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6例超声诊断不明的肝占位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US组),99例行超声造影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CEUS组).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分析两组一次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组一次取材成功率为98.0%(97/99),诊断准确率为96.0%(95/99);US组分别为91.8%(89/97)和87.6%(85/97).CEUS组在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上均显著高于US组.此外,US组68例恶性病灶中,2例病灶活检阴性,在超声造影引导下再次活检,均被确认恶性.结论 超声造影可准确判断肝占位病变坏死、液化区,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引导准确进行定位取材,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满意率及诊断准确率,在肝占位病变穿刺活检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因顽固性腹水在当地医院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疑布加综合征来我院进一步诊治,门诊查乙肝5项指标均为阴性.血清甲胎蛋白阴性。CT平扫:肝未见明显异常病灶.仅示肝体积增大:增强CT示肝右后叶一直径2cm异常强化结节,门脉晚期及延迟期密度下降.等虑该病灶为肝恶性肿瘤.常规灰阶超声仅发现肝内回声增粗不均.呈弥漫性改变.未能发现明确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乳腺占位性病变在高频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旋切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进行活检的7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具体方法是采用超声引导,进行旋切穿刺活检。将患者的病灶进行旋切穿刺切除,将活检的结果与实际手术病理相对比,观察高频超声定位引导活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旋切穿刺术顺利完成,患者出血情况正常,术中无异常情况发生。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成功率高。超声检查诊断与实际病理对比。结论:高频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旋切穿刺活检术,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能够帮助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临床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6.
自1994年以来,我科对25例甲胎蛋白(AFP)阴性,临床怀疑肝癌的肝内占位病变在B超引导下行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确诊率达96%。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均为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实质占位病变者,肿物最大8.5cmX6.4cm,最小2.9cmX2cm,单发病灶16例,多发病灶9例,AFP小于50μg/L17例,50~200μg/L8例,临床不能确诊。1.2方法: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异常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如异常则纠正后再进行,操作前禁食6~8小时,对精神紧张者予安定10mg肌注。B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经CEUS检查并术后经病理证实的81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性质睾丸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来鉴别其良恶性,并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CEUS指标来预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恶性风险程度。 结果:睾丸占位性病变的增强边界、始增速度、增强后病灶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均匀程度、增强水平、廓清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与睾丸占位性病变恶性相关的CEUS特征,依次是增强边界不清、快进、增强后病灶范围增大。 结论: CEUS对鉴别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诊断不明的肝内占位病灶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于本院超声科行肝内占位病灶穿刺活检170例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总结,探讨该方法的意义、局限性及安全性.结果 170例患者中,获确切病理诊断者占91.2%(155/170);可疑诊断或不能帮助诊断者占7.06%(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时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6月15日至2019年6月15日期间选择92例疑似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检查,随后分析超声造影在良恶性分辨中正确率以及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率为96.67%,对转移癌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97.14%,对肝脓肿诊断正确率为87.50%,对炎性假瘤诊断正确率为83.33%。同时超声造影诊断在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中的敏感度为95.06%,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4.94%,误诊率为9.09%。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盆腔包块类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组织学穿刺检查,并对比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中60例接受经阴道穿刺活检,20例接受经腹穿刺活检。穿刺活检获得明确病理诊断76例,其中恶性肿瘤72例,良性病变4例。45例患者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4.44%。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来检查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是可行的,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于不宜手术而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评估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5月鼓楼医院肝穿刺活检354例患者共401个病灶。354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65患者77个病灶,B组为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289例患者324个病灶。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不同诊断准确率来评价穿刺前超声造影的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穿刺组总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穿刺组(95.1% vs85.7%, P=0.003),对于恶性诊断性超声造影穿刺优于未造影穿刺组(95.3% vs 84.7%, P =0.008)。超声造影穿刺组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强于未造影穿刺组(83.8%和64.0%,P=0.036;95.3%vs 84.7%,P=0.008)。特别对于小于2厘米的病灶,超声造影穿刺组(96.3%,52/54)诊断精确性明显优于A组(74.1% ,20/27),X2=6.891,P=0.009。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肝脏局灶性病变是一种风险低、操作方便且能明显提高诊断率的诊断技术,特别对于小于2厘米的病灶更具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灰阶超声影像组学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FLLs患者,其中恶性86例,良性76例,均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者声像图表现的差异。162例FLLs患者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113例和验证组49例,比较两组灰阶超声影像组学参数,包括形态学特征、直方图特征、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Haralick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特征、灰度游程矩阵特征,筛选有意义的非冗余特征,选择最优特征子集构建灰阶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FLLs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动脉相病灶呈高增强,门脉相病灶呈低增强,且两者间存在明显分界(67例);良性病灶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动脉相病灶呈等增强或稍高增强,造影剂从病灶周边缓慢向中心灌注,门脉相及延迟相病灶均呈等增强或高增强,未见明显的造影剂消退现象。训练组和验证组良恶性病灶直方图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特征、灰度游程矩阵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纳入1个直方图特征、1个灰度共生矩阵特征、1个灰阶游程矩阵特征构建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因可疑胰腺占位性病变行EUS-FN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2.91±11.21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以穿刺样本的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行EUS-FNA检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其病变特点、胰管情况、穿刺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价EUS-FNA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以及影响准确性的临床因素。结果  5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US-FNA,穿刺成功率100%,所有患者获得穿刺病理。术后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为腹痛,1例为高淀粉酶血症,经临床常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经EUS-FNA诊断明确的有48例(87.27%),诊断未明确的有7例(12.73%),诊断敏感度为92.31%(48/52),特异性为100%(3/3),准确度为92.73%(51/55),阳性预测值为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42.86%(3/7);EUS-FNA的准确性与患者年龄、胰管扩张情况有关(P < 0.05),与性别、血糖、肿瘤标记物、病灶性状、病变大小、部位、穿刺针数、细胞学检查方法等无关(P > 0.05)。结论  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很高,并发症少见且轻微,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前均进行CEUS,在CEUS引导下对肝占位性病变靶向定点经皮肝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材料送病理学诊断达到要求为取材满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未见恶性肿瘤时,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CE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血管造影、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等检查,随访超过3个月无变化者,考虑为良性病变。 结果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在CEUS引导下,选择增强强度和方式为恶性的增强活性区进行了穿刺活检取材,穿刺次数1~2次,平均穿刺(1.74±0.21)次。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100%(42/42),穿刺阳性率100%(42/42),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100%(42/42)。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后均无肝周肠间隙或腹盆腔出血、气胸、针道种植、胆漏、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EUS可敏感显示肝占位性病变内微血供情况,准确判断病灶的活性区与坏死液化区域,确认常规超声分辨不清的微小占位,可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穿刺阳性率、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病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肝富血供结节动脉期成像的优势及其潜在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因肝局灶性病变而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患者88例。根据病理及增强磁共振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研究对象分别行超声、CEUS和H-CEUS检查并记录动态图像。2位医师分别对超声、CEUS和H-CEUS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记录结果,统计分析CEUS和H-CEUS图像特征。采用t检验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年龄和结节最大径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性别、结节数量和结节血流的差异、2种超声造影模式特征(开始增强时间、增强程度、均匀性、方向和血管形态)的差异以及2种造影模式下不同大小恶性结节血管形态的差异。 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患者年龄(t=3.428,P=0.001)、结节最大径(t=3.039,P=0.003)及结节血流比较(χ2=8.15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始增强时间、增强程度与均匀性在CEUS和H-CEUS技术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影增强方向及血管形态在2种造影技术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795、11.510,P均<0.05)。结节最大径≤3.0 cm的恶性组中2种造影技术在显示血管形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3,P<0.001),结节最大径>3.0 cm的恶性组中2种造影技术在显示血管形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提高超声图像帧频有助于准确地显示动脉期的增强特征和血管形态,尤其是对于最大直径≤3.0 cm的富血供结节H-CEUS可以弥补CEUS在这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证实其中肾脏恶性肿瘤患者52例(肾脏恶性病变组)和肾脏良性肿瘤患者44例(肾脏良性病变组),同时选取9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DWI检查,比较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各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ADC值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肾脏恶性病变组表现为T1WI、T2WI呈现稍高信号,其中9例信号均匀,4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高低混杂信号,肿瘤实质部分DWI表现为高信号,肿瘤坏死部分呈现低信号;肾脏良性病变组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肾脏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组病灶最长直径明显大于肾脏良性病变组(P < 0.05);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300、700、1000 s/mm2时,肾脏恶性病变组、肾脏良性病变组以及对照组所对应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现为肾脏良性病变组 > 对照组 > 肾脏恶性病变组;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300、700、1000 s/mm2时,ADC值分别取最佳截断值3.86×103、2.50×103、1.71×103 mm2/s时,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742(95%CI: 0.642~0.842)、0.811(95%CI: 0.725~0.897)、0.842(95%CI: 0.758~0.927),敏感度分别为98.10%、86.50%、92.30%,特异度分别为40.90%、70.50%、77.30%。结论DWI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区别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ADC值对肾脏占位性病变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瑞金医院和瑞金无锡分院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的108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共153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灶检查使用高帧频造影模式。所有的入组病灶最终由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CT增强或MRI增强等其他影像学诊断经随访证实。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计算相应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超声模式对于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性的差异。 结果入组153个病灶中60个为良性,93个恶性,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瘤的检出率,其病灶检出率可由常规超声的78.43%(120/153)提高到98.69%(151/153),而对于病灶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可由69.93%提高到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9,P=0.0016),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91%,阳性预测值>94%。 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特别是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组织微循环灌注等重要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14日至2020年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超声检查室就诊并提示宫腔病变的患者55例。常规二维超声根据宫腔病灶回声、大小及血流信号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再于宫腔镜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以正常宫壁做对照,根据病变区造影剂到达时间、峰值强度及消退时间对病变做出良恶性判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宫腔病变的诊断效能,以及宫腔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模式差异。 结果宫腔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19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为47.3%,敏感度63.2%、特异度73.7%、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93.3%;超声造影诊断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为89.1%,敏感度89.5%、特异度88.9%、阳性预测值81.0%、阴性预测值94.1%。常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6例患者中,5例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合。常规二维超声无法明确诊断的23例患者中,20例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合,超声造影对该23例的诊断敏感度为83.3%(5/6),特异度为88.2%(15/17)。恶性病变以早增强(84.2%,16/19)、高增强(78.9%,15/19)和早消退(89.5%,17/19)为主,早-高-早及早-高-同造影模式均为恶性病例,占比73.7%(14/19)。良性病变以同步增强及晚增强为主,占94.4%(34/36),其中晚-低-同模式分布最多,为13例。 结论超声造影可弥补单一采用常规二维超声的不足,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宫腔病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相关的造影数据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方法运用QLAB—ROI“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53例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1/2消退时间定量分析。结果(1)肝恶性与良性肿瘤比较: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消退时间恶性肿瘤明显早于良性肿瘤(p<0.001)。(2)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比较:始增时间、峰值强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原发性肝癌的峰值时间早于转移性肝癌(p<0.05),1/2(?)退时间晚于转移性肝癌(p<0.05)。(3)本组37例良性肿瘤可分为早期回声增强组与回声不增强组。二组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消退时间,回声增强组明显晚于回声不增强组(p<0.01)、(4)肝脏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其肿瘤结节与周边组织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照,无论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1/2消退时间上,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定量分析软件,对进一步提高肝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的增强特征、诊断效能及一致性。方法 分析48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CEUS与CECT的增强特征,比较二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结果 CEUS与CECT对胆囊占位性病变各增强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与CECT诊断胆囊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94.74%(18/19)和89.47%(17/19)(P=0.895),特异性分别为90.48%(19/21)和95.24%(20/21)(P=0.905),准确率分别为92.50%(37/40)和92.50%(37/40)(P=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18/20)和94.44%(1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19/20)和90.91%(20/22)。CEUS、CECT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50、0.849,二者之间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 Kappa值为0.900。结论 CEUS与CECT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增强特征相似,二者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且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