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微量肉汤法筛选出3株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PCR扩增blaox-23基因和测序、提取外膜蛋白及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 3株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PCR扩增和测序证实3株耐药菌均有blaOX-23 基因;其中1株耐药菌AB173的外膜蛋白电泳条带在28.8ku处出现明显缺失,其余2株耐药菌在该条带处与敏感菌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次试验中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全部含有blaoxhm基因,其中一株耐药菌还出现了外膜蛋白孔道的缺失可能与其多重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多重耐药或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在全球各地出现播散或暴发流行,并且耐药率也不断上升。世界各地都收集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呈暴发流行。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低渗透性参与了其耐药机制形成。现就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的种类特点与耐药性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临床耐药率在不断地上升,而且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菌株已在全世界各地区出现,极其复杂的耐药机制,是对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挑战.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以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出现碳青霉烯酶是难治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本文结合国内外诸多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质子泵的外排作用、外膜通透性的改变、PBPs的改变、碳青霉烯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8,(8):1299-1302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资料,分析资料中经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并按照CLSI标准判读的结果,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编码的OXA-23型碳青霉烯酶blaOXA-23基因,采用PCR法检测;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以此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分离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7株,临床所用抗菌药物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差的敏感性;16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存在同源性。结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过程中起着传播机制,医院应加强此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索并分析截至2016年2月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目前研究概况,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领域或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第一作者及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分布情况、研究内容、中国发表文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文献539篇,计算机去重后共531篇.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5年达峰值72篇.研究内容分析包括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机制,体外研究或动物试验,临床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结论 人们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愈发增多,对其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已相对透彻,但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感染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 CR-GNB)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经临床分离鉴定检测的2 754株CR-GNB;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CR-GNB的分布特征及药敏检测耐药性特点。结果临床分离筛选出CR-GNB 2 754株, 其中,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843株(30.6%),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765株(27.8%), 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679株(24.7%),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CRE...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医院、自然界等环境中,同时也易积聚在人体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等重要部位,引发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其中最常见的属于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是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易引发医院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下患者发生重度感染,甚至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病房等区域内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医院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中易留存在患者使用过的枕头、桌子、被子、门把手等部位,甚至留存在医院医务人员的隔离衣、手套等地方,使得鲍曼不动杆菌大面积传播流散。临床上使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常被作为首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药物。近几年临床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激增。目前,大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不断严重、恶化,且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不断增加,临床治疗面临着巨大的、严峻的挑战。因此,本...  相似文献   

9.
邱令法  闫占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45-3446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并且呈现多药耐药趋势[1].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本研究对临床分离的18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181株鲍曼不动杆菌均分离自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临床标本,其中149份为痰液标本,血液标本17份,分泌物11份,肺泡灌洗液4份,无重复分离株.所有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药敏质控标准菌株,OXA-23阳性对照株由本院分离并经测序确认.  相似文献   

10.
苏芝军  陈凤 《中国医药》2013,8(9):1333-1333
鲍曼不动杆菌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等[1],是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2].自2010年,我院开始分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以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特点,本研究对所有送检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 (blaOXA-23、blaOXA-51、blaKPC、blaOXA-24、blaIMP、blaOXA-58、blaVIM和blaSIM)和毒力基因(cusE、bap、abaI和bfmS)。分析鲍曼不 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关系。结果 经筛选后有8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 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米诺环素、替加环 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5.23%、94.04%、94.04%、96.42%、95.23%、95.23%、84.52%、96.42%、76.19%、 79.76%、97.61%、57.14%、0、100.00%和100.00%;其中检测出带有耐药基因blaOXA-23有76株;带有耐药基因blaOXA-51有84株, 未检测出blaKPC、blaOXA-24、blaIMP、blaOXA-58、blaVIM、blaSIM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 含有毒力基因abaI和bfmS的鲍曼不动杆菌与不含abaI和bfmS基因的耐药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主要携带blaOXA-23和blaOXA-51耐药基因。耐药性与毒力基因abaI和bfm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adeB基因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642份,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株,采用PCR检测其adeB基因表达,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检测MIC50.结果: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50株,adeB基因表达异常的为152株.ad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ICU病房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6种常见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IMP、blaVIM、blaNDM、blaOXA-23、blaOXA-24和blaOXA-58)。结果 38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2.1%和81.6%,仅对替加环素保持较高敏感性,敏感率为94.7%。38株CRAB中携带blaOXA-23基因共36株(94.7%),未检出blaIMP、blaVIM、blaNDM、blaOXA-24和blaOXA-58基因。结论 我院ICU分离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携带blaOXA-23基因是可能该院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英文数据库,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对纳入研究的文献年份分布、作者、语种、文章类型、药物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共计2061篇,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研究最多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较多。关于耐药机制的研究,分别从基因或者蛋白等角度进行阐明.从文献发表期刊分析,微生物和抗感染领域对Ab耐药机制的关注度最高,其次为药理、药学领域。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仍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水解碳青霉烯的β-内酰胺酶-OXA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71-1175
目的 分析呼吸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菌分布变迁、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呼吸科及ICU收治SAP患者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病原菌(CRO)比率。结果 呼吸科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8株(92.69%),革兰阳性球菌3株(7.32%),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6株(39.02%),铜绿假单胞菌7株(17.07%),鲍曼不动杆菌6株(14.63%)等。ICU共检出病原菌137株,革兰阴性杆菌128株(93.43%),革兰阳性球菌9株(6.57%),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3株(31.39%),鲍曼不动杆菌38株(27.74%),铜绿假单胞菌16株(11.68%)等。呼吸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占比率分别为50%和12.5%,而ICU分别为41.86%和2.33%;呼吸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所占比率分别为66.67%和28.57%,而ICU依次为97.37%和37.5%。ICU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显著高于呼吸科 (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6.
吴俊  张玲  林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11):1171-1175
目的 分析呼吸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菌分布变迁、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呼吸科及ICU收治SAP患者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病原菌(CRO)比率。结果 呼吸科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8株(92.69%),革兰阳性球菌3株(7.32%),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6株(39.02%),铜绿假单胞菌7株(17.07%),鲍曼不动杆菌6株(14.63%)等。ICU共检出病原菌137株,革兰阴性杆菌128株(93.43%),革兰阳性球菌9株(6.57%),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3株(31.39%),鲍曼不动杆菌38株(27.74%),铜绿假单胞菌16株(11.68%)等。呼吸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占比率分别为50%和12.5%,而ICU分别为41.86%和2.33%;呼吸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所占比率分别为66.67%和28.57%,而ICU依次为97.37%和37.5%。ICU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显著高于呼吸科 (P<0.05)。结论 呼吸科与ICU收治SAP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呈现一定耐药性。同时肺炎克雷伯菌已是最常见致病菌,甚至有CRKP被检出,应被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强监测SAP病原学及耐药性变迁,提供当地病原学资料,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五种重要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率统计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2012年至2019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细菌株数在3 633~4 775株之间.8年间,五种临床重要分离病原菌所占比例为5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 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0家三甲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情 况、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数据统计及药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2016—2017年送检菌株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8847 株,检出率7.43%,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768株,检出率4.84%,占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65.2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80.97%)、分泌物(6.12%)及血液(2.08%),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14.6%)、急诊科(11.94%)、呼吸科 (11.62%)为主;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70岁以上的患者最多,共1688例(29.26%),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多重耐 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其中有7种大于90%,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为55.7%,其次是妥布 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分别为67.40%和68.25%。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且分布及耐药性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经验治疗可首先考虑选用 阿米卡星,其次是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妥布霉素。各地区医院应加强监测,督促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 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其次各医院实验室要进一步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为临床及医院感染提供 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6年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临床科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析其来源、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并检测其耐药基因类型。结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309株,以痰液为最多,达74.7%,伤口分泌物次之、血液标本为第三位。检出细菌数逐年增加,但2012年有所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且随时间推移耐药率逐年增加。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常见,β-内酰胺酶产生率高及多型β-内酰胺酶常见,因此导致医院感染流行。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减少耐药株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晓波  张敏  龙恩武  喻华 《中国药房》2012,(30):2829-2830
目的: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DDDs。结果:我院2011年4个季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总DDDs逐季度减少,第4季度比第1季度下降9.74%,其中同期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分别下降了73.91%和95.22%,美罗培南的DDDs无明显变化;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同期下降33.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总DDDs呈正相关(r=0.996,P<0.05),与亚胺培南、帕尼培南DDDs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7、0.895,P均<0.05),与美罗培南DDDs无显著相关(r=-0.485,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