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和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408例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24%(54/408),与产妇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夫妻感情、产前思想准备、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产后睡眠、新生儿健康等因素明显相关。结论:产褥期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约10%~15%的发病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文章简要介绍了引起产后抑郁症的诱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四方面。提出对产后抑郁症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强调了适应婚姻生活,亲密夫妻关系,提高婚姻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早发现抑郁症的诱因,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全员动员,充分发挥支持组织的作用的预防对策,以降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静玲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92-2193
目的:总结分析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7月到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18例产妇进行研究,采用EPDS抑郁症自评量表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根据评分标准评价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率,并总结分析原因,为更好的护理做准备。结果:根据EPDS评分标准,评分≥13的占12.2%,518例产褥期妇女中产褥期抑郁症的占12.2%。对产褥期抑郁症可能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产褥期抑郁症可能与产妇年龄、不良孕产史、婚姻状况、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出生胎儿性别有关系。结论:产褥期抑郁症不是某种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心理及妊娠等因联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孕产妇不同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抑郁症的发生率,因此,针对相关原因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狄娜  石明月  魏海燕  陶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97-1500
女性在妊娠、产褥期间的抑郁心境会对其本人及胎儿、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了解孕产期抑郁(PND)危险因素,提前预防或合理干预对降低孕产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目前PND的发生并无明确相关因素,但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提高公众及预防保健人员对于PND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指导干预策略。此外,地域分布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目前仍有部分地区未进行相关研究,不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此,本文通过综述孕产期抑郁相关因素,并对其对应的社区管理进行分析,为未来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临床观察了8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结果:个人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家庭因素事发生产褥期抑郁症的主要原因.积极对产妇进行孕期教育、入院教育、产时教育、重视产后指导和心理疏导、产褥期的家庭访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加强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产妇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尽早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durgh Postnatal Deprssion Scale,EPDS)和自行设计的产后一般资料调查表,对360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360例产妇抑郁症发生率为11.39%。产妇抑郁症的发生与夫妻关系、性格因素、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式、胎儿性别、经济收入、产前检查等因素有关。夫妻的关系是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孕产妇及家属产前、产时、产后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医务人员和蔼可亲的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预防产妇抑郁症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爱兰 《包头医学》2014,38(4):227-229
目的:了解产妇在产后3天的忧郁产生以及40天后产后抑郁症的产生并分析发病的因素与预防.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分娩的产妇200例,并使用产后抑郁症评估表对产妇的抑郁症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查.结果:产妇在产后的3天其忧郁的发生率为28.00%(56/200),产妇在产后的40天抑郁症发生率5.5%(11/200).产妇尚在孕期之时,与丈夫的关系、家庭氛围、以及产妇经前期综合症等因素有关.结论:产妇在产后忧郁和抑郁症的产生在女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产妇在产后的焦虑情绪是产后抑郁症形成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故而,应当培养产妇在孕期家庭成员之间融洽氛围,加强孕产妇心理调节与分娩知识的宣传,对产妇抑郁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37例发生情绪及心理的转变,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给予及时、正确、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实行"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后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8月1日至31日闵行区505例流动人口产妇(观察组),通过建立〈上海市孕产妇健康联系手册〉,调查分析产前保健现状、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并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外来孕妇与本地孕妇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的对照研究"中收集的在分娩点及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364例流动人口产妇(对照组)的保健情况比较.结果 产前检查次数1~3次者占32.1%(162例),4~8次者占43.0%(217例),≥9次者占15.6%(7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4%(185/458)的产前检查对象认为费用"很贵或偏高".72.0%(211/293)因"不清楚建册流程或不知道要建册"而未建册.产妇学历(P=0.000)、丈夫是否沪籍(P=0.017)、准生证(P=0.002)、建立联系手册(P=0.002)与产前检查次数相关.结论 "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促进孕产期保健利用,免费建立联系手册是进一步提高产期保健利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了解乐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患病率并对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了解其认知状况,分析相关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乐昌市农村妇女2460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检查,并对其中64名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结果知道宫颈癌筛查的占93.8%,认为有必要定期检查的占17.2%,7.8%的人知道宫颈癌筛查可发现早期病变,96.9%的人认为初次性生活年龄不应该过早,43.8%的妇女认为经期和产褥期可以同房,81.3%的妇女参加过宫颈癌的筛查;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影响调查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法进一步加强妇女对宫颈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产褥期抑郁症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产褥期抑郁症自评量表对笔者所在医院30例产褥期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B型性格、年龄偏小、独生子女、不良妊娠结局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很大.结论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极大的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对家庭、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社区从各方面,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孕产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英涛  陈刚  吕军  张立  张德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6,9(7):546-547,550
目的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532名流动人口妇女建立孕产期保健卡、住院分娩、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情况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收入的流动人口妇女,其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流动人口妇女的文化程度、配偶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降低收费水平,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基本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000例孕妇围产期保健监测。结果:过期妊娠的胎位异常、孕前流产史及孕期贫血等低于足月妊娠组;手术产、孕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病死率则高于足月妊娠组。本文还将41孕周分娩与37~40孕周分娩及过期妊娠组对照,结果前两者差异不显著而后两者手术产、孕产期并发症差异显著。建议应从过期妊娠加强产前监护,利用B超、胎心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围生期抑郁的发病情况;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和产科因素与围生期抑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抽样观察法,随机选择300例孕妇,分别在早期、晚期、产后1周及产后42 d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 EPDS)心理评分,并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系统测评表,包括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抑郁症状、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随访1年。随访期间出现抑郁障碍者,给予积极干预治疗,并退出观察随访;所有入组对象须告知研究基本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因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随访流失等原因退出研究者120例,最终符合条件的有180例,有效率为60%。180例中,围生期诊断围生期抑郁共54例,发生率为30.0%。早孕期诊断者10例,诊断率为5.6%,晚孕期诊断者16例,诊断率为9.4%,产后1周诊断者有14例,诊断率为9.1%,产后42 d诊断者14例,诊断率为10.0%。围生期抑郁症54例与非围生期抑郁症126例在年龄、产妇籍贯、受教育程度、职业、孕期工作状态、怀孕准备、妊娠次数、分娩方式等因素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及怀孕前准备对围生期抑郁的影响不明显。而家庭月收入、居住条件、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怀孕的方式、分娩前对于胎儿性别的期待情况、产期、新生儿性别满意度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围生期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夫妻关系中的“良好”( OR=0.105)和“非常好”( OR=0.055)、家庭收入“>1万”(OR=0.035)、居住条件“良好”(OR=0.016)和“环境优美”(OR=0.048)、婆媳关系“良好”(OR=0.011)和“非常好”(OR=0.017)、分娩前对胎儿的期待情况“无要求”(OR=0.126)是围生期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围生期抑郁可发生在早孕、晚孕和产褥期。其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等,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及怀孕前准备对围生期抑郁的影响不明显,但夫妻关系中的“良好”、家庭收入“>1万”、居住条件“良好”、婆媳关系“良好”、分娩前对胎儿的期待情况“无要求”是围生期抑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产褥期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抑郁,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最明显,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感情淡漠、不愿与人交流,还有的产妇对生活对家庭缺乏信心,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注意力不易集中等,也可伴有头晕,头疼,胃部不适,心率加快(辅助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妇女300例,将其分为2组:宣教组150例,于产前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150例,未实施心理干预。2组年龄、孕次、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褥期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产后抑郁筛查量表进行诊断。该表对产后抑郁的筛查具有高灵敏度(94%)及特异性(98%),该表共有7个因素,每个因素由5个条目组成,7个因素包括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丢失自我、内疚/羞耻和自杀的想法。根据产妇们选择对每个条目不同意或同意的强烈程度分为5级:1级(强烈不同意)、2级(不同意)、3级(中立)、4级(同意)、5级(强烈同意)。筛查患者的临界值为总分大于等于60分,筛查严重患者的临界值为总分大于等于80分。结果宣教组抑郁症的发病率为0.67%(1/150),对照组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33%(8/150),从中可以看出,经心理干预的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当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以及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寻找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237名产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筛选,以确定产后抑郁症患者,然后以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自编家庭条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当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2.66%;各年龄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家庭环境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因素中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夫妻关系和丈夫照顾程度与PPD发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5周产妇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表现;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夫妻关系不和睦以及丈夫照顾不周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予面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和术前或产前的症状及体征与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40例胎盘早剥病例的有关孕产期保健、监测以及围生儿结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不明原因诱因占55%,妊娠期高血压10例,占25%,围生儿死亡率为75‰(3/40).结论 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病史,诱因及发展变化,医护人员观察仔细,及早发现及早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产妇202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40分者纳入抑郁组,〈40分者纳入正常产妇组,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SDS评分,产后抑郁症者37例,占18.3%。37例抑郁产妇SDS分值为(66.38±13.27)分,165例正常产妇SDS分值为(33.72±6.21)分。在抑郁产妇中,≤高中文化程度、夫妻关系不和谐、性格内向、经济月收入〈3000元、非顺产等因素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产妇(P〈0.05或P〈0.01)。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孕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护理的11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孕妇采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2组孕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孕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孕妇实施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孕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评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产褥期妇女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评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对1351例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产褥期妇女心理评分低于一般育龄期妇女;②居住条件、职业状况、生产胎次、产妇并发症、夫妻感情、产妇有无慢性病、妊娠结局、伤口或刀口愈合情况、家庭人均收入、与公婆关系、分娩时恐惧感等能够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评分;③产后抑郁发生率23.98%,产褥期焦虑发生率25.09%。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社会、家庭和产妇应共同参与产褥期保健,要给予产妇更多的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