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异体骨质地坚硬,可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的生物愈合,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经手术重新附丽可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患者生存期较短,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应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骨肿瘤的保肢外科技术在化疗基础上得到了很大发展,保肢治疗是肢体恶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1].在保肢治疗中,人工关节和大段异体骨移植是临床常用的重建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与关节缺损的方法,具有保存骨量、有利于后续翻修、提供良好的软组织附丽、有利于肌肉功能恢复及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异体骨质地坚硬,可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的生物愈合,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经手术重新附丽可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生活质量。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患生存期较短,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应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周围是多种骨肿瘤的好发部位,尤其是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50%~60%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即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肿瘤瘤段切除、定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保肢手术,规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使保留的肢体尽快更好地恢复功能。2003年我科有45例患者行此手术,不但保留了肢体,也获得了良好的关节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曾艳 《当代护士》2016,(2):93-95
回顾性总结46例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措施包括术前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化疗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指导和详细的出院指导,认为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对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具有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和做好康复锻炼,对提高手术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60°,平均141°,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新的辅助化疗和人工假体设计的协助下,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关节置换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的主要保肢方法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09-10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均行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后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置换后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置换后获随访7~51个月。1例置换后出现感染并发症,血沉检查结果升高,经清创、关节松解和抗炎治疗后好转,关节功能得到恢复。置换后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肺转移病例,无假体松动和体断裂出现。Enneking功能评估,肢体功能优7例(47%),良5例(33%),差3例(20%),优良率达80%。提示应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恶性肿瘤效果良好,可以保留良好的肢体功能,是一种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1—07/2007-06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纳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12例,骨巨细胞瘤2例,肺癌骨转移癌1例,骨肉瘤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同种异体半膝骨关节移植保肢组6例,移植骨段长度12~18cm,平均14.8cm;移植后随访1.3~5.7年,平均4.2年;疗效优良率为50%。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保肢组6例,假体体部长度12~15cm,平均13.6cm;1例患者失访,其余5例患者置换后随访0.4~5.5年,平均3.9年;疗效优良率为80%。两组患膝关节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半膝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组(66.7%,20.0%,P〈0.05)。提示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和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的两种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其中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优于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新的辅助化疗和人工假体设计的协助下,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关节置换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的主要保肢方法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09-10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均行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后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置换后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置换后获随访7~51个月。1例置换后出现感染并发症,血沉检查结果升高,经清创、关节松解和抗炎治疗后好转,关节功能得到恢复。置换后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肺转移病例,无假体松动和体断裂出现。Enneking功能评估,肢体功能优7例(47%),良5例(33%),差3例(20%),优良率达80%。提示应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恶性肿瘤效果良好,可以保留良好的肢体功能,是一种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目前已成为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异体骨关节移植不但可以重建患者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还能与宿主骨愈合并成为其体内有功能、永久的一部分。但术后感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异体骨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1%~15%,远高于其他无菌手术,严重者可导致最终截肢。我科1991年3月~1999年10月共收入11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移植术,现将移植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股骨远端是原发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目前大部分都选用保肢治疗。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股骨远端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早期和中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但对其长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尚少。 目的:探讨行国产型股骨远端肿瘤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患者的假体长期预后情况及肢体功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34例,均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 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4个月(11-126个月),末次随访23例患者生存,11例患者死亡;23例生存患者中7例发生与假体相关并发症:4例行翻修,3例行截肢。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6%;29例患者在置换后2年时行膝关节Enneking评分,总体平均分为19.3分(7-27分):优6例,良16例,中5例,差2例,患者假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75.9%。结果提示,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在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中能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胛带部恶性骨肿瘤的切除分型、保肢治疗的方法及其结果。方法28例肩胛带部恶性骨肿瘤患者按照Malawer等提出的手术分类方法切除肿瘤,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保肢治疗,对患者进行肿瘤学结果评定,切除重建后功能评价。结果28例患者中,3例失访,25例随访时间9~96个月,平均54个月,局部复发6例,死亡11例,根据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标准: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患者平均得分23分,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平均24分,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患者平均24分,人工假体置换患者平均26分。肩胛骨部分切除患者平均28.5分,全肩胛骨切除、肱骨头悬吊术患者平均25分。结论肩胛带恶性骨肿瘤可以彻底切除;其保肢方法较多,大部分患者手部功能得以保留,肩关节无痛并有一定功能。  相似文献   

13.
We describe the rehabilitation of 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femur replacement after neoplastic involvement of the bone. In the past,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the femur were generally advised to undergo a hip disarticulation or transfemoral amputation. It is now feasible to salvage the limb in selected patients, by excising the entire femur together with any contiguous soft tissue tumor and replacing it with an endoprosthesis. The surgical literature contains a number of reports on total femur replacement, which mention the rehabilitation aspects only briefly, but we found nothing on this relatively uncommon form of surgery in the rehabilitation literature. Physiotherapy techniques such as active assisted exercises, isometric exercises, and hydrotherapy are extremely useful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rehabilitation to facilitate a graduated strengthening program. Certain exercises, such as active hip abduction or knee flexion, may not be permitted for several weeks to protect muscles that have been reattached to the prosthesis. Partial weight bearing may be required to allow incorporation of bone allograft around the prosthetic hip joint. Because of these factors patients with total femur replacement may need a longer period of rehabilitation (6-8wk) than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or knee replacement. Patients with total femur replacement can, however, achieve full independence with an appropriat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保肢治疗已成为四肢恶性骨肿瘤的规范治疗方式,但若治疗处理不当,则会造成肿瘤复发、继发性感染、内固定或重建假体松脱等并发症。目的:文章以传统的肢体转移性骨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为基础,从四肢恶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人性化、个体化、简单化的姑息性治疗方案,观察骨水泥填充法结合内固定治疗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合理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恶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中筛选的31例患者,均要求保肢治疗。将31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肿瘤清除+钢板内固定组11例,采用骨水泥填充法结合钢板内固定内固定姑息性治疗;肿瘤清除+钢板内固定+固定前放化疗组20例,采用固定前放化疗结合钢板内固定保肢治疗。全部患者固定后获4-38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结果与结论:随访结果显示,肿瘤清除+钢板内固定组11例均存活、生活能自理,肢体运动功能良好;肿瘤清除+钢板内固定+固定前放化疗组20例患者中17例存活,3例分别于固定后第9,13个月因原发肿瘤的多脏器转移和自身条件较差、并发其他并发症而死亡。肿瘤清除+钢板内固定组保肢治疗后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较固定前提高至少1个级别以上。结果证实,对于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可不采用放化疗技术,简单的骨水泥填充法结合内固定姑息性治疗的方法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9-03/2005-05收治的26例髋部原发肿瘤行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6例,滑膜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假体类型:特制全髋关节假体17例,特制人工双极股骨头7例,马鞍式关节假体2例.随访18个月~6年,平均4年3个月.其中10例恶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率为40%,保肢率为60%:16例中间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为12.5%,保肢率为87.5%.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平均19分,优良率为76.9%.提示特制人工髋关节假体可以有效保持患肢的肢体功能,足髋部肿瘤较为满意的保肢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植对保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berg once adopted muscle flap implantation for 26 patients after excision of peripheral giant malignant tumor of knee joint.After 3- 7 years of follow up survey,all muscle flap survived,function of limbs were good which indicated that implantation with pedunculated muscle flap or muscle skin flap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improving success rate of limb salvage of malignant tum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评价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重建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本科19例四肢长骨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手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大段异体骨进行重建,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患肢功能锻炼,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9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移植腓骨均成活,异体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及骨不连,随访11~46个月,术后MSTS功能评价上肢平均95.2%,下肢平均91.8%.结论 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异体骨可用于四肢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肢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政  刘傥 《中国临床康复》2014,(26):4115-4119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价值日益提高,目前已替代截肢,成为当今肢体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与发展方向。但目前为止,对股骨近端肿瘤还没有统一的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瘤段扩大切除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病灶刮除,瘤体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后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瘤段扩大切除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关节功能情况。2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转移复发率、死亡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3%)高于对照组(53%),术后2年内转移复发率(7%)和死亡率(3%)均低于对照组(30%,23%)。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