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准确率。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CT与MRI平扫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轻度急性胰腺炎检出准确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与MRI平扫的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中重度、重度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MRI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均较高,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还可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的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急性胰腺炎66例患者的临床、MSCT、MRI资料,采用MSCT与MRI进行检查,将两种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66例临床疑似为急性胰腺炎患者,MSCT诊断急性胰腺炎为阳性43例,占65.15%(43/66);MSCT平扫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出血区为高密度灶,液化坏死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胰腺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为阳性51例,占77.27%(51/66);MRI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肿大,胰腺及胰周积液呈T1低T2高信号。病理诊断急性胰腺炎结果为阳性52例,占78.79%(52/66)。MRI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96.15%、95.45%)明显高于MSCT(75.00%、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0、9.959,P<0.05)。MRI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92.86%)高于MSCT(7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4、P=0.324)。结论:MRI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MSCT,对于急性胰腺炎MSCT检查有禁忌证、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MRI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哈密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影像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急性水肿型、出血坏死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5.83%、96.88%,总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CT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急性胰腺炎的分级构成比上,CT检查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CT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的8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至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MRI检查,参照最终诊断急性胰腺炎,比较CT与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结果:参照最终诊断结果,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CT与MRI联合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T、MRI平扫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CT、MRI均可对急性胰腺炎予以检出,联合CT及MRI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其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分期诊断情况、诊断阳性率和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MRI诊断的阳性率为97.14%,明显高于CT检查的阳性率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诊断股骨头坏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I对病变的分期准确度、分辨率和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阳性征象的检出率均比CT高,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行CT与MRI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的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采用的是CT检查,而采用MRI进行影像检查的是观察组患者,针对采用两种诊断方法对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诊断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74.4%,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100.0%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诊断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的可靠影像学手段,是MRI的诊断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CT、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均实施CT检查与MRI检查,跟访到临床诊断结果,回顾分析CT、MRI诊断资料。结果:MRI对急性颅脑损伤阳性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有统计学意义;CT对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高于MRI,MRI对脑深部挫伤、脑挫裂伤与中后颅窝损伤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各有优势,实际诊断中可采取CT联合MRI诊断方法,便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中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CT组与MRI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组检出阳性20例,阳性率为66.67%,MRI组检出阳性27例,阳性率90.00。MRI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检查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各具优势,但MRI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CT,对软组织、关节积液有较好的分辨率,因此,MRI比CT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和MRI影像技术在胰腺癌与胰腺炎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接诊的胰腺癌与胰腺炎性肿块患者共计586例,均经过病理证实,其中胰腺癌234例,胰腺炎性肿块352例,均执行了CT与MRI技术,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影像特征:胰腺炎性肿块在局限性递增、胰腺弥漫性增大、非肿块型不均匀强化等方面的征象占比均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P<0.05;胰腺癌动脉期、门脉期、胰腺期CT值均明显高于胰腺炎性肿块,P<0.05;胰腺癌、胰腺炎性肿块,CT诊断准确率为88.05%,MRI为91.81%,比较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MRI对胰腺癌、胰腺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建议采取联合诊断方式,便于发挥各自的诊断优势,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超声和CT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预测精确性。结果:CT检查诊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敏感性为97.4%、阴性预测值为71.4%以及预测精确性为96.8%,均高于超声检查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CT检查诊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特异性为90.2%、阳性预测值为93.7%,与超声检查组比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检查均能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但CT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及其敏感性均优于超声诊断,因此,CT诊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工作中CT、核磁共振(MRI)诊断的价值,为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比CT组与MRI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分期结果以及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MRI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期检出率高于CT组,诊断阳性率高于CT组,骨髓水肿、单一囊变、线样征等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均高于CT组,P<0.05。结论:对比CT诊断,MRI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检查率更高,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相关症状,从而为患者临床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92例AP患者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对比其总体检出率及对不同临床征象的检出率,探讨两种方法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对水肿型AP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声对坏死型AP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P〈0.05),CT对AP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超声与CT在胰腺实质不均匀、胰腺周围单个液区、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胰腺外周脓肿数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胰腺内小灶性液区、胰腺外片状高密度影像方面CT阳性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胰腺局限性增大、胰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方面,超声阳性率显著高于CT(P〈0.05或P〈0.01)。结论两种检查手段在AP诊断中各有所长,对于具有增强CT禁忌的患者,应及时选择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MRI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73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次行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及在不同直径病灶中的检出率。结果:手术病理确诊阳性52例,阴性21例,CT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8.08%,MRI检查阳性检出率为86.54%,CT与MR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T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57.14%、76.71%及76.92%,MRI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86.36%、93.15%及94.23%,两种方法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T与MRI检查在直径3cm以上病灶中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查在直径3cm以内病灶中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更高,且更有利于提高直径3cm以内病灶的检出率,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中使用CT、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和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计60例,随机将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T、MRI影响诊断,诊断过程均有一名医师完成。观察和分析相关诊断结果,同时做好数据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特殊病变部位检出率和诊断结果阳性率。结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分析得知,MRI诊断结果阳性检出率高于CT诊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特殊部位病变检出率低于MRI诊断,存在明显区别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MRI诊断技术,在检查过程中无伪影影响,能够有效的提高结果准确率,能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正确的引导。而CT检查时间段、密度分辨率高。由此可见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应用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影像学诊断,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43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20例;CT影像诊断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6.83%,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应用CT影像诊断有利于提升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率,CT影像诊断值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MRI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选取114例于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CT与MRI诊断,对比患者诊断结束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出率。结果:经诊断,MRI诊断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高于CT诊断,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中,采取MRI诊断的检出率较CT诊断高,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范围.[结果]轻中型急性胰腺炎68例,大多数痛人胰腺体积局部或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吉氏筋膜增厚,少数病人可无阳性CT表现;重型胰腺炎12例,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边界模糊,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周可见积液(小网膜囊和结肠间隙),胰腺坏死密度减低.[结论]CT平扫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MRI和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腹痛入院,其后进行MRI平扫或CT平扫检查的患者共约350例,其中12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对比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能和优缺点。结果:当可能性评分≥3时,MRI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正似然比和CT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可能性评分≥4时,MRI与CT相比各项特征无差异(P0.05)。结论:MRI和CT诊断急诊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均较高,当可能性评分≥4时二者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而MRI具有独特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无辐射,MRI可作为特殊人群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CT诊断及核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80例,均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开展CT诊断及核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股骨头坏死影像特征。结果:本次纳入80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经CT检查确诊72例,阳性检出率为90.00%,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79例,阳性检出率为98.75%,P<0.05;经CT检查,患者骨小梁结构模糊、髋臼病变、股骨头骨小梁及皮质改变等影像学特征较明显,经核磁共振诊断,骨髓水肿特征较为明显,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影像学特征,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更高,影像学特征更为明显,但CT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变特征中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对于疑难病变患者可联合两种诊断方式,确保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MRI对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例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对成人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及典型征象的检出情况,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Ⅰ期有8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的总检出率95.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70.00%(P <0.05);MRI检查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P <0.05),两者线样征、单一囊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提高成人股骨头坏死影像学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