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继续高脂饲养,治疗组予以PTX16mg/(kg·d)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实验16周时处死3组大鼠,分别检测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并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计分。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TX治疗后体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G、TC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减轻,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PTX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酶学及组织损伤,对实验性NASH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NASH模型,取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12周模型组、16周模型组和PTX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纤维化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MMP-9、TGFβ1的表达以及分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周、16周模型组和PTX治疗组肝组织MMP-9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16周模型组和PTX治疗组TGFβ1的表达量亦明显升高(P<0.05);与16周模型组相比,PTX治疗组TGFβ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检测肝纤维化面积,12周、16周模型组和PTX治疗组的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16周模型组面积大于12周模型组(P<0.05)。PTX治疗组面积较16周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PTX可降低TGFβ1的表达,改善肝纤维化面积,提示PTX对实验性NASH具有治疗作用。PTX对MMP-9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F和TNF-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关系及MIF与TNF-α在NAS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58例,其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组30例,NASH组28例.正常对照组(NC)30例,选自健康体检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放射免疫法,MIF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NASH组患者ALT、AST、TG、TC、LDL、BMI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HD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ASFL组患者TG、BMI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它生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NASH组患者ALT、AST、TG、TC、LDL、BMI水平均高于NASFL组(P<0.01,P<0.05);②NASH组患者血浆MIF及TNF-α水平均高于NASFL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ASFL组患者血浆MIF及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MIF与AlT、AST、TG、BMI、TNF-α呈正相关(P<0.05);血浆TNF-α与ALT、AST、TG、BMI、MIF呈正相关(P<0.05);④以全组血浆MIF和TNF-α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BMI对血浆MIF影响最大,血浆MIF含量变异的37.5%可由BMI、TG的变化来解释(R2=0.375).BMI对血浆TNF-α影响最大,血浆TNF-α仅含量变异的41.7%可由BMI、TG、ALT的变化来解释(R2=0.417).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浆MIF及TNF-α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并促进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LPS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LPS与NASH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LPS组、NASH组、LPS+NASH组。LPS组饲以普通饮食,其余两组饲以高糖高脂饮食。LPS组和LPS+NASH组经皮下隔日注射LPS 0.5 mg/kg。于实验第9周末处死动物,制备肝组织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计数凋亡细胞;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 trnsferase,AL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LPS+NASH组动物肝组织切片凋亡细胞数、血浆ALT、TNF-α水平与NASH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LPS可明显加重高糖高脂所致的NASH。LPS可能通过上调TNF-α水平、诱导肝细胞凋亡,从而促进NASH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TNF-α及I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NASH大鼠血清TNFα含量及IR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大鼠,在16周后隔夜空腹以2%戊巴比妥钠(45mg/kg)麻醉,经下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Olympus 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TNFα、FBG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ALT、AST、TNFα模型组比正常组显著增高(t分别为4.4990、3.2929、-7.7330,P〈0.01);模型组比电针组显著增高(t分别为3.9218、3.0284、-8.0031,P〈0.01);电针组较之西药组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t=1.1650、2.4512、0.3448,P〉0.05)。空腹血糖正常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模型组比正常组显著增高(t=-2.9310,P〈0.01);模型组比电针组增高(t=-2.2161,P〈0.05);电针组较之西药组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t=0.4574,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IR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4、0.3464、0.5512)。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园子α(TNFα)过度表达,并且与IR的程度呈正相关,二者共同参与NASH的发生;电针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高度表达而起到改善IR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效果及其抗炎疗效。 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15 、30、60 mg/kg·d)治疗后,测定大鼠肝质量及体质量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ASA)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 结果 经黄芩苷治疗后,NASH大鼠的体质量及肝质量减轻(F=1609.79, P<0.001;F=155.17, P<0.001),二指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经不同剂量黄芩苷治疗后,病理学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减轻,小叶间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治疗后,血清ALT和AST减少(F=177.16,P<0.001;F=2 998.11,P<0.001),随剂量增加而减少。而肝脏GSH、SOD酶活性经黄芩苷治疗后增加(F=398.47,P<0.001;F=256.07,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增加。肝组织MDA的变化则相反(F=237.98,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肝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经黄芩苷治疗后均降低(F=399.15,P<0.001;F=314.76,P<0.001;F=108.38,P<0.001),三者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 结论 黄芩苷能减轻NASH大鼠的脂肪变性程度,通过增加GSH、SOD酶的活性,减少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的产生,缓解肝脏的炎症,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己酮可可碱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发挥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是否通过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而发挥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CIA模型组、PTX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后足容积,并对关节炎的肿胀程度进行评分;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清的TNF-α水平。结果:与CIA组相比,PTX治疗组大鼠的炎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第48天时PTX组的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TNF-α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CIA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PTX对大鼠CIA关节炎具有缓解症状、抑制炎症肿胀的作用,PTX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PTX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TNF-α水平来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二者在NASH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肝功能异常的NASH患者50例(NASH组),经B超检查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2例。所有受试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臀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检测L-FABP、TNF-α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NASH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BMI、WHR、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NASH组血清L-FABP水平与TNF-α、TC、LDL-C、ALT、血尿酸(UA)、hs-CRP呈正相关(P<0.05),TNF-α水平与ALT、UA、hs-CRP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L-FABP和TNF-α可能在NASH患者肝功能损伤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祛湿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祛湿化瘀方组82例,西药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祛湿化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较之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通过血清TNF-α含量与ALT、AST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相关分析探讨血清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 祛湿化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祛湿化瘀方组治疗第12周时血清TNF-α含量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第24周时进一步降低(P<0.01),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西药对照组治疗第12周时血清TNF-α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降低(P<0.01).祛湿化瘀方组治疗第12周和24周时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清TNF-α含量与血清ALT、AS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脾CT值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祛湿化瘀方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且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Wistar大鼠腹膜炎模型,给予己酮可可碱(PTX)肌注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和CDL 11b阳性细胞阳性率显著下降;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也有减少;动物存活率提高;肺组织含水量无变化.结果表明,PTX具有防止脓毒血症早期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饱和脂肪酸组(饱和组),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LP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脂肪变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饱和组血浆LPS、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血浆LPS含量与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分别成正相关。结论:LPS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乃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脏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变化及与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2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6),NASH模型组(n=10)及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组(n=10),高脂饮食12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组织H2S生成率,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肝组织CSEmRNA及其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PCR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DNA(mtDNA)片段ND1、ND6、CO1、CYB及ATP6。结果 NASH大鼠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肿大、膜模糊或嵴消失,正常组大鼠mtDNA片段ND1、ND6、CO1、CYB及ATP6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治疗组(P<0.05)。NASH模型组肝组织H2S生成率〔(1.26±0.08)nmol/min〕较正常组〔(2.11±0.17)nmol/min〕明显减少(P<0.05),且肝脏CSEmRNA水平及其表达减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SH大鼠肝脏H2S合成减少可能与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H2S在NASH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祛痰活血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祛痰活血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NASH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52例患者采用祛痰活血疏肝法治疗,疗程4~12周。比较治疗前后谷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理化指标及肝脏彩超等变化。结果: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P0.01。治疗后患者谷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祛痰活血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规组43例、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激素、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显著的高于常规组,Watter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血浆TGF-β1、TNF-α 显著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咳嗽、气短、乏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浆TGF-β1、TNF-α 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结核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TNF-α和MMP-9在20例活动性淋巴结核(ATL)、20例陈旧性淋巴结核(OTL)2、0例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CNL)1、0例结节病淋巴结(SL)及10例正常淋巴结中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GF-β1、TNF-α和MMP-9在活动性淋巴结核组和陈旧性淋巴结核组均有表达,三者在活动性淋巴结结核的肉芽肿、坏死周围炎区呈强表达,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组呈弱阳性表达。TGF-β1和MMP-9在结节病组呈中等度表达,而TNF-α在结节病组不表达。三者在正常淋巴结中不表达。三者的表达在活动性结核组显著高于陈旧性结核病灶组(P<0.05),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组(P<0.01)和结节病淋巴结组(P<0.05)。活动性结核组TGF-β1/TNF-α显著高于陈旧性结核病灶组(P<0.01)。结论:TGF-β1和MMP-9高表达可能参与结核性淋巴结炎发病机制,检测TGF-β1/TNF-α可能预测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能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降低肝内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间歇性常压低氧对SPF级SD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道蛋白Smad4、Ⅰ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置于常氧或间歇性常压低氧(101kPa,10%O2,每天低氧8h)条件下,分别于3、7、14、21d每组处死5只大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TGF-β1、Ⅰ型胶原表达,RT-PCR检测TGF-β1、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Smad4通道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提示低氧第3d低氧组大鼠肺组织即出现轻度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且随低氧时间延长,炎症反应加重,肺泡间隔逐渐增厚;低氧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Smad4、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及TGF-β1mRNA、Ⅰ型胶原mRNA均较对照组高(P<0.01),随低氧时间延长,各因子表达量逐渐增高,且Smad4蛋白表达水平与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44,P<0.01);肺泡灌洗液中TNF-α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低氧可能通过诱发肺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上调TNF-α水平、激活TGF-β1/Smads通路从而增加Ⅰ型胶原合成,引发细胞外基质沉积,肺泡间隔增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