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早期精准诊疗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以形态学为主的影像诊断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影像组学能深度挖掘影像提供的庞大数据信息,采用定量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基因遗传、细胞分子、组织形态等各层次HCC的表型,从而对HCC进行精准诊疗和无创监测;基因组学从分子及基因层面揭示HCC的发病机制;影像基因组学主要为HCC形态学特征和影像组学表型特征与基因组学的关联。就HCC的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影像组学可对大量的影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处理,进而量化肿瘤异质性,无创性地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现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侵袭性评估、临床决策与疗效监测以及影像基因组学等方面,对于PCa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影像组学在PCa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发病率和术后复发率较高。MRI影像组学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影像学的宏观特征分析,MRI影像组学能够高通量地提取定量的微观图像特征,目前已逐步应用于HCC的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预测以及手术预后和非手术疗效评估等方面。就MRI影像组学在HCC诊疗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前的精准诊断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能够从大量医学影像数据中提取特征并据此对病变异质性进行定量评估,在肿瘤的定性诊断、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多模态MRI影像组学技术在胶质瘤术前诊断、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治疗和疗效评价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探讨其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对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证实。基于MRI功能序列参数及影像组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评估准确性,也有望通过表征肿瘤内部生物学特征及异质性实现对疗效及预后的早期预测,对指导临床精准实施个体化放疗具有重要意义。就MRI在HCC放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影像组学能够从影像大数据中挖掘潜在的信息以利于实现精准医疗。基于影像组学的人工智能(AI)技术能实现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代替人工高效地进行数据挖掘。医学影像学的AI技术能有效辅助放射科医生对脑胶质瘤的MR影像诊断。综述基于影像组学的AI技术在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癌变结节或小肝癌(SHCC)的早期诊断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是降低HCC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超声造影(CEUS)、普美显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等技术可以从微观分子水平了解肝脏结节癌变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小肝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旨在总结及回顾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对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诊断及鉴别的价值,并对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超声造影(CEUS)在HCC治疗后复发监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HCC治疗后(15例部分切除术、12例射频消融)患者资料(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47岁),患者治疗后均行18F.FDGPET/CT及CEUS监测肿瘤复发,2种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间隔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依据病理或随访(〉6个月)结果,计算PET/CT与CEUS诊断HCC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CEUS与PET/CT对CEUS阳性患者和CEUS阴性患者的诊断效能。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数据。结果27例治疗后HCC患者中,25例存在肝内复发,其中11例合并肝外转移;2例肝内未见复发,但有肝外转移。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2.0%(23/25)和60.0%(15/25),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92.6%(25/27)和63.0%(17/27)。15例CEUS阳性患者中,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为100%(15/15);12例CEUS阴性患者中,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10和0,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83.3%(10/12)和16.7%(2/12)。18F-FDGPET/CT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CEUS,尤其是CEUS阴性组(x2=5.373和5.250,均P〈O.05)。18F-FDGPET/CT对肝外转移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100%(13/13)。结论18F—FDGPET/CT在评估HCC治疗后患者肝内肿瘤复发方面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优于CEUS,并能有效发现肝外转移,可作为CEUS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复发和转移的HCC患者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4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资料,根据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低危险组(100例)和高危险组(45例),前者包括高分化(11例)、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78例)HCC,后者包括低分化(21例)、中-低分化(24例)HCC。所有患者术前2周均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通过分析得出对HCC有影响的临床及传统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影像模型;利用ITK-SNAP软件在肝胆特异期图像上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OIs),利用FAE (FeAture Explorer V.0.5.5)软件提取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法对特征降维,通过建立XGBoost二分类模型来预测诊断效能;最终将临床-影像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相结合,建立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来评价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测试组中临床-影像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以及联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66、0.70、0.76,准确度分别为63.6%、63.6%、77.3%,灵敏...  相似文献   

10.
骨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影像组学作为精准诊疗的新兴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对医学影像图像中的异质性信息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及评价,在骨关节炎的诊断窗口前移及精准化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巨大潜力。本文就影像组学及纹理分析在骨关节炎早期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组学概述、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进展预测、疗效评价、预后评估以及骨骼结构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精准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个性化医疗。肝细胞癌(HCC)具有高度异质性,是制约HCC精准治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像基因组学旨在通过关联肿瘤影像学特征与基因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有助于HCC患者分层管理。目前影像基因组学已应用于治疗胶质瘤、乳腺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影像基因组学有望在HCC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指导穿刺活检、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预测药物反应和预测介入治疗效果。该文旨在通过阐述HCC异质性与影像基因组学研究,探讨影像基因组学在HC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性分析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肿块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62例,其中良性33例(良性组),恶性29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且行CEUS和SWE检查。结果 CEUS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67.74%,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62.90%,CEUS联合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88.71%。CEUS联合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高于CEUS与SWE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CEUS评分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WE参数Esd、Emean、Emax和Eratio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联合SWE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EUS和SW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定性分析联合SWE可提高对BI-RADS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增强超声(CEUS)与螺旋CT对肝细胞癌(HCC)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与定性。50例US和多普勒US发现门静脉内血栓形成并经穿刺活检证实的HCC病人被纳入研究。其中13个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37个血栓累及门静脉肝段分支。血栓活检后1周内行CEUS和CT检查。由有经验的放射医生以盲法根据每种影像技术分别做出血栓(有/无)与血栓性质(恶性/良性)的诊断,并同病理结果对照,确定血栓检出与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瘤的影像评估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 传统影像学诊断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 其为脑胶质瘤的精准影像学评估带来了新契机, 其中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旨在对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和展望进行综述, 以期助力推动智能影像辅助脑胶质瘤精准诊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是肝细胞基因突变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80%以上,此病发病隐匿,症状出现晚,预后较差,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造影(CEUS)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在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EUS与肝癌相关标志物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精准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技术被日益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临床诊疗中,AI技术术前精准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并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影像组学利用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结节术前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AI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21例,其中MVI阳性117例,MVI阴性104例。比较MVI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炎症因子、影像特征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勾画Gd-DTPA 增强门静脉期瘤周20mm及瘤内所有层面,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瘤周、瘤内、瘤周及瘤内共三种影像组学模型。选择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在验证组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淋巴细胞计数(AGLR)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为0.80,验证组为0.75。基于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较仅包含瘤内影像组学的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高(瘤周及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3、0.79,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训练组为0.87,验证组为0.82。结论:基于Gd-DTPA门静脉期建立的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可对HCC MVI进行术前预测,联合炎症因子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8.
影像组学已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核医学在其诊断中发挥了独有的优势。在此类疾病诊断中,核医学与影像组学结合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2种技术的优势组合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与实施也存在一些挑战。该文从影像组学基本原理、核医学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优势与临床应用、影像组学与核医学结合诊断心血管...  相似文献   

19.
影像组学可无创地定量描述肿瘤的异质性,能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丰富信息。近年影像组学与基因等数据的结合运用进一步促进了乳腺癌精准医疗的发展。就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分子分型预测、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复发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影像组学已在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上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包括预测AP的严重程度、胰腺周围坏死、复发等, 对比传统临床评分与传统临床模型提升了预测效能, 为临床对AP的诊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指导信息。在未来的研究中,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感兴趣区自动勾画软件, 纳入多中心的影像数据, 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提供泛化的标准, 将推进机器学习的高速发展;针对临床实际问题, 更加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 是发挥影像组学深层辅助诊断作用的关键所在;建立标准化、结构化、智能化的多维数据来源的胰腺炎专病数据库和多维(组学)模型, 对提高我国对AP的早期预防和精准诊疗水平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