者溶栓后3d发生吻合口出血,置入带膜支架,症状缓解,1d后肝动脉再次闭塞,2周后行第2次肝移植。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谨慎实施,以避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介入放射学诊疗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介入放射学手在诊断和处理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通过介入方法诊断的7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病例进行了回顾,对该7例病例相关生化指标,血管造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7例中6例在操作技术上获得了成功。其中3例腔静脉狭窄者术后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改善满意,其中1例超过20个月,另2例由于其它死亡原因分别术在术后10d和29d死亡。肝动脉并 介入术后肝功能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血管造影对肝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下腔静脉狭窄的介入处理效果令人鼓舞,介入处理移植后肝动脉并发首的受到诊时间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对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 1998年9月至2001年11月进行的200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18例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对18例病人行球囊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治疗13例,内支架治疗2例,3例病人介入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的15例病人中7例愈后良好,8例愈后不良。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作为治疗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治疗愈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例青少年创伤性肝破裂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行双介入治疗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和处理,并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 结果经过出血中心监护室(hemorrhage intensive care unit,HICU)治疗护理5 d后,患者病情稳定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2 d后康复出院。 结论青少年创伤性肝破裂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具有多重出血风险,采用双介入治疗及个性化的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