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原发癌灶残留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8例,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出现病灶5例,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4例.再手术方式包括:①原发灶残留者行残叶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叶次全切除术;②对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③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对侧甲状腺癌根治术④对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论对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叶的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至少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避免单纯肿瘤摘除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仍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重视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生于青年女性,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最佳选择。随着手术方法和手术技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渐降低了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术手术并发症[1,2]。为做到手术少损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美观起见,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引入微创理念,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无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2例轻度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手术后再出血者予再手术止血,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最佳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式的改进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和术后处理进行探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对28例患者进行4个月~2年的随访,随访率为92.9%。其中治愈22例(84.6%),复发率为7.7%,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甲亢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对症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5.
内镜甲状腺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病 ,尤其是甲状腺腺瘤 ,其癌变率高达 10 % ,外科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肿瘤 ,必要时切除病侧大部腺体。 19世纪后叶 ,TheodorKocher发明了经典的甲状腺切除术 ,一直沿用至今。1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发展史自从 1986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问世以来 ,微创技术在外科各个领域飞速发展。 1996年Gagner[1] 开创性应用内镜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 ,提出了甲状腺手术新思路。 1998年Miccoli[2 ] 报道微创电视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 ;Ikeda[3 ] 报道腋窝径路内镜甲状腺手术 ;至今已提出多种手术径路开展内镜甲状腺手术。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和术后处理进行探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28例患者进行4个月~2年的随访,随访率为92.9%.其中治愈22例(84.6%),复发率为7.7%,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亢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对症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
李明  吴凤霞  刘现栋  荣永婴 《河北医药》2009,31(17):2246-224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679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次数和术式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系。结果213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0.47%);298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出现3例(1.01%);81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对侧次全切除,出现2例(2.47%);6例行双侧腺叶全切除,出现1例(16.67%);81例行2次以上手术,出现4例(4.94%)。结论被膜内甲状腺切除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可以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改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2000年采用逆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254个病历进行跟踪随访3个月至6年。总结手术操作的难易,手术并发症发生丰及恢复情况和再次手术的机丰。I.论:逆行甲状腺切除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和再次手术机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袁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996-997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漏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2例,11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2例微小癌未作处理,11例行手术切除。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结节时,临床上应高度怀疑有合并甲状腺癌之可能。本病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间诊治的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治愈18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经验,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缩小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范围的技术改进的意义。方法比较30例保留甲状腺上极、20例保留甲状腺上极又保留甲状腺腺血管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与同期传统手术方法治疗50例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缩小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范围的改进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出血量差异不显著、手术时间缩短、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减低。结论保留甲状腺上极或保留上极又保留甲状腺血管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较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手术经常会损伤甲状旁腺或其营养血管,造成术后一系列并发症,如术后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伤口感染等[1]。国外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在甲状腺术后发生率高达24%[2]。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注射一定量的纳米炭到患者甲状腺内可以起到有效的示踪作用,从而保护患者甲状旁腺[3,4]。我们选取我院5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注射纳米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术手术甲状旁腺损伤的相关因素,评价全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509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55例,女性354例(男女之比约1∶2.28);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55岁;弥漫性或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06例,甲状腺癌403例,二者同时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7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294例,滤泡癌68例,髓样癌41例;单侧癌274例,双侧癌129例;对于乳头状癌、髓样癌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双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者168例;首次手术者386例,二次或多次手术补充全甲状腺切除123例。结果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67例(32.8%),其中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98例(19.2%),2例(0.4%)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癌肿大小、桥本氏甲状腺炎、单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与甲状旁腺损伤无关(χ2值分别为0.37,0.43,0.29,P值均>0.05),而二次或多次手术、双侧甲状腺癌、双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癌肿外侵与甲状旁腺损伤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5.12,9.06,17.28,6.58,P值均<0.01)。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化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损伤不应该成为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羁绊。同时应高度重视甲状旁腺损伤的高危因素,术前与患者应充分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产生的并发症,减少甲亢复发,避免产生甲状腺功能衰退,提高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86例,显效15例,术后复发3例,术后出血2例,甲状腺功能衰退2例,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52%.结论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准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严格、规范操作,恰当的术后处理,可有效减少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生的并发症,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4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6.3±19.7)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10.4±21.8)min(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为(4.8±0.7)cm,显著小于对照组(8.6±1.2)cm(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2±0.9)d,显著少于对照组(5.8±1.2)d(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9.8±8.7)mL,显著少于对照组(31.8±11.2)m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7.9%(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对患者损伤小,伤口美观,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艳 《哈尔滨医药》2011,31(3):228-229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的颈部疾病,它包括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桥本氏病等,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甲状腺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再手术8例,良性肿瘤13例。探讨再手术的原因、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2例占9.52%(2/2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76%(1/21),总的手术并发症为14.29%(3/21)。结论初次手术方式选择与病理因素为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甲状腺疾病的再次手术明显增加损伤喉返神经的机会,术中仔细探查且保护好喉返神经为避免其损伤的关键。甲状腺疾病再手术时风险要较初次手术时大,应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  相似文献   

19.
儿童、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最主要原因是GD,即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药物治疗复发率很高。抗甲状腺药物(ATD)中,首选甲巯咪唑(MMI),丙硫氧嘧啶(PTU)因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仅在特殊临床情况下使用。如果ATD治疗没有缓解病情,可考虑行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使用131I治疗时,剂量应当大于150 m Ci/g甲状腺组织。在儿童、青少年治疗中应当避免小剂量131I治疗。手术行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时,其并发症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比成人高,因此予以儿童及青少年手术时,需由有经验的甲状腺外科手术医生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行开放性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5月~2011年3月间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超声刀行开放性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出血情况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无手足抽搐,无术后伤口出血、血肿等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行开放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应用超声刀能简化手术步骤,缩减手术时间,出血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