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陈忠仁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4):5-8
中医没有血液病的名称,根据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多有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等表现,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血液病与中医的虚劳、血证、温病、症瘕、积聚、痰核、瘿瘤、黄疸等疾病有密切关系。现将血液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汪丽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0(1):7-8
中医择时诊断探析汪丽华(通州市中医院226300)主题词中医诊断学,时间因素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阴阳气血的盛衰消长,有明显的节律性,并随着时日变动而呈现周用性变化,《江问·咳论)说,"五胜各以其时受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 相似文献
4.
罗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1045-1045
中医诊断疾病最基本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医学检验是西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以检验报告单作为诊断的依据,亦包括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学的诊断技术,例如骨髓报告、细菌镜检报告、血尿定位等一系列检查方法。中医善于在临床实践中摸索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诊断信息”指标来评价中医诊断质量。方法:通过分析现行评价指标“诊断符合率”的局限性,并与“诊断信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诊断信息”指标可用来比较不同条件的诊断试验结果,有显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中医护理诊断是现阶段提出的新课题。因此.中医护理诊断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护理目标及确定方式。现针对中医护理诊断命名及与辨证施护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和靶器官损害组,中医辨证分为4个证型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显著减弱;肝火亢盛型24h平均收缩压异常增高,痰湿壅盛型24h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阴虚阳亢型昼夜收缩压节律明显异常,阴阳两虚型双重昼夜节律异常。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密切。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多为高血压病早期正盛邪实阶段,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多为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正>目前,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方兴未艾,专家学者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临床资料,运用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的定性定量研究,以期用客观化指标描述中医四诊内容,使得出的诊断尽可能摆脱主观因素的干扰,揭示疾病的本质,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是中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中医实现证候诊断及辨证论治的标 相似文献
11.
陈汝霜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2):113-113
在书写中医护理病历中 ,确定中医护理诊断 ,是责任护士感到最困难的环节。主要原因一是中医理论基础学得少、底子薄、临床实践少 ;其二是易把中医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相混淆 ;其三是中医护理病历没有体现中医特色 ,往往在施护程序中出现西医化 ,这与中医的辨证施护是不相符的。1 中医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中医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医护理诊断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然后对病人的身心现状及其内在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的过程 [1]。它… 相似文献
12.
论述传染病中医病名诊断的现状、中医病名命名的形式及中西医命名特点的异同。提出了传染病中医病名分类的框架,认为中医临床应高度重视传染病病名诊断规范的意义,使病名更能反映该病的本质,提高疾病诊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呃逆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诊断.结论 呃呃为常见多发病.轻者不须治疗,可自行停止;重则呃逆连作,并有脘腹不适,或胸膈满闷,神识焦躁不安等,治当及时,久延难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老年痴呆是老年期间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 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本文分析中医整体诊断 老年痴呆的优、缺点,提出老年痴呆中医性诊断的规范和内容,并积极探讨老年痴呆的中医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仪器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诊断仪器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林传远(赣州市一医院中医科341000)望、闻、问、切四诊中,客观化、统一化、数量化的微观指标集中在望、切之诊,现代检查仪器中GT、胃镜、B超、X线及各种理化实验检查等可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心电图、胃电图、脑血流图、脑电...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