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6年新会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校园内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新会区校园内发生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共发生12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病例122例,暴发率为1.14%,病毒分型为诺如病毒GII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疫情多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主要集中于冬春季节,以11月、12月为主;城乡和年级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幼机构和学校是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暴发防控的重点,应加强有关健康宣传教育,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校园内疫情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3-2016年报告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湖南省2013-2016年共报告17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总罹患率为5.64%,疫情均发生在秋冬季.暴发场所以小学和托幼机构(11起,64.71%)为主,疫情报告时间中位数为2.00 d,达到峰值时间中位数为1.00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6.25 d.临床症状以呕吐、腹痛和腹泻为主,基因型以GⅡ为主(9起,52.94%).经水传播(5.53%)和食物传播罹患率(7.70%)均高于人传人罹患率(3.83%)(x2值分别为20.02,71.19,P值均<0.01).结论 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济南市近1年内发生的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济南市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发生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时间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实验室RT-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疫情报告和处置信息。结果 1年间,济南市共发生6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疫情罹患率从0.41%到15.56%不等,3起发生于冬春季,4起发生于济南市历城区高校片区。3起疫情病例数超过250人,1起还超过了1 000人。GII感染疫情3起,GI和GII混合感染疫情3起,首次监测到诺如病毒感染新型别GI.1和GII.17。从疫情开始到报告、从介入调查到结束、疫情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2d、4d及6d。结论济南市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在发生时间、发生场所、疫情规模以及诺如病毒感染型别已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与趋势,尤其是应进一步加强学校重点场所的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能力,争取疫情早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区暴发的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南海区 2006-2007 年暴发的2起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收集到的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标本,采用针对诺如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检测,再经过分析核酸序列分析病毒的基因型.结果 两起暴发流行的急性胃肠炎均由GⅡ.4亚型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南海区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且引起暴发的流行病毒株属于GⅡ.4型.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2008-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2008-2015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 方法对2012-2015年73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372份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亚型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其中2013-2015年共报告80起(占83.3%,80/96)。暴发地点在学校的占全部疫情的85.4%(82/96);传播途径为食源性传播占40.6%(39/96),接触传播占24.0%(23/96),水源性传播占7.3%(8/96)。基因测序亚型分析显示, 2012-2013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4/Sydney2012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30.0%,6/20),2014-2015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62.3%,33/53)。结论 食源性和接触传播及新出现的2种诺如病毒变异株GⅡ.4/Sydney2012变异株和GⅡ.17是引起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常州市武进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5年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13起,病例427例,罹患率波动在0.64%~9.19%,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主要发生在秋冬季,病毒分型为诺如病毒GⅡ型。结论托幼机构和学校是诺如病毒疫情防控重点,要优化防控措施,控制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6-2007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疫情患者的粪便标本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随机选掸部分阳性标本扩增部分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合诺如病毒I(GI)、Ⅱ(GⅡ)基因型参考株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性胃肠炎共5起,发生时间均集中于9-12月,送检标本63份,诺如病毒检测阳性45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诺如病毒序列与诺如病毒GⅡ/4型参考株同源性最高,其中与北京2006年、荷兰2006年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最为接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8.5%~99.0%.诺如病毒与北京、荷兰流行的GⅡ/4型变异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诺如病毒是浙江省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流行时间集中于秋季,其流行株为GⅡ/4型变异病毒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安市洪泽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洪泽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报告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年洪泽区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各1起,罹患率分别为0.95%、1.18%,分别发生在托幼儿机构、中学,均为诺如病毒GⅡ型;共报告病例4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6例。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分别发生在2018年4月、11月;主要发病年龄分别在5~6岁、13~14岁,男女比为1.241。聚集性疫情病例集中在幼儿园1个班级;暴发疫情病例发生在某中学1个年级相邻2个班级。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预后良好。采集病例肛拭子20份,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6份,阳性率为51.61%。结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易发生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及时采取病例隔离、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起病急、传播快、暴发多、呕吐多见为特征[1].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工厂及社区等聚集性场所引起暴发流行[2].近年来,国内外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GⅡ型诺如病毒因基因型较多、毒株变异快,可引起全球性胃肠炎的流行,并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年5月22日,北京市某幼儿园发生一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由GⅡ.6型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间中山市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中山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依据。 方法 收集2013—2017年间中山市20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病例标本,采用 RT-PCR方法测定诺如病毒VP1基因全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 20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及小学,占疫情总数的80.0%(16/20)。获得了77株病毒的VP1基因全序列, 20起疫情分别由GII.4 Sydney_2012(25.0%, 5/20),GII.3(25.0%, 5/20),GII.17(25.0%, 5/20),GII.2(15.0%, 3/20),GII.21(5.0%, 1/20),及GII.6(5.0%,1/20)亚型引起,5起暴发中GII.4 Sydney_2012分为两个不同分支。 结论 GII.17型为中山市新发现流行毒株,2016年底发现的两起GII.4 Sydney_2012区别于以往出现GII.4 Sydney_2012,可能为新亚型的重组毒株(GII.P16-GII.4 Sydney_2012)。VP1基因序列分析可作为有效的诺如病毒分型工具, RdRp基因分析应作为重要补充以确定毒株的重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1.
湖州市4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黛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35-1136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1]。笔者对2008-2010年湖州市发生在学校的4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掌握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特征和发病原因,以指导今后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了解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计发生36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过疫情的学校占本地区总机构数的比例(以下简称“机构占比”)为19.25%,其中小学(部)25起,机构占比为25.25%;中学(部)11起,机构占比为12.50%.3-5月及10-12月为高发季节,而7-9月无聚集性疫情发生;男生总罹患率高于女生,分别为17.08%和12.04%(x2=22.10,P<0.01).症状以呕吐为主,占95.54%,腹泻占16.05%,伴有腹痛和发热的分别为40.86%,20.06%.有100名患病学生去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的有62人,正常的38人,无白细胞计数降低;有症状学生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1.76%,无症状学生阳性率为35.62%.结论 早期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是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前1~2d有散发呕吐病例是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重要特征.及时发现和规范处置发生在学校的散发病例是防控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相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诺如病毒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检测;对全年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调查处置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1起、聚集性疫情4起,均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共计病例85例,总罹患率为24.85%,流行时间为四五天。共检测便标本109件,总阳性率43.12%;病例检测阳性率为79.59%,密切接触者检测阳性率为16.00%。除1起聚集性疫情由GⅠ组诺如病毒引起外,其余4起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学校和幼儿园是诺如病毒疫情防控的重点,应加强监测,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湖北省某中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暴发疫情数据和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疫情涉及64例疑似病例和6名隐性感染者,罹患率为4.3%(64/1 487)。进食2月21日早餐豆皮发病风险增加(OR=2.66,95%CI:1.26—5.62)。结论该事件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在诺如病毒感染好发季节,应加强对集体单位、学校开展诺如病毒疫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018年4月28日对25例病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暴发原因。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病30例。发病潜伏期为17~48 h。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相似,以发热、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为主。因受案距发病时间较长,未进行诺如病毒实验室检测,依据《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符合卡普兰标准(KaplanCriteria)的4项特征,判定为疑似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结论该事件是1起因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发生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典型病例、部分密切接触者等人群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检测。结果 2016-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诺如病毒暴发疫情20起,其中中小学校13起,占65.00%,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 272例,单起疫情病例数中位数29例。冬春季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高发季节,占75%(15/20);不同发生场所疫情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13.17,P0.001)。男女性病例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38)。人传人传播和食源性伴人传人传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81.267,P0.001)。对20起暴发疫情病毒分型,均为GⅡ型诺如病毒,其中GⅡ.2[P16]型19起,占95.00%(19/20)。结论 GⅡ型诺如病毒是北京市海淀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春季和秋末冬初是疫情高发季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防控重点场所,疫情以人传人传播为主,但食源性伴人传人传播一般引起病例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分析珠三角中小学校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诺如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定额随机抽样方法,对珠三角3个地级市48所中小学校320名教职工开展诺如病毒基础知识和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珠三角中小学教职工对诺如病毒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为35.37%,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57.63%,总知晓率为48.4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是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影响因素,教师(OR=0.22,95% CI=0.09~0.55)、厨工(OR=0.09,95%CI=0.04~0.23)和保洁(OR=0.02,95%CI=0.00~0.07)对诺如病毒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远低于校医(P值均<0.05).结论 珠三角中小学校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需建立并执行具体防控流程,明确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定位,采取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促使校医所掌握的知识向校内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广东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如病毒(Norovirus)胃肠炎是人类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最新研究表明,诺如病毒在各年龄层的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和散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2].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系统自2003年开展诺如病毒检测以来,每年均发现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个案,在暴发疫情调查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有关诺如病毒的感染来源、传播模式及流行危险因素等方面仍然不清[3,6].现将广东省2006-2007年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个案进行分析,掌握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广东省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能力,通过对高危场所、高危人群实施重点监测,最终达到减少和减轻诺如病毒胃肠炎发病和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对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松江区共发生16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与1起暴发疫情,涉及病例254例,总罹患率1.56%。疫情集中于11月(64.71%)及10月(17.64%),疫情场所以小学(41.18%)、幼儿园(35.29%)为主。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80.31%)、腹泻(44.49%)、腹痛(25.59%)、发热(15.35%)。17起疫情均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疫情主动报告率为94.12%,首发病例发病-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趋势(rs=0.611,P<0.05)。 结论 2018年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均发生于集体单位,高发季节为秋冬季,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及气溶胶传播为主,优势病原型别为诺如病毒GⅡ型。及时发现、报告与正确处置是防控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桐乡市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指导今后诺如病毒疫情的防控。方法对2014年-2016年桐乡市发生并经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疫情的时间、人群分布、传播途径和病毒基因型特征。结果 2014年-2016年共报告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13起,报告病例162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波及4 182人,总罹患率为3.87%,均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结论诺如病毒GⅡ型已成为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的重要病原,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对呕吐物处理不当是造成疾病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