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养结合服务是涉及多个主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以养老机构为牵头单位,通过智慧化平台,充分对接医院、企业等服务资源,发挥多个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多方面服务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对养老机构牵头构建“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评价内容与具体要求,规定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服务评价的原则、内容、实施及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6年北京市养老机构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对入住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显著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与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入住率高8.66个百分点。不同医养结合模式提升入住率的能力存在差异,“养内设医”模式提升入住率的能力最强,其次是“绿色通道”模式,“养医合作”模式并不能显著提升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因此,养老机构应借助医养结合政策的东风,结合自身优势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以此来赢得老年人的青睐,破解“低入住率”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法,通过三级编码构建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发现,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合作管理和主体能力三个维度,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医养结合管理体制障碍、医养结合公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医养结合支付制度不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标准缺失;合作管理因素包括合作目标有冲突、合作契约不规范、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关系缺乏信任;主体能力因素包括政府方的协调不力和财力有限,社会资本方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资金来源,服务提供方的人才短缺问题,以及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落后和养老消费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银川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银川市因地制宜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银川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支付意愿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61. 50%的老人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医养结合模式;在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后,有56. 74%的老年人表示愿意为医养结合服务支付一定费用;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由于推行时间较短,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银川市城区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程度并不理想;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个人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是影响银川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医养结合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认知程度;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建立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市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客体需求设定服务内容以及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作为医养结合的实践主体,其发展关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关乎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关注和了解老年人满意度的情况,对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引入ASCI模型的思想理念,构建老年人满意度概念模型,以老年人满意度为核心,探讨主要路径关系,了解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围绕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研究发现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医养结合模式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构养老的模式。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结合本院在长期的医养结合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出了一套“医养心整合养老模式”,即“医疗+养老+心理”服务模式。我院的科研团队对“医养心”的模式做了理论上的构建和实践操作中的一些探讨和研究,旨在体现出我院人性化治疗和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可行性。方法以天津市某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项目运行,分析研究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满意度,并从政策、技术、经济三个层面对卫生服务机构能否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医养结合服务在项目试运行期间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在政策上得到政府支持,在技术上得到医疗行业支持,在经济上得到社会支持,既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与社会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该计划具有可行性。结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医疗与养老需求,同时也受到了政府与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卫生服务机构乃至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利好条件,主动为本地区的老年人群体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医养结合领域发展模式不清、需求不明、供需失衡等问题,需要建设以养老机构为牵头的多主体融合式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包括智慧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管理制度、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老年人的真实意愿。方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选择湖南省衡阳市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大多数老年人希望自己的亲属提供照料服务,倾向于接受医养并重和居家服务模式,并期望费用较低。结论: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问题,应从老年人“意愿”出发,完善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机构承担的养老需求并提出建议,以实现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共35家养老机构收纳的307名老年人展开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建议。结果养老机构中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调查中:在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方面,饮食的要求最高(35.2%);在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方面,41.1%的老人希望得到定期检查的服务;在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老人对聊天解闷、心理护理以及文娱活动这三项的需求较高(89.3%)。在养老机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建议方面,83.4%的老人希望养老机构能提供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结论邯郸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正在启动,应针对老年人需求,健全"医养结合"相关制度,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因此,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和健康养老双重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健康老龄化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医养结合在健康老龄化产业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在描绘中医药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成果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建设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2019年1月对江苏省24家依托于不同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与现状、遇到的困境、医护服务人员缺失程度和各主体在服务过程中作用缺失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3.33%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八成机构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83.33%)和重大疾病转诊服务(79.17%),仅有50.00%的机构考虑帮助老人实现心愿;70.83%的机构认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制度障碍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遇到的最大难点;83.33%的机构认为医生和护士资源最为缺乏。结论应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提高医疗资源供给力度;完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多方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养融合机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为促进医养融合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取太原市两所医养融合机构的125名老年人和一所普通养老机构的125名老年人,采用WHOQOL-OLD量表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医养融合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594±0.457)分,高于普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3.224±0.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2,P0.001);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普通养老机构老年人;医养融合机构中有配偶和子女、学历较高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无配偶和子女、学历较低和收入较低的老年人。结论应该提高无配偶和子女、学历较低和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获取健康服务的意识,完善医养融合相关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积极推行医养融合服务,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热度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但是相关政策只是从宏观层面指导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方向,没有政策细则和行业标准对医养结合服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规范。以建设标准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入手,根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处境,从养老与医疗产业的融合、保障老年人医疗和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分析建设标准化的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并从政府和机构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识不强,基层缺乏专业医养护理人才,尚未建立长效筹资和医养结合管理体系等阻碍湖南省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医养结合的问题,提出了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增设医养结合服务科室、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合作以及第三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农村医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医养结合背景下合肥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202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9个区389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况调查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和需求情况以及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得分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描述性分析合肥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结果 389名老年人中,有49.87%的老年人年龄在75~89岁,32.13%的老年人为未婚/离婚/分居/丧偶的状态,53.21%的老年人学历在中专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以上者占85.86%,有40.87%的老年人有照护人员,生活经济来源97.94%的老年人有退休工资。有58.87%的老年人合并≥3种的慢性疾病,但仅有10.80%自觉健康状况很差,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16.20%。有20.82%的老年人不知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而希望居家提供医疗保健相关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则占68.89%,仅有3.08%的老年人不知晓哪些机构可以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有22.11%的老年人不知道居家护理服务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在全球成为普遍现象,在我国“9073”养老格局下,90%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5G时代的到来,智慧居家养老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的主流。本文通过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终端需求调查以及以“智慧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为主题进行了文献检索研究,提炼了4个方面的智慧养老的难点堵点问题:智慧居家养老研究不足,养老供需研究不充分;居家老年人智能设备需求与使用存在矛盾;医疗资源供给无法满足90%居家养老老年人需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能切合当下需要,导致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知与使用不足。基于问题导向,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在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智慧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进行研究与实践。笔者结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实践,提出以下对策:发挥三甲医院专业引领作用,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构建社区 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下沉三甲资源、整合社会照护与信息服务资源打造居家智慧便捷服务,满足老年人“十助”服务需求;通过网络服务与教育解决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困难的困扰;融合智慧服务与人文体娱乐于一体,从社区至居家延伸,全方位助力提高老年人主动性。通过近2年的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应用实践,居家老人满意度高达96%。同时,社会反馈也印证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实践契合老年人与社会的需求,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各级医养结合及养老机构都在学习、复制,证明这项事业与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6~7月,随机抽取徐州市5个区30家养老机构的1 000名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28份,有效回收率92.8%。入住机构老人医养结合服务总需求(65.93±12.34分),各维度中需求最高的是医疗护理(72.25±17.1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自己或子女支付入住费用、自感健康状况差、失能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P<0.05)。结论: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资源可及性和老人身体状况影响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应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建议政府加大培养医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政策宣讲和资金引流。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患病比例的增加,就医质量需求的增长,让如何养老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热点社会问题。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有的养老需求,促使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新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提出,已经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响应。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较弱、专业人才短缺,医养服务质量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不高、政策细则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仍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和困难。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构建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多层次专业人员培养模式,加快养老服务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医疗保险方式,健全护理保险体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以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