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畸支抗种植体骨整合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正畸支抗种植体的骨整合与稳定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HA涂层钛种植体、钛浆喷涂钛种植体、未涂层钛种植体植入狗股骨 ,愈合期后施加 1 96N正畸力 2个月。测量施力后种植体的位置变化和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结合强度 ,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结果  3种种植体位移分别为 (- 0 5 0± 1 78)mm、(- 0 0 5± 1 76 )mm、(0 2 9± 1 77)mm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还不能认为 3种种植体出现移动。 3种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结合强度分别是 (2 88± 0 5 5 )MPa、(1 89± 0 81)MPa和 (2 14± 0 49)MPa。HA涂层种植体与骨紧密结合 ,其界面结合强度最高 ;另外 2种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虽然HA涂层种植体与骨结合最牢固 ,但 3种种植体—骨界面均可形成骨整合 ,在常规正畸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明显移动。本项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体可用作短期的正畸支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非血管化髂骨和下颌骨与钛种植体结合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 6组。切取 15mm× 5mm的下颌骨骨质 ,将骨块移植于对侧下颌骨人工骨缺损区 ,然后切取同样大小的髂骨骨块 ,移植于下颌骨骨缺损区 ,同时植入 2枚钛种植体 ,用种植体固定骨块。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 ,组织学观察。结果 :髂骨移植后早期以溶解坏死为主 ,6周时开始重建 ,种植体为混合界面 ;12周时改建基本完成 ,种植体形成骨结合。而下颌骨移植后早期移植骨吸收不明显 ,只是哈佛氏管扩大 ,与种植体界面间未见新骨形成 ;12周时移植骨内出现新生骨 ,骨吸收停止 ,种植体为混合界面 ,界面有不成熟的新生骨沉积 ,新骨与原骨结合不紧。 18周 ,种植体形成骨结合。 2 4周 ,移植的髂骨和下颌骨与骨床均融为一体 ,下颌骨与髂骨相比整体致密。结论 :髂骨与下颌骨移植后的修复过程及它们与钛种植体的骨结合过程不同 ,但均能形成骨性结合。下颌骨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的时间比髂骨长  相似文献   

3.
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machinable bioactive glass ceramic,MBGC)不仅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与骨组织产生骨性结合,而且还像普通金属一样可切削,成功地解决了生物陶瓷类材料一旦烧结成形、再次加工十分困难的棘手问题,成为整形外科理想的硬组织植入材料。我科应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提供的MBGC自制成修复鞍鼻畸形的支架植入鼻模,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磨制方法介绍如下。一、MBGC的成份及性能 MBGC是在Na_2O/K_2O—MgO—Al_2O_3—SiO_2—CaO—P_2O_5—F玻璃系统用两步受控分  相似文献   

4.
影响纯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探讨影响钝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因素,寻求防治措施,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方法 对230例门诊种植病人采用Branemark纯钛种植体行延期种植术,3~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结合X线及术中所见,评价钝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状况。结果 在植入的520颗纯钛种植体中,获得骨整合界面的有503颗,失败17颗,成功率96.7%。结论 影响纯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因素有术前严格选择适应证及充分的术前准备,防止骨灼烧,预防感染,防止术中种植体被污染。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光镜、扫描电镜、X线能谱分析对骨形成蛋白(BMP)/生物陶瓷/微孔钛种植体、BMP/微孔钛种植体、生物陶瓷/微孔钛种植体、微孔钛种植体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复合BMP种植体成骨早、成骨量大、骨成熟早,未复合BMP的生物陶瓷涂层与未涂层微孔钛种植体比较,两者在成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界面结合方式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钛种植体与单纯珊瑚及复合BMP珊瑚代用品结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单纯珊瑚与复合BMP的珊瑚表面贴附移植后与同期植入的钛种植体形成骨结合的情况。方法 将单纯珊瑚与复合BMP的珊瑚置于去皮质的犬髂骨表面 ,同时植入钛种植体 ,用种植体固定人工骨 ,不同时间取材 ,观察种植体与人工骨的骨结合情况。结果 种植体与单纯珊瑚与复合BMP的珊瑚均可以形成骨结合。单纯珊瑚 12周时 ,种植体与珊瑚之间形成结构不规则的骨界面 ;同时 ,材料有大量的吸收。珊瑚复合BMP时新骨明显增多 ,形成粗的骨小梁 ,骨髓腔变小 ,6周时与种植体之间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骨界面 ;且材料总体吸收量较少。结论 天然珊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与钛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BMP、珊瑚复合材料植入可以加快成骨 ,延缓吸收。此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种植外科  相似文献   

7.
钛表面多孔螺旋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面多孔种植体可以大大增加其与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使应用力更加分散,骨可长和表面孔隙中,加强了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力。作者采用纯钛粉等离子喷涂方法制成钛表面多孔种植体,植入拔除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狗的下颌骨中,于植入后1、2、4、8、12周对种植体-骨界面行组织学光间、扫描电镜及力学测试等方法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孔钽及多孔钛种植体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两种微孔参数相同的多孔材料种植体:多孔钽及多孔钛。在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外踝处建立骨缺损模型,每只动物左右侧缺损随机分组,分别用多孔钽(实验组)和多孔钛(对照组)种植体进行修复。种植体植入后2、4、8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测种植体和骨界面的骨整合情况,采用推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 结果 术后2、4、8周,两组材料界面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加,出现新生骨小梁并向材料孔隙内生长;两组的成骨情况及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合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的多孔钽能与骨组织形成早期的生物结合,具有与多孔钛相当的骨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钛种植体的两种表面形态与其骨结合界面的关系。方法:在猴下颌磨牙区分期分别植入CDIC和ITI-TPS钛种植体,对界面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结果: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后1个月的界面只有少量的骨形成;1~3个月的ITI-TPS种植界面的骨形成较CDIC者明显;种植后1年,二者未见明显差别。元素分析,界面钛、钙、磷相互渗透,各期ITI-TPS界面钛的渗透密度均较相应时期CDIC者高。结论:埋植后1~3个月,ITI-TPS种植体骨整合性优于CDIC种植体,但随时间的延长,两种种植体均可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界面。ITI-TPS种植体渗透至界面周围组织的钛离子多于CDIC种植体者。  相似文献   

10.
两种钛种植体与骨结合界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两种表面形态不同的钛种植体在不同种植时期骨结合界面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在恒河猴下颌磨牙区分期分别植入CDIC和ITI-TPS钛种植体,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对两种种植体与骨结合界面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口腔检查未见种植体松动及周围组织明显炎症表现。各期种植体骨界面X线影像均未见明显透射暗影,仅种植1个月的CDIC种植体颈部见少量角形吸收。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见种植1个月后两种种植体骨界面有少量骨形成;1~3个月ITI-TPS种植体界面骨形成较明显,成骨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种植后1年,两者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无载荷条件下,种植体植入后1~3个月内,ITI-TPS种植体表面骨结合形成优于CDIC种植体。随植入时间的增加,两种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界面。  相似文献   

11.
预氧化对钛-瓷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预氧化处理对2种钛/瓷系统结合强度及钛瓷结合界面的影响。方法对钛表面采用喷砂及喷砂加预氧化2种不同方法处理后,表面分别采用Duceratin(Degudent),Vita titankeramik(Vita)2种钛瓷进行烧结。根据ISO9693标准,对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SEM观察。结果预氧化组的钛/Duceratin瓷结合强度与未预氧化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氧化组的钛/Vita瓷结合强度与未预氧化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预氧化组的钛/Duceratin瓷界面瓷与钛基体结合紧密,无明显裂隙;对照组的钛/Duceratin瓷界面间可见不连续的裂隙;预氧化钛/Vita瓷界面瓷与钛基体结合较紧密,只在局部区域存在少量的孔隙,但瓷内有大量气泡、孔隙存在。对照组钛/Vita瓷界面存在较连续的线状裂隙。结论钛表面预氧化可有效地提高钛/Duceratin瓷的结合强度,但对钛/Vita ti-tankeramik瓷的结合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X线衍射、X线能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光镜等观察,初步探讨了复合牛骨形成蛋白(bBMP)微孔钛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机理,实验证明界面结合主要依赖于钛种植体表面氧化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良喷砂表面影响牙种植体骨结合形式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已建立的体外研究牙种植体骨界面的三维实验模型,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对种植体骨结合形式的影响。方法:以相差显微镜跟踪观察钛片和成骨细胞之间的界面变化;以细胞培养1个月后制取的界面细胞切片观察界面的结合形式及结合状态。结果:在引导成骨细胞向钛片移行贴附的能力方面改良喷砂表面与光滑表面无显著差异,但界面处细胞与钛表面的结合形工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成骨细胞与光滑表面多为平行排列,而与改良喷砂表面则呈垂直或成角连接。另外,界面处细胞的形态亦存在明显的差别,光滑表面的细胞呈梭形,而改良喷砂表面的细胞则呈圆形、椭圆形,且胞体较大、胞浆丰富。结论:改良喷砂表面处理有利于牙种植体的骨愈合、并形成骨纤维垂直连接式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14.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用在实现钛种植体与周围健康骨组织的骨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弥补纯钛在机械性能方面存在的缺陷 ,开发新的牙种植材料 ,我们选用机械性能优于纯钛的新型的钛合金材料 :钛 - 75 (钛铝钼锆TiAlMoZr)作为实验对象。方法 :以纯钛作对照 ,将两种材料种植于犬股骨中 ,分别经 3个月、6个月、12个月、2 4个月、36个月后取材 ,进行种植体、骨界面的X -线检查 ,不脱钙骨切片光镜观察和电镜等组织学观察。结果 :钛 - 75与骨组织结合紧密 ,无结缔组织介入 ,界面组织结构与纯钛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提示钛 - 75具有与纯钛相近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表面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 ,MAO)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进行动物种植实验研究,评估改进的MAO工艺应用于钛种植体的实际效果。方法建立犬下颌缺牙模型,设计纯钛材料种植体,分别经两种MAO处理(MAO - 1和MAO - 2 )后,植入犬下颌骨,采用拉出测力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界面X射线能谱扫描的研究方法,对植入3、6、12周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界面特点进行评价,以未经处理纯钛种植体作为对照,实验数据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种植体的骨结合力随时间逐渐升高,在所测试的3个时间点内,各组间的骨结合力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MAO - 1组>MAO - 2组>纯钛对照组;X射线扫描结果表明,MAO处理后的种植体-骨界面附近钙磷含量较高,提示新生骨基质钙化良好。结论MAO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种植体表面氧化层的生物活性,纯钛种植体经改进的MAO处理后的可以进一步缩短骨结合时间,提高骨结合力。  相似文献   

17.
钛铸件与三种钛瓷粉结合强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钛铸件与VitaTitankeramik、TiBond和NoritakeTi2 2三种钛专用瓷粉的结合强度 ,分析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ISO 9693标准 ,运用三点弯曲方法对钛 /瓷和Ni -Cr/瓷的结合强度进行测试 ,并对钛 /瓷结合界面进行SEM /EDS观察与分析。结果 :钛 /TiBond结合强度 ( 3 0 .96± 3 .0 6)MPa、钛 /VitaTi tankeramik结合强度 ( 3 5 .18± 3 .0 6)MPa ,钛 /NoritakeTi2 2结合强度 ( 3 8.5 4± 3 .0 6)MPa ,均大于ISO所要求的基本值 2 5MPa ,但仍明显小于Ni-Cr/瓷的结合强度 ( 4 8.3 5± 3 .0 6)MPa(P <0 .0 1)。钛 /VitaTitankeramik界面存在大量的孔隙 ,瓷对钛的浸润性较差。钛 /NoritakeTi2 2界面瓷与钛基体相互交错 ,结合紧密。结论 :钛 /瓷结合强度可满足临床需要 ,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含SiO2-ZrO2的内包埋材料改性铸钛表面,来增强钛-瓷结合强度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SiO2和ZrO2的内包埋材料用经盐酸酸化的正硅酸乙酯调试成稀糊状,涂在蜡型将要烤瓷一侧,铸造完成的试样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未涂覆内包埋材料的蜡型,铸造完成的试样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分别对铸造体表面进行扫描电镜及X线衍射分析。按ISO 9693标准制备钛-瓷试样,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其结合强度;BSEM观察钛-瓷结合界面。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铸造体表面可见Ti5Si3、SiO2和ZrO2存在,钛-瓷结合强度为41.49MPa,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钛-瓷结合的界面紧密均匀,而对照组钛瓷界面见明显氧化层。结论使用含SiO2和ZrO2的内包埋材料通过铸造方法形成的SiO2-ZrO2中间层可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9.
将牛骨形成蛋白 (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P)与中空多孔柱状钛种植体复合形成以种植体为中心的多载体系统 ,进行骨内即刻种植 ,以探讨种植体———骨界面的骨生长代谢过程 ,并验证即刻种植的可能性。方法 :在杂种狗下颌肌建立即刻种植模型 ,于2、4、8、16、24周取材 ,进行组织学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结论 :新生骨逐渐长入种植体表面孔隙中 ,并与钛表面形成骨性结合 ;bBMP促进界面骨形成提前启动 ,成骨量大 ;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和骨形成类似于拔牙创的愈合 ,经过适当处理 ,可形成良好骨结合而获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段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早期负荷条件下的界面组织学,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临床实验利用光镜、SEM及TEM观察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值体早期负荷条件下骨与种值体的界面情况。结果:1.X线片显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值体呈分叉状牢固长于颌骨中,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紧密,呈骨性结合。2.光镜下:HE及Masson染色,见界面周围大量成熟骨组织与种植体紧密接触哈佛氏(Havers’)系统清晰可见,无结缔组织膜样结构存在。3.SEM显示:骨床陷窝内多见成熟的骨细胞。4.TEM显示:致密成熟的I型胶原纤维笔种植体紧密接触,或垂直或平行于种值体表面,成熟的骨细胞距离界面较近的位置。结论:1.一般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值体在早期负荷条件下获得了骨整合。2.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值体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初期稳定性。3.在早期负荷时保持种值体的稳定性是保证骨整合形成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