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及波谱成像结果。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39例,其中35例位于颅脑,4例在脊髓。大多数呈分叶状且病灶大,有血管流空信号,易发生囊变坏死,水肿及占位征象明显;MRI显示不均匀稍长、等或混杂T1WI,均匀等或稍长和T2WI信号,累及静脉窦及硬脑膜常见,典型病例显示增强明显且极不均匀或中度不均一增强。弥散加权成像表现混杂或略低信号,其实性部分信号略高,病灶内ADC值为(12.68±4.01)10-4mm2/s,病灶侧ADC值大于对侧正常脑组织。13例行灌注成像的病变显示病灶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呈不均质高灌注。时间-信号曲线显示负性增强显著,下降支与上升支分别显示不对称。7例行MRS检查的病变显示NAA降低,Cho升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弥散加权成像与灌注成像及MRS检查有助于对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细胞腺瘤(HCA)的CT、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收集本院行C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HCA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11例中共发现18个病灶,CT平扫时均表现为低或稍低密度,其中2个病灶内可见不规则高密度区.而病灶的CT值在动脉期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I扫描时2个病灶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16个病灶呈稍高信号;14个病灶T2WI呈高信号,4个病灶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呈显著强化;17个病灶见假包膜强化.DWI扫描测量18个病灶,病灶的ADC值大于正常肝实质的ADC值.结论 CT三期动脉增强扫描定量分析结合MRI扫描及ADC值测量对HCA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RPE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头颅MRI检查显示病变累及双侧枕叶4例,双侧顶叶及双侧基底节对称性受累各2例,2例单侧顶叶受累,1例伴胼胝体压部受累,1例左侧小脑受累.MRI信号呈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FLAIR序列病灶信号明显增高,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5例弥散加权成像随着b值的加大(0,500,1000 s/mm2),病灶高信号逐渐减低,ADC信号略增高.CT扫描病灶呈低密度影.结论 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正确诊断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1例髓母细胞瘤中,19例位于小脑蚓部(占90%),2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0%)。发病年龄5~41岁,15岁以下11例(占52%)。肿瘤平均大小约33mm,18例病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周边模糊。圆形或类圆形11例,不规则形3例,边缘分叶5例。1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MRI扫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稍高信号,DWI序列病灶实性成分呈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12例病灶周边见不规则水肿。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具有典型好发部位及特征性MRI影像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单次激发回波平面(SS-EPI)弥散加权成像的对比研究,探讨MUSE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行乳腺MRI检查的患者43例,所有患者在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单次平面激发回波成像(SS-EPI)及MUSE方式采集DWI图像。由2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视觉定性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病灶显示性、病灶形变、病灶边缘清晰度。定量分析主要包括两序列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等图像质量参数的比较。结果:视觉定性分析结果显示,MUSE DWI比SS-EPI DWI有更好的病灶边缘清晰度、显示度及更低的病灶形变(P<0.05)。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SS-EPI DWI相比,MUSE DWI在乳腺形变及SNR与CNR方面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P<0.05)。MUSE DWI测得47个病灶ADC值[(1.23±0.30)×10-3 mm2/s]低于SS-EPI DWI[(1.32±0....  相似文献   

6.
吕敦召  杨志宏  钟美华  黎旭英  张佳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08-131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致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诊断为PIH致PRES患者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扫描(DWI)表现。结果:9例PRES患者MRI均可见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6例D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扩散系数(ADC值)升高,3例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值不变。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IH妊娠晚期发生的PRES病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平扫及DWI成像结合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脑病初次发病的MRI表现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证实的活动性狼疮脑病患者初次发病的MRI资料,探讨MRI信号改变与病理机制的关系。结果 15例MRI均表现为较弥漫的异常信号,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及脊髓均可受累;病变主要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大多呈对称性分布。12例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其中3例部分病灶呈混杂信号),另3例病灶均呈高低混杂信号;15例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上病变均为均匀高信号,境界清楚。增强扫描3例,1例有环形强化,2例无强化。14例治疗后复查MRI,11例病变明显好转,3例病变完全消失。结论病灶弥漫且大多对称的脑水肿样异常信号,DWI与FLAIR像上均出现高信号,可视为活动性狼疮脑病初次发病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与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积极治疗病变可以好转甚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狼疮脑病初次发病的MRI表现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证实的活动性狼疮脑病患者初次发病的MRI资料,探讨MRI信号改变与病理机制的关系.结果 15例MRI均表现为较弥漫的异常信号,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及脊髓均可受累;病变主要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大多呈对称性分布.12例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其中3例部分病灶呈混杂信号),另3例病灶均呈高低混杂信号;15例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上病变均为均匀高信号,境界清楚.增强扫描3例,1例有环形强化,2例无强化.14例治疗后复查MRI,11例病变明显好转,3例病变完全消失.结论 病灶弥漫且大多对称的脑水肿样异常信号,DWI与FLAIR像上均出现高信号,可视为活动性狼疮脑病初次发病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与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积极治疗病变可以好转甚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结果80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例,急性期32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MRI扫描未见异常2例。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在多发梗死灶中可以发现责任病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及其并发症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价值.方法:4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2.58岁)48h内行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由两名影像科医生以增强CT作标准,总结肺实变及坏死MRI特征,测量肺实变和坏死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MRI成像、X线钼靶摄影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单纯性8例,混合性4例。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X线表现:肿块9例,不规则团片状2例,结构扭曲变形1例,内有钙化1例。病灶均表现为高密度,边缘清7例,边缘不清5例,其中边缘毛刺3例。MRI准确率71%,X线准确率67%,MRI和X线敏感性均100%。结论乳腺黏液腺癌由于含有黏液成分,MRI和X线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特征,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准确性高于X线,二者应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快速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SE-DWI)与平面回波(EPI)DWI对肺部孤立性实性病灶的成像质量,探讨TSE-DWI在肺部孤立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肺孤立性实性病变患者分别行TSE-DWI及EPI-DWI扫描(b=600s/mm2),测量并比较两个序列图像上病灶的信噪比、病灶及脊髓的ADC值、变形率、成像效率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TSE-DWI序列的病灶成像效率为100%(40/40);EPI-DWI的成像效率为90%(36/40),4例病灶的图像变形严重,无法测量其ADC值。TSE-DWI序列上脊髓的ADC值高于EPI-DWI序列(P<0.01)。病灶在TSE-DWI上的ADC值高于EPI-DWI序列(P=0.007)。病灶在TSE-DWI上的变形率明显低于EPI-DWI序列(P<0.01)。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TSE-DWI序列中39例为3分、1例为2分,EPI序列中主观评分19例为3分、17例为2分、4例为1分(图像变形无法测量),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SE-DWI的病灶变形率、成像效率及主观评分均较EPI-DWI序列高,可作为胸部孤立性病变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3.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及DWI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志群  李坤成  武力勇  赵澄   《放射学实践》2009,24(8):828-831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Dwl扫描。结果:3例PRES患者MRI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可表现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及DwI成像结合其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FLAIR序列和DT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FLAIR序列和DTI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及DAI病灶平均ADC值及FA值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确诊的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均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TI)扫描,比较两者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分析信号特征,分区(大脑半球、胼胝体区、脑干区、小脑半球)测量DAI病灶的平均ADC值及FA值,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应分区的平均ADC值及FA 值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FLAIR序列和DTI共发现DAI病灶98个,其中DTI显示病灶而FLAIR为阴性的病灶数为11个,FLAIR显示出病灶而DTI为阴性的为5个,各区DAI病灶较之对照组,平均ADC值以降低为主,无变化及升高并存,而FA值降低.结论 对于急性期DAI病灶的显示,DTI比FLAIR序列敏感,FA值变化较平均ADC值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结核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0例肺结核瘤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测量分析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肺部结核瘤全部病例T1WI显示低信号,T2WI显示8例为周边高信号,中央区低信号;2例为高信号。DWI图像显示均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60±0.18)s/mm2。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全部病例边缘环状强化,中央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时间-强度曲线6例表现为缓慢爬升型,4例表现为缓慢下降型。结论磁共振平扫、DWI及ADC值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结核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病灶分布、边界、部位及MRI信号表现.结果 12例病灶均为单发,边界清,7例位于左侧鞍旁,5例位于右侧鞍旁.与脑白质相比,T1WI上5例病灶呈等信号,7例呈稍低信号,11例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匀;T2WI上12例病灶均呈高信号,11例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匀.DWI(b=1000 s/mm2)上弥散不受限.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呈显著强化.术前MRI正确诊断6例,误诊6例.结论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普美显(Gd-EOB-DTPA)MR成像在肝癌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确诊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术后行上腹部DWI及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定性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癌活性成分,坏死和复发转移情况.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号值(signal intensity,SI),并计算术前、术后病灶的动脉期对比增强比(CER)和动脉期的信号比(SIR),对定量参数ADC、CER和SIR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共检出肝癌病灶45个.TACE术后瘤灶内残存及复发部分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上信号低于正常肝组织,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减退,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瘤灶内坏死部分DWI序列呈低信号,ADC图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亦呈明显低信号.肝癌病灶术前、术后ADC值分别为(1.52±0.16)×10-3 mm2/s和(1.70±0.28)×10-3 mm2/s,术后肝癌病灶的ADC值普遍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TACE术后的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减小,与术前相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肝癌病灶的术后ADC值大于无效组,而其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均小于无效组,两者术后的ADC、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DWI和Gd-EOB-DTPA增强MR成像能有效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存活及坏死情况,检出早期复发、新发灶及转移灶,对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特征,以期提高治疗前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13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7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13例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例(92.3%),滤泡性淋巴瘤1例(7.7%),其中以卵巢受累最多见(6/13,46.2%),其次是宫颈(5/13,38.5%)和子宫体(2/13,15.4%)。共检查发现14个病灶(MRI和CT各7个),其中1例卵巢淋巴瘤为双侧受累。所有病灶均为实性肿块,64.3%(9/14)的病灶信号或密度相对均质;35.7%(5/14)的病灶边缘可见小囊变区,均见于卵巢淋巴瘤。行CT扫描的7个肿块中,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肿块,内部未见出血及钙化;行MRI扫描的7个肿块中,表现为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以中等信号为主(6/7...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与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共18例,均接受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内的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脑梗死随着病变时间的增加,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急性期病变局部的ADC减低,在DWI中显示为高信号,在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稳定期病变局部的ADC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附近,慢性期病变局部的ADC增加,在DWI呈低信号,在ADC图像上呈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比较准确、可靠地诊断早期脑梗死并反映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 对6例临床具有脑病症状并且有1,2-二氯乙烷接触史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神经学体检,CT,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1、T2加权成像及磁共振增强扫描.结果 5例进行CT检查的患者,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两侧对称.病灶大多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累及皮层下弓形纤维为主)、两侧齿状核、丘脑、苍白球.4例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均表现为上述部位广泛性T2加权高信号.CT、MRI都显示脑回肿胀,脑室系统受压变小.1例进行MR增强检查的病例未见明显异常强化.3例进行DWI检查的病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高信号,病灶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1例进行MRS检查的病例表现为:病灶NAA/Cr比值明显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结论 神经系统体征及CT、MRI检查对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有助于早期诊断,DWI及MRS还可以进一步反映病灶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