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已有不少描述,但对其心电图改变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就30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110-110
肥厚型心肌病由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加上很多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出现误诊。本文对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了临床对该病的识别,准确及时地解读心电图是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中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和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按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分为肥厚梗阻性和肥厚非梗阻性心肌病。随着心脏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率逐年提高,由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很少具有正常心电图,故在行心脏超声、核磁共振或心导管等检查之前,依据其心电图改变而误诊为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者亦不少见,故本文着重对其心电图的表现及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9例肥厚型心肌病与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77.8%心电图出现异常,以ST—T改变发生率最高(6例,67%),左心室肥大次之(5例,56%),传导障碍(3例,33%),有1例V3-V5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11%)。扩张型心肌病组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ST—T改变发生率(12例,63%)与肥厚型大致相等,P波改变(12例,63%)、传导障碍(9例,47%)、心房颤动(4例,21%)、室性心动过速(3例,16%)发生率均较肥厚型高,左心室肥大较肥厚型低(37%)。结论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均可引起多种类型心电图改变,重视临床及心电图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42例心电图超声已确诊的HCM患者,按肥厚部位分为室间隔肥厚32例,游离壁肥厚3例,心尖部肥厚2例,全心肥厚5例,对各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T—T改变多E(95.2%),ST段下移的程度在4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波倒置多出现于V3~V6导联,且心尖肥厚型发生率明显多于室间隔肥厚型(P〈0.05)。结论肥厚型HCM心电图ST—T非特异性改变及病理性Q波最多见,临床上应提高HCM患者心电图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7.
8.
陆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5-186
目的:观察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3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3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以及心电图特点。结果:3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心悸或胸闷(37例,占100.0%);(2)胸痛(20例,占54.1%);(3)憋气或劳力性呼吸困难(11例,占29.7%);(4)头晕(8例,占21.6%);(5)晕厥(5例,占13.5%),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为:(1)ST-T改变(26例,占70.3%);(2)异常Q波(8例,占21.6%);(3)左心室高电压(3例,占8.1%),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胸痛、憋气、劳力性呼吸困难、头晕以及晕厥等,心电图特点为异常Q波、ST-T改变以及左心室高电压。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意识。方法:对23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均有ST-T的异常表现,8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Ⅱ、Ⅲ、aVF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Ⅰ、aVL、V2-V6导联巨大倒置T波;9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V4-V6、导联T波倒置或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改变范围小。结论:重视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并与心脏超声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被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44例患者心电图特点。结果 ST-T改变38例(86.4%),左心室肥大18例(40.9%),电轴左偏13例(29.6%),异常Q波21例(47.7%),心律失常21例(47.7%),房室传导阻滞6例(13.6%),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11.4%),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6.8%)。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可表现多种心电图异常,特异性不高,但敏感性高,结合患者心电图ST段、T波及QRS波群的变化,有助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方法对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2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有异常改变,其中以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虽常见,且具有TV4〉TV5〉TV3特征,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左胸导联高电压,这些心电图改变主要导联为V4、V5。但心电轴和QT间期均正常,未见异常Q波。结论对左胸导联原因不明T波倒置的患者要特别注意V4、V5导联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即使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尖肥厚,也应密切随访、观察。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5例经彩超确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探讨其临床特点,心电图改变,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水平。 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年龄25~60岁,平均41.6岁,女2例,年龄40~62岁,平均51岁,男女之比为1.5:1,住院患者3例,门诊病人2例为母女关系。 2 临床特点与心电图改变 2.1 病程漫长,阵发性心悸,胸闷或胸痛及或劳累后气促,病史在10~15年2例,3~7年2例,其中1例伴有头晕,晕厥2次,1例无症状,于上消化道出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异常而行彩超确诊的,1例60岁患 相似文献
13.
14.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ECG)检查结果,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对HOCM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对HOCM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正常人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肥厚的部位及其比值和收缩期增厚率;左室流出道(LVOT)狭窄及压力阶差测定,并观察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征(SAM征)、EF斜率.ECG按"黄氏"标准判断.结果①HOCM室间隔(IVS)肥厚情况:中段及基底段肥厚34例、全部肥厚12例、单纯基底部肥厚7例;IVS厚度为16~45mm,IVS/LVPW〉1.5(平均2.1).②32例(60.4%)LVOT变窄(〈10mm),CDFI示五彩镶嵌血流通过,可见SAM征及EF斜率明显降低,压力阶差△P〉30 mmHg,△P〉5 mmHg 21例(34%).对照组△P〈5 mmHg.③ECG表现:异常Q波、左室肥厚、左室高电压、心肌缺血43例(81.1%)、心律失常10例(1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ECG检查对HOCM的诊断有特异性,有助于提高HOCM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并对预防、治疗HOCM所致的猝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男,75岁。发作性心前区闷痛伴心悸12年,多在劳累时发作,休息后缓解,含服硝酸甘油略好转。长期服用扩冠药物治疗,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曾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此次于2小时前因劳累再次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约5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血压用药物控制在130~140/70~90mmHg。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26-2627
探究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AHCM患者5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IVS、LVd、LVTW、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波倒置幅度、胸前导联R波、ST段下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可直观显示患者病症,有利于提高AHCM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20.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了解两者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在AHC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AHCM患者(AHCM组)与27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AHCM组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HCM组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下移,左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有不同程度的心尖部肥厚,心尖部心腔明显变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具有相关性:R波最大波幅与心尖心肌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ST段压低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无相关性,与心尖心肌厚度呈负相关,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部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诊断AHCM具有重要价值,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中的许多异常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