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卫生统计》2017,(5)
目的研究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配置养老资源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厦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问卷城区652份、农村622份。城、乡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暂未考虑比例分别为67.5%、18.6%、12.7%、1.2%和71.1%、23.1%、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乡老年人在文化程度、患慢性病、子女是否提供养老费、退休金以及距最近医疗单位的距离等方面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家庭养老为参照,城乡,年龄大于80岁者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3.84(1.845~7.99)和3.64(1.07~12.47)),距最近医疗单位较远者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1.73(1.04~2.86)和2.12(1.31~3.42))。但城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退休金较多和子女有提供养老费者更愿意选择非家庭养老,而农村在婚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结论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均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区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除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外,应针对城乡差异合理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在消除无法观测变量的影响后,其养老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基于2008、2011、2014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个人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因变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内生性,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结果 自理能力(OR=1.597,95%CI:1.293~1.972)、配偶照料支持(OR=1.556,95%CI:1.187~2.039)和情感支持(OR=1.422,95%CI:1.182~1.711)、照料者态度(OR=1.91,95%CI:1.359~2.683)对老年人个人养老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照料者态度(OR=1.933,95%CI:1.356~2.756)、配偶照料支持(OR=0.718,95%CI:0.539~0.957)和情感支持(OR=0.727,95%CI:0.601~0.879)是影响老人家庭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照料者态度(OR=0.001,95%CI:0~0.019)、子女照料支持(OR=0.071,95%CI:0.008~0.68)和情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L县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95份,有效回收问卷454份(91.72%)。结果454名农村老年人中160人(35.2%)有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等14项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子女数、家庭月收入、到卫生院距离、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孤独程度、医养结合赞成程度、对医养结合机构了解程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较低,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客观了解需求情况,加强医养结合的宣传,建立多档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5.
《浙江预防医学》2019,(6)
目的了解浙江省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便利抽样方法,从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和永康市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为现场调查点,选取居住时间≥1年且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390人,问卷有效率为91.76%;其中男性219人,占56.15%;女性171人,占43.85%。选择机构养老155人,占3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人数≥3人(OR=0.072,95%CI:0.007~0.742)、与配偶居住(OR=0.395, 95%CI:0.188~0.833)、与子女居住(OR=0.323, 95%CI:0.132~0.791)、与配偶及子女居住(OR=0.305,95%CI:0.139~0.673)、在农村居住(OR=0.404,95%CI:0.224~0.730)、无慢性病(OR=0.485,95%CI:0.292~0.805)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较低。结论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包括子女人数、居住情况、居住地区和是否患有慢性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养老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老年人8 389名,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分别为89.81% 、5.79%和4.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8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就医距离远、生活不需要照顾、1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不知有家庭医生服务、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和1年内有住院的老年人倾向于社区养老(P<0.05);75岁以下、家庭年收入低、非贫困/低保户、家庭常住人口少、两周有病伤、自评健康状况差、没有签约家庭医生、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的老年人倾向于机构养老(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以居家养老意愿为主。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努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23份.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同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态差异显著;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牙齿数量差异显著.年龄与口腔健康状态正相关,与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重庆市高校社区养老现状,分析影响高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因素,为制定重庆市高校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重庆市19所高校所属社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调查对象希望享受的养老服务主要有家政服务(63.1%),安全保障服务(62.3%),生活照顾(57.3%),应急医疗救助(57.2%),一般医疗服务(52.5%),文化娱乐服务(48.5%),护工照料(45.0%),精神慰藉(39.3%)。如果把以上服务整合起来,66.9%的老年人愿意尝试这种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族、生活自理情况、居住情况、社区是否能提供养老服务、每月能接受的养老费用对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有显著影响;民族、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每月能接受的养老费用对调查对象是否希望高校医院提供整合照料式养老有显著影响。结论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尽快以高校医院为基础,构建高校医院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城市社区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城市社区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1年3月-2015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5个城市社区抽取887名父母和(或)配偶父母居住在济南市城区的≥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居住在济南市城区的父母和(或)配偶父母共1381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分析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 381名城市老年人中,完全自理者418人(30.3%),基本自理者478人(34.6%),部分自理者358人(25.9%),不能自理者127人(9.2%);期望“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者805人(58.3%),期望“与子女同住,雇人照料”者151人(10.9%),期望“不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者317人(23.0%),期望“不与子女同住,雇人照料”者68人(4.9%),期望“与子女同住,白天在日托中心”者17人(1.2%),期望“住养老公寓”者23人(1.7%);期望在家养老者1 341人(97.1%),不期望在家养老者40人(2.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和与(孙)子女同住的完全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年龄≥70岁、无配偶、与(孙)子女同住和思维明显减退或混乱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经济不独立的不能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和与其他人同住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雇人照料,无配偶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不雇人照料,男性和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上的部分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雇人照料,经济不独立的不能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不雇人照料。结论 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是当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主流意愿,但随自理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养老意愿也有所改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经济来源、思维能力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卫生统计》2015,(5)
目的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并分析失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Katz指数量表评价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进而判断其失能状况,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失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厦门市6个区,38个街道/乡镇,173个社区,回收有效问卷14292份,其中失能老年人610名,失能率为4.27%;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73,洗澡失能率最高,吃饭失能率最低;女性、非在婚、非独居、小学文化程度、个人经济状况差和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的标准化失能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居住方式、个人经济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失能影响因素。结论厦门市老年人的总体失能率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年龄≥80岁、非在婚、个人经济状况差和患有慢性病等老年人的失能问题仍尤为突出,应针对以上高危人群开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卫生统计》2017,(1)
目的探讨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在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基于厦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数据,建立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法选择模型中的调和参数λ;通过与全变量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比较,探讨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优势。结果共纳入1244名老年人,其养老意愿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分别为70.0%、21.1%和8.9%。交叉验证法选择的λ为0.018;此时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为居住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数、每月退休金收入、公费医疗和住院情况;BIC和AIC分别为1931、1888,均低于全变量logistic回归(2077、1923)和逐步logistic回归(2025、1912)。结论 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可用于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受多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洁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3):402-406
目的:对南通市中老年群体进行养老意愿的调研,探讨影响中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有关因素,为优化南通市养老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南通市选取符合纳入标准≥45岁中老年人183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养老意愿。结果:共发放问卷183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5.6%。其中选择机构养老的人最多,占52.6%(92/175),其次是社区居家养老,占26.3%(46/175),选择家庭养老的人最少,占21.1%(37/175)。受教育程度、生活地、子女数对养老意愿有影响。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相比,中学学历较大专学历更倾向选择家庭养老(B=-1.687,P<0.01),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相比,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B=-1.753,P<0.01),生育独生子女者较多个子女者更倾向选择社区养老(B=1.584,P<0.05)和机构养老(B=1.584,P<0.05)。结论:城乡居民养老需求不同,养老方式应该坚持差别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思路借鉴。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九龙坡区98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类树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采取索引图、Risk统计值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41.5%的老年人具有购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意愿。分类树模型结果显示退休前职业、网络使用情况、智能手机使用情况、智慧健康养老认知、养老方式5个解释变量为影响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因素,其中退休前职业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市场可优先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培育,逐步推广。强化老年人现代信息技能的培训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丰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异地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HARLS数据,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框架,采用逐步回归法,对7535名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7535名老人中,有异地养老意愿的995人(1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教育程度、居住地、居住模式、生活来源、本地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老人异地养老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居住地、居住模式、本地医疗服务满意度均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较低。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细分老年人群,引导多样化异地养老形式;确保医疗资源供给,简化异地就医手续;完善保障政策,提高异地养老老人经济收入,从而提高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统计》2019,(1)
目的评价养老机构的技术效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会化养老的服务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优选法确定评价模型及指标,对厦门市所有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其中13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综合运用DEA中的BCC模型对投入不足或过剩等效率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SBM模型对决策单元进行技术效率测算与排序,并拟合Tobit回归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结果共调查32家养老机构,其中公办、公办民营和民营机构分别为7、5、20家,总床位数6729张,入住老年人3154人(女性占60%)。所调查的养老机构中技术效率有效者19家(59.4%);BCC模型中,平均技术效率为0.963,5家机构规模报酬递增,8家机构规模报酬递减;SBM模型的平均技术效率0.813,两模型有效决策单元相同,技术效率较好的前8名均为民营机构,后8名中公办机构占4所。民营机构效率高于公办机构,城市的养老机构效率高于农村,人员工作年限越长、培训越多以及入住率越高,机构的技术效率越好。结论厦门市养老机构技术效率整体较高,但在规模资源利用和服务人员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的技术效率受运营模式、地理位置、人员技能、入住率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卫生统计》2019,(3)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多层级、持续性"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6个区,16个街道/镇,44个社区,3260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基于Andersen理论模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人群分布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倾向性因素、使能因素、需要因素等方面分析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传统的居家养老(82.01%),仅有12.89%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入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倾向性因素中,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高、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OR值均大于1(P0.05);使能因素中,在婚、主要由配偶照护、经济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倾向于医养结合式养老,OR值均大于1(P0.01);需要因素中,老年人自理情况越差越倾向于入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P0.01)。使能因素对模型的贡献度最大,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最大。结论厦门市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需求高于一般的机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受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照护情况和自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其中使能因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8)
目的了解大连市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大连市内4区贫困家庭中540名≥60岁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4人(42.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298人(57.10%)的老年人选择非居家养老,患有慢性病400人(76.60%),未患有慢性病122人(23.40%)。其中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居住模式、家庭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目前所接受的照料方式、家庭氛围和谐满意度的贫困家庭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5.09、8.11、7.36、7.13、5.9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2.05)、非独居(OR=1.80)、家庭月收入较低(OR=0.47)、自评健康方面越好(OR=0.62)、家庭氛围和谐的满意程度较高(OR=0.56)的贫困家庭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结论居家养老已不是大连市贫困家庭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选择,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政府应加大社会化养老的支持力度,合理分配养老资源,满足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