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螺旋C 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接受并治疗的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病例,纳入的时间段最开始由2017年8月直到2019年11月,对所有患者都借助螺旋C T进行检查,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在检查结束后,明确诊断是椎间盘部分脱出、硬膜囊受损、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患者依次是7例、5例、4例、3例、3例,诊断的总准确率95.65%(22/23),对比手术病理诊断得到的结果100.00%(23/23),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借助螺旋CT进行检查,能够更为清楚地显示出神经根受压、椎管狭窄有关的情况,给临床中的各项治疗给予更多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螺旋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检出例数和确诊率。结果:在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方面,螺旋CT检查出5例L2-L3,7例L3-L4,30例L4-L5,36例L5-S1,合计检出78例,检出率为97.50%,漏检1例L4-L5和1例L5-S1,检出率与手术诊断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螺旋CT检出情况,其检出的韧带肥厚、椎间孔狭窄和硬膜囊受损例数和手术诊断例数一致,确诊率均为100.00%,侧隐窝狭窄和椎间盘部分脱出与手术诊断均相差1例,其确诊率分别为87.5%和9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试验对过往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和总结,得出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方面,其确诊率高达97.50%,该检查方式可清晰地反映腰椎组织形态变化,利于临床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层CT螺旋程序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减少腰椎疾病漏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扫描技术及其后重建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CT螺旋程序扫描技术扫描腰3-骶1,将所得资料传到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三维重建。结果:经螺旋扫描发现腰椎病变222例,其中有77例若仅行椎间盘扫描则可能漏诊,包括19例椎间盘病变,34例椎体病变,24例峡部病变。结论:利用螺旋扫描技术及其后重建,不但能对椎间盘病变进行诊断,还能发现常规扫描所溃漏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2月至2(109年6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120例。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本组随访结果:优72例,良26例,可20例,差2例,优良率为9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3例,椎管内血肿患者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应准备充分;术中防止损伤硬膜囊和神经根;彻底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做好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继1972年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进入临床应用和1991年单层螺旋CT(helical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研制成功之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已经成为CT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多层螺旋CT的概念是随着1992年ELSCINT公司开发出双层螺旋CT扫描机而引入的,并在1998年后几家医疗设备制造商相继完成对四层扫描技术的完善而渐趋成熟。至今已产生了机架旋转一周便可获得8层乃至16层图像的螺旋CT扫描机,多层CT技术发展之快由此可见一斑。结合最新文献,本文对多排CT技术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MPR)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13例经手术证实的ELLDH的MP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ELLDH与椎弓根的关系可分为三型:椎间孔内侧型7例,椎间孔外侧型2例,混合型4例,包括椎间孔内外侧型及椎管内后外型的混合。MPR显示ELLDH的特征为突入椎间孔内和椎间孔外的软组织块影,压迫同位节段脊神经根,形态多呈丘状、圆形或三角形。MPR准确地提供了ELLDH的解剖信息包括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结论 MPR在ELLDH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术式对多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加髓核摘除术。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4%,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不仅彻底减除了神经根通道上对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而且创伤小,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是治疗多段腰椎问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范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范萍  徐宝山 《天津护理》2009,17(5):269-27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镜下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经皮髓核镜、侧方入路椎间盘镜(athroscopic microdiscectomy system,AMD)、侧后方经椎间孔入路内镜等。由于视野局限、器械操作受限等问题逐渐停用。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以往多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术。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现认识到该法易造成医源性腰椎不稳。为保留脊柱生物力学功能和减轻症状.我科自1991年7月~1996年6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例,合并椎管狭窄97例,其中采用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内镜(MSCT-VEVC)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正常人的椎管(颈段椎管14例、胸段椎管8例、腰段椎管12例,骶段椎管2例)和28例病变椎管脊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结束后行薄层重建,将图像传入CT 3D工作站,用Fly-Through软件作仿真内镜处理,并就MSCT-VEVC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成像(MPR)、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容积成像(VR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受检椎管均成功进行CT仿真椎管镜成像,MSCT-VEVC像清楚显示相应正常骨性椎管及病理改变的管内表面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镜能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示椎管形态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信息.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扫描及诊断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CT是一种常规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已广泛地应用。本文总结 2 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CT扫描病例 ,并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分型 ,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 2 0 0例中 ,男性 133例 ,女性 67例。年龄 2 0~ 68岁 ,平均 4 2岁。病程半个月至 10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部活动障碍及下肢麻木等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CT机为岛津 5 0 0 0T。患者仰卧位 ,常规扫描L3-S1段脊柱 ,层厚和层距均为 5mm。扫描参数为 12 0Kv、12 0mA、2 .0Sec,矩阵5 1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联合应用CT、X线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本院手术结果证实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次进行X线扫描检查、CT检查,观察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的影像学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但与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线扫描联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的部位采取单侧单(或双)间隙、双侧单(或双)间隙或双侧双间隙多处扩大开窗术。结果本院手术60例,随访6-48(平均21.6)个月,优良率达93.3%。  相似文献   

15.
王晓国 《临床医学》2008,28(9):55-56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回顾性分析及对比性研究.结果 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因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程度高,术后腰部及全身并发症明显较多,远期疗效差;观察组(采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环式减压3种手术方式)的3种术式因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少,术后病人可早期活动.结论 三种式术治疗LDH,患者腰部及全身并发症明显减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82-78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急腹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的急腹症患者120例,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将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分析,将数据与最终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急腹症的病因。结果在所选的120例患者中,经MSCT检查诊断正确的有114例(95.00%),其中梗阻性病变准确例数有27例(100.00%),炎性病变为56例(93.33%),出血性病变为23例(91.30%),因缺血性病变有1例患者为进行增强扫描,准确例数也高达8例(88.89%)。对比两种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胆结石及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血管病变及外伤的诊断中,平扫的准确率均低于增强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乳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乳腺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5例以乳腺肿块就诊的女性患者,行多层螺旋CT乳腺扫描,其中常规剂量扫描78例,低剂量扫描107例.对照分析两种扫描的图像质量和对乳腺正常结构及乳腺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185例受检者中,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病例85例,阴性病例100例,图像质量均为优.对乳腺正常结构和乳腺病变的各种征象的显示相似,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多层螺旋低剂量扫描能较好地显示乳腺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提供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孙勇 《临床医学》2014,34(10):73-7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3013年9月老年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62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神经管扩大术、髓核摘除、椎板切除减压、椎板开窗减压术,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均随访6个月,优43.55%,良38.71%,可9.68%,差8.06%;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病患。均进行CT及多层螺旋CT和普通CT检查。记使用CT及多层螺旋CT为观察组。使用普通CT检查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使用不同检查方式后确诊支扩肺段的比率,并且比较观察组不同重建厚度的图像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出支扩肺段个数占71.48%(183/2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9%(97/256),并且观察组相应的支气管类型比率也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中重建厚度为1~2mm检查出支扩肺数的精确度(100%)相对8~10mm(81.25%)的明显更高。使用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精确度更高,较普通CT效果更好。并且使用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时重建厚度为1~2mm得到的重建图像最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是指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达4个层面以上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是C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其扫描速度由普通CT的几秒提高到亚秒,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多层螺旋CT机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粗略概述,以共同提高对新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