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学生心身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安市56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青少年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与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人际关系、焦虑、心理不平衡因子分与母亲偏爱被试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父母应结合子女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以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父母多采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应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利于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桂梅  熊倩 《现代护理》2007,13(4):943-944
目的探讨女性劳教人员父母教养方式。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0例女性劳教人员和80例正常对照者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劳教人员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分低于正常对照组,惩罚、严厉以及拒绝、否认2个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劳教人员在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却有着过多的惩罚、严厉以及拒绝、否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自设护生基本情况间卷对28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理本科生的父亲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得分高于母亲(P〈0.05),而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得分低于母亲(P〈0.05)。男性垆生的父亲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女性护生(P〈0.05)。独生护生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高于非独生护生(P〈0.05)。父亲文化程度对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差异(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父母养育方式明显不同,并与父亲文化程度及子女性别、独生与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与父母教养方式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55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和5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父亲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方面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表现为显著较低情感温暖和理解(P&;lt;0.05)。结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强迫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阳市某高中440名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高中生与非留守高中生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留守高中生感受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留守高中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留守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父亲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分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母亲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干涉过保护、惩罚严厉因子分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母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三个因子对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或0.01).结论 针对留守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要有意识地结合其具体情况使用不同教养方式,这对预防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岳氏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60例神经症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测查。结果神经症组与正常组各因子比较显示:母亲对子女缺少感情温暖、理解,有过多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P均<0.05;更有过分干涉及过度保护,P<0.01。父亲亦有较少的感情温暖、理解,P<0.05;更多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及过分干涉,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增加子女患神经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对337名医学专业大学生采用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医学专业大学生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母亲拒绝否认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行动疑虑因子评分与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父母期望因子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完美主义心理的某些维度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于2004—03/06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的174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①父母教育方式问卷分为母亲教养方式56个项目,父亲教养方式58个项目,内容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偏爱被试5个保留维度。量表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81和0.72。实验假设父母教养方式一致,所以在计分时把每个维度中父亲与母亲的分数合并。(参焦虑自评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症状出现的频率。③自评抑郁量表由20个陈述句组成,每条为一个相关症状,按1—4级评分,奇偶数条目分半相关性为0.73和0.92。评分在40分以下者为无抑郁;40—48分为轻度抑郁;49~56分为中度抑郁;57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④以班为单位施测。施测前取得该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同意。在非考试状态下,按班级对学生进行3个问卷的团体测试。并在被试确信答案得到保密的情况下进行。⑤主要观察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⑥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单因素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4.5%。剔除不完整答卷得到合格问卷174份.有效率为92.1%。①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4个维度中情感温暖理解的得分最高,其次是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维度上的得分最低。在性别差异上,父母教养方式中温暖理解在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其他3个维度则是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②高中生的焦虑得分:从总体上和不同性别上均高于抑郁得分。但就焦虑、抑郁本身得分来看不存在性别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r=0.777,P〈0.01)。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和抑郁得分的关系:除拒绝否认维度外,其余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412,-0.457,P〈0.05);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与焦虑、抑郁成正相关(r=0.348,0.356;0.382,0.385;P〈0.05)。④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各维度与高中生不同抑郁水平间的差异:经事后比较分析表明,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之父母者,在严厉惩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之父母者。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之父母者.在严厉惩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之父母者。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高中生的积极情绪越多,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社会支持、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父母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74名大学生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网络成瘾标准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网络成瘾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维度评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P〈0.01),内外向和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P〈0.05或0.0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因子分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P〈0.05或0.01),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P〈0.01);UCLA孤独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P〈0.01)。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少;人格特质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神经质,个性更内向、更孤独;父母教养方式中更多地表现为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分症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67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名正常健康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父母一惩罚、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过度保护、母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父母健康状态差、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障碍,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职业满意度状况及其与情绪特征的相关性,为维护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心理健康,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287名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采用自编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军人职业满意度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军人职业满意度问卷因子平均分:领导者素质>工作与生活环境>专业与工作性质>总体满意度>物质与社会待遇;地方大学生本科入伍干部军人职业满意度问卷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硕士、博士(P<0.01);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恐怖因子分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维度评分与军人职业满意度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焦虑因子分与军人职业满意度问卷除总体满意度外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总体职业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负性情绪越高,职业满意度越低.  相似文献   

13.
梁晓梅  陈务贤  宁传艺  郑梅 《全科护理》2011,(29):2633-2636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入院初期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26例冠心病病人应用一般资料收集表、医学应对量表(MCMQ)、医学结局量表(SF-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受文化程度(P〈0.05)、是否在职(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P〈0.05)、年龄(P〈0.01)、心肌梗死(P〈0.01)影响。冠心病病人应对方式以面对为主(相对得分0.61分),其次是回避(0.53分),最少采用的方式是屈服(0.39分),且冠心病病人比常模更少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P〈0.05);面对维度与SF-8所有维度呈负相关(P〈0.01),与SAQ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呈负相关(P〈0.05),与疾病认识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在入院初期的生活质量与面对应对呈弱负相关关系,与研究时点和疾病特点有关,更应关注应对方式对其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研究组联合阅读治疗,观察8周。于阅读治疗前、治疗8周末、随访1a末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自拟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个人心理状态与日常行为状况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了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1),而总消极因素、激惹、迟缓、抑郁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自觉抑郁沮丧、自觉一无是处等心理状态以及拒绝做日常事务、不遵守医院规则等不良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对人友好、主动交谈、对周围活动感兴趣等良好行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阅读疗法有利于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满意度,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组织氛围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0-12月,采用混合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2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返回的1188份有效问卷中,护理组织氛围得分为(3.84±0.59)分,编制、年龄和职务为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123.63±18.59)分,护龄、职称和编制为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护理组织氛围的总分及3个维度(关心员工、温暖和工作主动性、支持认同)得分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创造良好的护理组织氛围,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征及其与人际关系归因的相关性,为高校管理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对4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人际和谐性与人际亲融性评分较高;男生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人际亲融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冲突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与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运气、情境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和谐性、人际亲融性因子分与努力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和运气维度评分对人际冲突性、人际扰他性因子分有显著预测作用,努力维度对人际冲突性、人际和谐性、人际亲融性因子分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良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归因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200例,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cCloskey/Mueller satisfaction scale,MMSS)对其进行工作满意度测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整改及反馈。结果不同科室、编制、职称、婚姻状况、学历、年龄护士的MM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轮PDCA管理后,护士在总体工作满意度、同事关系与管理方式、工作被认可、专业发展机会和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得分均较PDCA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 372名大学生采用自编一般社会学特征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8.99%;不同社会学特征的大学生焦虑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丧失、其他因子和男性、内向型性格类型、来源于城市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众多,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