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门诊以及住院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比索洛尔联合通脉降浊汤口服治疗。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78.33%,治疗组有效率8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63.33%,对照组有效率5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浊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RDW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4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补心汤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际观察36例(1例脱落),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心汤组实际观察35例(2例脱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台补心汤,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水平及RDW等方面的疗效。结果:补心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总积分(5.14±2.56)分,对照组(8.06±3.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心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优于对照组72.22%(26/36);在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水平、RDW水平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确有疗效,能缓解心绞痛发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脂及RDW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痹一号[1]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将92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痹一号方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1.30%,对照组均为75.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59%,对照组为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中医证候改善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痹一号方加味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葛通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心血管六科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纳葛通脉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并检测血脂、血清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TG、TC、LDL水平明显下降,HDL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IL-1β、IL-6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TG、TC、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汤口服,疗程为6周,观察并记录2组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硝酸甘油用量,并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ECG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芪芎通脉散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 ,治疗组 32例采用参芪芎通脉散治疗 ,对照组 32例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 ,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心绞痛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9%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 % ,对照组 62 .5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参芪芎通脉散有明显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的作用 ,并能明显缓解其伴随症状 ,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星 《新中医》2005,37(7):37-38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祛瘀汤(由红参、黄芪、三七、川芎、丹参、甘草、赤芍、郁金等组成)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48.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祛瘀汤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潜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潜通脉汤,疗程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但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滋潜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效果尤为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表现,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日1剂,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程度、硝酸甘油停减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汤加味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例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化瘀汤。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76.67%、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70.00%均高于对照组的36.67%、33.33%(均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稳定情况和发作频率均有好转,硝酸甘油用量均有下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宁心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观察组加予宁心通痹汤口服,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宁心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宣通络汤配合西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阳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宣通络汤。治疗4周后进行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79.3%,优于对照组的78.0%、64.3%(P(0.05)。在缓解畏寒、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少寐多梦等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并能改善胸痛、胸闷等症状。结论:温宣通络汤治疗阳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抑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丹陷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热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热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柴胡丹陷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组为72.7%,对照组3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L、TS、DS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丹陷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热血瘀证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方。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y、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cy、hs-CR P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ve(SAQ)评分比较,2组在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识程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及总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西医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民 《陕西中医》2011,32(6):664-66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复方丹参片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中医证候计分的改善情况。结果:①在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心电图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中医证状计分方面组内、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使用自拟养心活血汤(麦冬、黄芪、丹参、川芎、人参等),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对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养心活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益心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06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益心通脉颗粒,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1%和75.1%;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6%和41.5%;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7%和88.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7%和86.8%;以上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方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确的不良反应。结论:益心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安全有效,与通心络胶囊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电图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缓解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征象,减少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降低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将其分为2组:常规西药治疗41例作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作为观察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心电图导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