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41例/组).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路脊柱V型截骨术进行治疗,然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脊柱后凸畸形通过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的是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5)。结论脊柱后凸畸形通过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进行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畸形矫正程度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可观察到治疗后患者Cobb角明显减小,腰痛评分也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此次治疗有效。经统计与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本次治疗显效20例,有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29%。结论临床使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临床推广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以及传统手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一些,出血量要少一些;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等指标比对照组优秀;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13.33%,观察组为0;观察组活动评分比对照组高。结论和传统的手术比较起来,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更加优秀,患者受到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几率低,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对26例患者术前、术后4天、术后12周的VAS评分与活动能力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前与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术后4天与术后12周VAS较手术前有显著的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前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在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开展相应的术后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有限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5/2013-08应用有限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来治疗陈旧性胸腰椎段骨折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愈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9分法)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量X线侧位片Cobb角以及后凸畸形的纠正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62(平均28)个月.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8.7°,术后7.9°;VAS评分术前平均6.9分,术后3.8分;JOA评分术前平均12.9分,术后23.9分.术前术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植骨牢固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后路有限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及矫形效果,同时可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创伤较小,是胸腰椎后凸畸形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松散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椎体丢失高度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来对骨质疏松症压缩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治疗,能让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减少,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几率降低,同时还能更好恢复患者的椎体丢失高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介入诊疗的风险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开展冠脉介入诊疗237台手术、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预后随访。结果229例患者,确诊冠心病214例,其中在我院支架治疗67例,转上级医院支架治疗8例,转上级医院搭桥7例,其余选择药物治疗;排除冠心病15例。术后并发症:前臂血肿3例。手部神经损伤至手部畸形1例。局部皮肤形成水泡10例。术后24小时内猝死1例。结论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安全可行的,但患者术后加强观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全麻术后体温的变化,研究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低温的护理,防止低温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收治我院的60例进行脊柱手术的全麻患者,分别对患者术前及进入麻醉恢复室时的体温进行监测,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复温时间及发生寒颤的几率。结果 进入研究的全麻患者70%出现术后低温。结论 加强对麻醉恢复室患者的体温护理,有利于减少低温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缩短在此的停留时间及发生寒颤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攀钢集团总医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6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螺钉松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楔变指数(IVW)及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研究组螺钉松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IVW、Cobb角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损伤,螺钉松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脊柱稳定性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行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发生8例并发症,研究组发生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1%、6.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分别为77.41%、96.77%,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切实有效,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术式,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可显著减轻患者身体负担,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单侧入路组(n=29)和双侧入路组(n=2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以及X线曝光次数;比较术前和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栓塞、骨水泥渗漏和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结果 (1)术前腰背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术后1天、术后3月两组之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单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及X线曝光次数均低于双侧入路组(P <0.05)。(3)术后均能改善术前患椎Cobb角及增加椎体前缘高度(P <0.05),术后单侧和双侧入路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入路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双侧入路组发生骨水泥侧漏6例、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单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变椎体后凸畸形及恢复椎体高度,但单侧椎弓根入路较双侧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X线曝光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由于实施联合手术,手术时间稍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患者术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好;两组患者术前椎体情况近似,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有所提高,Cobb角下降,A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B组(20%)。结论 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好,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我院经脊柱手术而出现不完全损伤的10例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的术后该类表现进行观察,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合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来进行治疗,对患者接受手术前三个月和手术后三个月的JOA评分和ASIA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的1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JOA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性不明显,术后ASIA评分比手术治疗前低,三个月后患者的该项评分结果有所改善,提升至术前,或者和术前相差不大。结论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如果其损伤程度不严重,则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就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恢复,配合脊髓功能锻炼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50例脊柱创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行微创手术。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微创技术对脊柱创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8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正颌手术,联合组患者采用术前正畸治疗+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术后正畸于正颌手术结束4周后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正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颌术后4周,两组患者SNA角、SNB角、ANB角与正颌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颌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SNA角、SNB角、ANB角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正颌术后4周内,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P<0.05),且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正颌术前(P<0.01)。正颌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在正颌手术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畸形复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咀嚼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每组53例。A组患者予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B组患者予以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脊柱功能恢复状况、骨密度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4.34%, 50/53)高于B组(81.13%, 43/53), P<0.05。术后30 d, A组VAS评分[(2.39±0.21)分]低于B组[(3.76±0.26)分], BI[(86.29±3.97)分]高于B组[(76.54±3.28)分], P<0.05;术后30 d, A组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周、48周, A组骨密度均大于B组(P均<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77%, 2/53)低于B组(16.98%, 9/...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回顾了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在某院采取了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的52例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资料,将所有的患者使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使用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的护理措施为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对比两个不同组别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各类指标和出现并发症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所需费用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进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对其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治疗的经验。结果 11例患者中6例经物理疗法及局部神经阻滞得到治愈和缓解。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行神经分解或离断获得治愈和缓解。结论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先行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无缓解可行手术治疗。术中操作轻柔,合理解剖,有效保护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