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索枣核粉木质活性炭制取的新方法。方法:不用活化剂,用煅法制备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大枣核粉碎→煅制法→水洗→干燥→粉碎过筛→活性炭,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及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中亚甲基蓝脱色力的检测方法对所制备的活性炭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在煅制时间为25分钟时煅制出的活性炭性能最佳,产率为42.4%,碘吸附值为655.8 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206.8 m L/g。结论:煅法制备活性炭工艺简单易行,成品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2.
优选熟地黄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以甘露三糖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熟地黄的吸附流量、时间和洗脱剂的种类、用量、流量等.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工艺为上样甘露三糖质量浓度161.16 ~53.72mg·g-1,吸附流量1.5 mL· min-1,吸附时间240 min,洗脱剂为纯化水,洗脱剂用量6 BV,洗脱流量1.5 BV·h-1.研究优选的工艺可以使熟地黄提取物中甘露三糖质量分数达50%以上,且中试放大效果较好.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熟地甘露三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PC,Lin-c-kit~+sca-1~+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FU-Mix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观察熟地甘露三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培养7d后熟地甘露三糖组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及Lin-c-kit~+sca-1~+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三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树脂对加纳籽中5-羟基色氨酸的吸附性能,筛选出对5-羟基色氨酸具有较高选择性的树脂。方法考察了6种树脂对5-羟基色氨酸的静态吸附性能,选出最优吸附树脂G6104,考察温度、不同pH值对G6104的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G6104对5-羟基色氨酸静态和动态的吸附性能,并采用HPLC法分析5-羟基色氨酸。结果G6104型树脂对5-羟基色氨酸的吸附能力最强,树脂的处理量为0.9 g/g,其在30℃、pH 2~3时对5-羟基色氨酸吸附效果较好;动态洗脱时,氨水的浓度对洗脱影响很大,30%氨水为最佳洗脱液。结论G6104型树脂对5-羟基色氨酸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5-羟基色氨酸分离纯化的介质,有望利用其进行高纯度5-羟基色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试图通过分离乙酰裂解片段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分离得到纯化的甘露-低聚糖。经氨丙基-硅柱完全分离得到甘露二糖(M_2)、甘露三糖(M_3s)和甘露四糖(M_4);经石墨化碳柱得到M_3s的2个异构体(M_(3-1)、M_(3-2))。并用MALDI-TOF-MS和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武卫红  温学森  赵宇 《中药材》2007,30(7):848-851
目的:探索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方法:通过HPLC定量检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温度、pH值、时间三个影响因素,来确定水苏糖的酸水解工艺;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甘露三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水苏糖酸水解影响不显著(P<0.05),而酸度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90℃、24 h、pH 2.5。结论: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知母双苯吡酮的工艺,为知母双苯吡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静态吸附一解吸试验筛选适宜的大孔树脂,利用动态吸附一解吸试验考察上样量、洗脱溶剂浓度、洗脱剂用量。结果:经筛选较适宜树脂为D101,总双苯吡酮与干树脂的比例为1:10,洗脱剂为50%乙醇,用量为4BV。结论:非极性和弱极性树脂比较适宜于本类成分的纯化,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苷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结果 酒炖法制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生地黄以0.4倍黄酒回润后,常压蒸制2次,每次4 h,并在60℃条件下进行干燥。结论 经优化后的酒炖法制熟地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既可保证熟地黄的成品质量,又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清开灵注射液生产中通过调节pH值、活性炭处理、冷藏及灭菌工艺对3种增溶性辅料增溶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吐温80、聚乙二醇400和泊洛沙姆188共3种增溶性辅料对清开灵注射液八混液进行增溶,并经上述各工艺环节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艺前后黄芩苷、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确定增溶后难溶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清开灵注射液原工艺pH范围(7.2~7.5)内,增溶后难溶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均很小;活性炭处理步骤导致难溶性成分的损失,与空白相比,增溶后胆酸及猪去氧胆酸含量的损失率均显著降低;经冷藏处理,增溶后难溶性成分的损失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灭菌步骤中,黄芩苷经泊洛沙姆188增溶后、胆酸经聚乙二醇400增溶后,损失率有所降低,猪去氧胆酸经3种增溶性辅料增溶后损失率均有所降低。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制备工艺不影响增溶性辅料的增溶作用,增溶后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各工艺步骤中难溶性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球状活性炭对几类中药有效成分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球状活性炭对几类中药成分的静态吸附性能,探讨其应用于中药精制的可行性。方法 对适宜的高分子树脂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制备球状活性炭。测定静态吸附条件下球状活性炭对目标成分的吸附等温线,并运用Langmuir单层分子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出实验条件下吸附剂的表观吸附容量和平衡状态下的理论吸附容量。同时考察75%乙醇溶液的洗脱效果。结果 球状活性炭对盐酸小檗碱和薯蓣皂苷的表观吸附容量以干基计分别为35.46,47.12mg/g,相应的理论平衡吸附容量为96.16,102.04mg/g。对芦丁的表观吸附量也达到40.88mg/g。3种成分的静态洗脱率分别为83.71%,91.45%和87.69%。结论 球状活性炭对生物碱、黄酮和皂苷类物质有良好的吸附与洗脱性能,适于在中药精制纯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含量及pH值的影响。方法:将活性炭加入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中,考察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结果: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有很大吸附作用,同时浓度越大,吸附程度越强;pH在接近中性范围内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的吸附较少。结论: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含量和pH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蔗渣多糖的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甘蔗渣中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用Savage法、TCA法脱蛋白;用双氧水法、活性炭法脱色;用AB-8,DB301,D101,MG-1大孔树脂纯化甘蔗渣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为用Savage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MG-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上样量为0.3 g,柱高35 cm、流速10 mL/15 min),经富集后甘蔗渣多糖的含量由51.11%提高到了83.57%。结论:本实验为甘蔗渣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提供了参考,为甘蔗渣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麦考酚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提取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的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D290,D303,D312,HZ802 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的麦考酚酸吸附性能,并研究了动力学过程,同时对发酵液中的麦考酚酸在D312吸附柱上的动态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同其他树脂相比,大孔吸附树脂D312能更好地从发酵液中提取麦考酚酸,其吸附量在28400 mg·L-1左右,用体积分数85%乙醇和稀盐酸可以将吸附在树脂柱上的麦考酚酸有效解吸,解吸收率达95%。结论大孔吸附树脂D312是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麦考酚酸的一种适宜吸附剂,该工艺简捷,并可向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芩炒炭前后鞣质含量及炭素吸附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生黄芩和黄芩炭的鞣质含量及炭素吸附力强弱,探讨黄芩炒炭止血作用机理。 方法: 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分光光度法及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分析比较生黄芩及黄芩炭的鞣质含量和吸附力大小。 结果: 黄芩炒炭后,鞣质含量显著下降,炭素吸附力明显上升。 结论: 鞣质含量高低和炭素吸附力大小对黄芩炒炭止血作用的影响不尽一致,尚需结合黄芩所含化学物质的变化,深入探讨黄芩炒炭止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山楂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确定山楂中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比较三萜酸类有效部位的4种提取方法和3种纯化方法,以三萜酸类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提取纯化工艺试验研究.结果:采用碱醇水浸提法时三萜酸类成分提取效率高,基本提取完全.活性碳吸附结晶纯化法产物中三萜酸类成分纯度>70%.结论:优选的碱醇水浸提法和活性碳吸附结晶纯化法高效、简便,易于规模化,适宜作为山楂中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中药注射剂工艺中活性炭去除热原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动态浊度法,测定中药注射剂浓配药液中活性炭使用前后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评价其去除热原的效果。结果在双黄连粉针剂和注射用丹参(冻干)2种粉针剂浓配药液的活性炭使用效果的评价中,双黄连药液中的吸附率≥70%,丹参药液中的吸附率95%。结论中药粉针剂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吸附大量热原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剂量的细菌内毒素,活性炭不能完全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7.
5种大孔树脂对舒胸片6种成分的吸附-脱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舒胸片6种成分在5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脱吸附性能。方法:分别以相对比吸附量(RA)、洗脱率为指标,考察舒胸片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b1等6种成分在HPD-100等5种大孔树脂上的静态吸附和脱吸附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综合吸附-脱吸附性能。结果:6种有效成分在5种树脂上的综合吸附-脱吸附性能以人参皂苷Rb1最好,羟基红花黄色素A最差;5种树脂对6种有效成分的综合吸附-脱吸附性能以HPD-100和LSA-30两种树脂相对为佳。结论:实验结果为合理确定舒胸片混合提取液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条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甘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倩  仰榴青  吴向阳  陈钧 《中药材》2003,26(5):357-359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AB—8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交试验优选AB—8树脂的最佳精制条件。结果:以流速1ml/min,pH6.4—7.4,原液浓度为10mg/m1的组合上柱,甘草酸的精制效果最好。结论:AB—8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量大,洗脱容易,分离效果好,产品纯度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薄荷总酚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酚酸含量和吸附-解吸率为指标,考察5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酚酸的吸附能力,确定最佳树脂型号,并优化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用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 g·mL-1,上样液pH 3,上样量6 BV,树脂柱径高比1:9,2 BV 20%乙醇洗脱除杂,流速2BV·h-1,3 BV 70%乙醇以4 BV·h-1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薄荷总酚酸纯度可达53%.结论:所建立的工艺分离效果良好,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分离富集薄荷总酚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