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2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且均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前者设定为对照组,后者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成像时间、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成像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Ⅰ级图像率更高,Ⅲ级图像率更低(P<0.05);两组Ⅱ级图像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像时间更短,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3.0T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一年内收治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实验一组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实验二组使用3.0TMRI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3.0TMRI相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差距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0TMRI检查图像的质量评分要比CT检查质量品分要高,信噪比低,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成像与3.0T磁共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确诊上诊断效果良好,但明显3.0TMRI的图像检查质量要高于CT的检查质量,信噪比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诊的63例伴有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参照,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CTA检查对各项血管性疾病的检出率与DSA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在血管性疾病检查中准确性较高,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先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DSA)。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性差异。结果:CT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DSA检查(P0.05)。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检查对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确诊,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非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狭窄情况及斑块检出率、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总狭窄率81.25%(52/64)高于对照组41.94%(26/62),且其中轻度狭窄率、中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总检出率72.93%(194/266)高于对照组51.85%(56/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颈内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动脉、左颈动脉斑块分布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做出有效评估,可明显提升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均接受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检查,分析MPR、VR、MIP图像后处理下肺动脉栓塞检出率。结果:MIP、MPR、VR图像处理下对I级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一致,但MPR对2~3级动脉栓塞检出率42.22%及对4~5级动脉栓塞检出率23.83%明显高于MIP、VR图像处理下的检出率,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尤其是MPR图像后处理技术下对栓塞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夹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41例主动脉夹层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受检者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平扫加强扫描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准确率对比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准确率比超声多普勒检查准确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夹层和后处理技术都能对主动脉夹层判断结果做出保证,确定分支血管受累状况,在治疗方案选择中、手术之前、手术之后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头颈部动脉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74名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作出综合判断,采用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真实病情(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20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效果。结果:本组20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显示阳性156例,阴性46例,64排CTA检查显示阳性170例,阴性32例,CTA诊断冠脉狭窄的检出率与冠脉造影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例患者共检测血管节段2626段,在评估时各级狭窄均出现高估或低估的情况,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血管狭窄随着狭窄程度增加,敏感、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P<0.05)。结论: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使冠脉狭窄得到准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使用64排螺旋CT对我院55例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并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扫描。结果 55例患者中52例能良好显示椎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头颈部血管,为头颈部血管疾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研究组采取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使用造影剂剂量及放射剂量,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以及诊断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造影剂剂量、放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联合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可在降低造影剂和放射剂量的情况下,明确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病变情况,提高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经由64排螺旋CT检查发现斑块病变血管125支,其中左前降支血管的病变最多为41.6%(52/125),血管斑块中出现最多的是钙化斑块60支,占48%;(2)CT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8.33%(53/60),阴性检出率为11.67%(7/60);(3)CT组检查的准确度为95%((51+6)/60),灵敏度为96.23%(51/53),特异度为85.71%(6/7);(4)CT组在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上轻度狭窄的检出率高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阳性检出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且能够对患者病变血管的分布及斑块的性质进行检查,同时该检查属于无创性,因此其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去骨技术在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12例。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双能量去骨头颈CT血管成像(DECTA)]与对照组[减影去骨头颈CT血管成像(CTA)],各56例。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去骨时间短于对照组,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减影CTA,DECTA去骨技术在头颈血管成像中具有图像质量清晰良好、去骨时间短、放射剂量低等优点,可作为头颈血管性疾病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复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技术,可加大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采取64排128层螺旋CT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回顾性分析63例于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采取血管造影成像技术(CTA)诊断,对诊断结果以及成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诊断,63例患者共计18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疑似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接受造影剂实时监控触发技术检查,观察组(25例)接受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头颈部血管CT参数值(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同层静脉CT差、椎动脉起始部、同层静脉CT值)均比对照组高,延迟扫描时间平均造影剂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可准确评估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不典型性胸痛的冠心病病人诊断鉴别中使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不典型性胸痛病人,采用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之后使用选择性的冠状动脉造影,即SCA,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评价64排螺旋CT成像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具有91%的准确度,80%的特异度和97%的敏感度;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具有59%的轻度狭窄确诊率和90%的中度及以上狭窄确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于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判断病变的能力较弱。结论: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基本上可以作为不典型性胸痛的冠心病病人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应用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例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实验组)、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对照组),其中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诊断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CT诊断后其冠状动脉血管重塑诊断正确率和对照组无差异,(P值范围>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塑性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保障其作为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筛查手段,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1-3672
分析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彩色多普勒成像及MSCTA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M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为84.78%(78/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54.35%(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5,P0.05)。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能有效、准确评估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3.0T核磁共振(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83例,均行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3.0T MRI检查,并以术后诊断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术后确诊,83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主动脉夹层(AD)4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14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11例,创伤性主动脉离断8例,主动脉瘤破裂8例。CT诊断符合率与MRI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T检查,信噪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3.0T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中MRI诊断图像质量较好,但信噪比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影像及临床治疗资料,对所有患者的64排螺旋CT薄层网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所有患者的CTA图像均明确显示责任血管.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可发现病变、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