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MSCT及MPR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阑尾疾病中的应用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阑尾病变患者共56例,对患者采取CT常规轴位诊断和结合MPR技术两种方式实施诊断,不同方式下患者阑尾疾病显示率和诊断符合率及急性阑尾炎CT影像特征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单纯实施CT组检出率为57.1%,诊断准确率 50.0%,MPR组的检出率显示为92.9%,诊断准确率显示为85.7%。在检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的时候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着阑尾外直径增粗和官腔扩大等情况,阑尾结构模糊,有炎性包块;MPR重建技术对病变的阑尾状态显示更加完善,可以凸显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结论:MSCT及MPR后处理技术在阑尾疾病诊断的时候,可以促使患者阑尾病变位置的确定更加明确,为疾病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对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该首先选取MSCT及MPR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多平面重组图像(MPR)、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寰枢椎外伤后的病例32例,行MSCT扫描并行MPR、SSD后处理,所获图像与其X线片、常规轴位CT扫描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可:(1)对于外伤后病情不适合拍平片者,MSCT能快速、准确地明确骨折、脱位的有无及其类型;(2)MSCT轴位扫描结合MPR能排除因平片结构重叠漏诊的骨折以及平片不易发现的隐匿骨折;(3)MPR对椎体发生的常规轴位扫描易漏诊的水平型骨折线能明确诊断;(4)对于没有骨折的寰枢关节半脱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较X线片及常规轴位CT扫描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9例SPN行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HRCT扫描及薄层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图像分析分为2种方法,方法A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轴位HRCT图像,方法B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薄层冠状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判断方法A和方法B对SPN基本形态和基本征象的评价有无不同。结果:方法A和方法B对39例SPN基本形态和征象评价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螺旋CT结合轴位HRCT的方法将2例炎症误诊为肺癌,螺旋CT结合MPR图像则作出正确诊断。与MPR图像比较分析后发现,轴位图像未能真实显示病灶的基本形态。结论:薄层MPR在显示SPN的基本征象方面同HRCT的作用相同、在评价SPN的基本形态方面优于单纯轴位C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外伤性锤砧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头颅常规CT检查诊断单侧颞骨骨折或外伤性中耳腔积液患者52例,对原始图像行颞骨薄层重建,将重建数据传至GE AW4.4工作站,应用MPR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双侧锤砧关节行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分析。结果:32例颞骨骨合并锤砧关节脱位,头颅常规CT图像均被漏诊,其中12例锤砧关节半脱位,MPR轴位表现为关节间隙较对侧轻度增宽,清晰可见,冠状位呈"Y"字征;20例锤砧关节全脱位,MPR轴位和冠状位表现为锤砧关节间隙明显增宽,砧骨出现不同程度旋转和移位。结论:当颅脑外伤患者CT检查诊断颞骨骨折或外伤性中耳腔积液时,均应行颞骨CT薄层重建及MPR图像后处理分析了解锤砧关节有无脱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层面重建对阑尾炎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临床疑诊阑尾炎并进行MSCT扫描并行MPR重建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手术记录,仔细复习CT轴位及MPR上的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MSCT诊断阑尾炎31例,6例疑似为阑尾炎;3例CT诊断为阴性。其中28例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3例基本符合,其中8例为MPR提示诊断;6例疑似者手术结果为单纯阑尾炎;3例CT诊断为阴性者,手术亦为单纯阑尾炎。MSCT对诊断阑尾炎、显示阑尾的起始部、走行、长度、解剖变异,周围炎性改变等有帮助。结论:MSCT轴位结合MPR重建,提高了阑尾炎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位重建图像与轴位薄层CT图像在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判定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68例病理证实的直径不超过3 cm的SPN,常规轴位薄层CT(1.25 mm准直层厚,FOV 20 cm)扫描SPN与16层螺旋CT(10mm准直,重建间隔1.25 mm,FOV 36 cm,螺距1.75:1.骨算法重建)全肺扫描,全肺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冠状位MPR(2.5 mm层厚)重建对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分析3名观察者轴位薄层CT与冠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在结节良恶性判定置信度水平的效能,并记录每个病例的疾病诊断.两组图像的诊断准确卒与McNemer检验的比较.结果:对于病变良恶性的判定方面,两组图像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冠状住MPR和轴位薄层CT图像各自平均Az=0.853和0.854);病变诊断准确率方面,冠状位MPR图像(74%)与轴位薄层CT图像(71%)几乎相等(P=0.3).结论:在SPN的评价中,冠状位MPR图像诊断效能可与轴位薄层CT图像相媲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影像学资料,全部患儿均行常规的胸部X线胸部透视、胸部平片、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重建技术包括CT仿真内窥镜重建(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结果:32例患儿胸部透视及平片均不能明确诊断,CTVE、MPR、SSD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能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术前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底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tiple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与常规扫描诊断颅底骨折的对照比较,进一步探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MPR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脑外伤病人除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外,又对其颅底进行高分辨扫描及MPR。结果65例脑外伤病人颅底高分辨CT扫描及MPR发现颅底骨折58例194处,其中线样骨折76处,粉碎骨折118处;而常规CT扫描发现颅底骨折52例111处,其中线样骨折49处,粉碎骨折62处,6例颅底骨折被漏诊,83处骨折不能明确显示。薄层高分辨及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并且每个病例有多幅图像支持诊断,与颅底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0.82,p<0.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人进行CT检查时,增加颅底薄层高分辨扫描及MPR,能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对临床硬脑膜修补的筛选、预防颅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MS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图像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MSCT的主要征象有阑尾管腔直径增粗(直径>6mm)、管壁增厚38例,阑尾周围炎31例,阑尾结石19例,回盲部管壁肥厚15例,阑尾脓肿12例,阑尾炎性包块7例。MS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2%、93%、96%、75%。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表现。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 MPR联合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28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MRP联合CP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80例疑似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确诊后,70例急性阑尾炎,10例为正常阑尾,其中4例右侧附件炎,4例盲肠憩室炎,1例Crohn病伴回肠穿孔,1例无异常发现;MPR联合CPR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MPR及CPR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经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PR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200,一致性较差,CPR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299,一致性较差,而MPR联合CPR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与金标准Kappa值为0.789,一致性好。结论:MPR联合CPR可互相弥补,弥补单一诊断中的不足之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急性阑尾炎提供更加全面、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尿路成像(MSCTU)中延迟期低剂量扫描方案(100 k V+CARE Dose 4D)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三种不同后处理重组技术(MPR/CPR、MIP、VR)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34例MSCTU患者延迟期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所有患者延迟期1 mm薄层数据进行CTU图像重组,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4例中全尿路MSCTU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7.1%(33/3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31/34)。三组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其定位、定性诊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全尿路MSCTU图像>含延迟期CT轴位>常规CT轴位,其中全尿路MSCTU图像与常规CT轴位的诊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5),其余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CT尿路造影后处理重组三种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R/CPR>MIP>V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于定性诊断准确率。其中MPR/CPR技术与MIP、VR技术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MIP技术与VR技术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结论:MSCTU技术延迟期采用100 k V结合CARE Dose 4D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明显减少单期辐射剂量,而且能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4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螺旋CT轴位扫描,并做三维表面遮盖成像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T)及三维重建图像,对比各组图像结果。结果: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对诊断肋骨骨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检查价值大于常规X线。结论:常规CT轴位扫描后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能清楚的显示骨折形态、位置,立体感强。但三维重建图像容积资料丢失较多,细节显示不够,诊断时需与其它重建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联合曲面重建(CPR)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至本院急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执行CT常规轴扫及MPR、CPR后处理重建,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MRP、CPR及联合两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MPR)与数字化摄影(DR)在脊柱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脊椎骨折42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MSCT检查。MSCT扫描后,将所得扫描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MPR重建。将同一部位的DR图像、MSCT图像及MPR重建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显示骨折数量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果 42例患者,共发生64处骨折。经DR平片确诊骨折25处(39.1%),经MSCT常规扫描确诊骨折63处(98.4%),MPR确诊骨折64处(100.0%)。结论 MSCT的轴位、MPR图像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明显优于DR,两者结合应用是诊断复杂脊柱创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腰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腰椎弓峡部裂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作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法重建(SSD),部分病例加作经过椎板平面MPR。结果MSCT轴位图像结合MPR图像对腰椎弓峡部裂的敏感性为100%,清晰显示峡部裂的形态、宽度;SSD对腰椎峡部裂显示敏感性为78%,可根据需要进行多角度旋转,更直观、立体地显示峡部裂的形态及椎体滑移程度。结论MSCT轴位图像结合MPR、SSD重建能明确腰椎弓峡部裂的诊断,提供比X光平片更多、更重要的信息,对疑有腰椎弓峡部裂的患者,应尽量选择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采用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100例疑似骨折的外伤患者,经数字化X线(DR)检查均表现为阴性;采用64层CT多向同性的容积扫描,依据骨结构和损伤的部位,调整MPR图像,显示目标骨的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对于骨折不明确患者调整多角度的斜面MPR图像,关节邻近调整MPR图像垂直于关节面。分析多向调整的MPR图像显示骨折的临床价值。结果: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后,共明确隐匿性骨折者42例;MPR图像(横断面)明确骨折者30例(71.4%),MPR图像(横断面结合矢状面、冠状面)明确骨折者34例(81.0%)。结论:临床中疑似骨折且平片检查呈阴性时采用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可有效的明确诊断结果,提高临床对细微骨折的检出率,为后期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现已成为临床多层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对慢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6例患者行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分支减少或者管腔阻塞、中断,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附壁性的充盈缺损及肺动脉增粗等。结论:双源CT血管造影是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机械性肠梗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CT扫描图像,主要采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必要时进行CPR、MIP及VRT对图像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结果50例中,包括肠道肿瘤16例,粘连19例,胆石性2例,腹外疝9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2例。CT轴位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的存在,单独根据轴位图像能确定42例(84.00%)梗阻部位及46例(92.00%)梗阻原因;而结合后处理图像能确定49例(98.00%)梗阻部位及49例(98.00%)梗阻原因。横断面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医生的诊断信心明显高于单纯横断面(P<0.05)。结论64排螺旋CT后处理图像能更直观的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其中MPR应作为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对急性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肠扭转CT扫描图像,主要采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必要时进行CPR、MIP及VRT对图像进行二维或一维重建。结果:9例患暂单独根据轴位图像能确定6例扭转的存在及扭转部位;而结合后处理图像可对9例肠扭转患者均可做出定位与定性诊断。横断面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图像能更直观的显示肠扭转。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后处理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方法78例创伤患者,同时进行了MPR和3D重建图像。评价轴扫、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在78例患者中,X线明确显示骨折52例,可疑骨折15例。未发现明显骨折9例,临床为明确诊断或判断骨折对位情况而做CT检查,CT图像明确显示骨折76例,2例发现软组织损伤。结论螺旋CT轴扫、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更好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