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及头针各流派相关书籍,对近60年与头针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比较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云鹏头针、焦顺发头针、朱明清头针等10个头针流派的理论基础、选穴部位、临床优势病种等,以期为治疗不同疾病提供头针疗法的最佳刺激部位、全息象、针刺手法、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减少临床选穴(区)的盲目性。众多头针流派各有特点,应通过严密的科学研究找出临床中头针最佳治疗方案,促进流派间的融合,使头针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临床使用头针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头针疗法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头针的特殊针感人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110015辽宁省人民医院张业远刘颖君王颖杨德荣范英姿王玫宣张欣1971年焦顺发氏发表了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对应头皮划定刺激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焦氏)头针疗法,经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但人们总会想到,头皮并非大脑皮层,能...  相似文献   

4.
肢体偏瘫是脑卒中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1 头皮针刺法 头皮针刺法主要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主要分头皮针、焦氏头皮刺激区、头穴、颞三针等。据报道,头皮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显效率为60%~80%,  相似文献   

5.
中风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临证治疗中风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期、亚急性期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在恢复期中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电针并用配合背俞穴铺灸。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力推石氏中风单元建设。  相似文献   

6.
头皮针结合关刺,恢刺,毛刺治疗脑瘫32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头皮针结合关刺、恢刺、毛刺治疗脑瘫32例项立敏朱凤仙杜丽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图书分类号R246.4关键词脑性麻痹/针刺疗法头针疗法刺法小儿大脑瘫痪是婴儿和儿童较为多见的综合征,发生原因很多,主要是分娩时产伤所引起颅内出血或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近5年头针临床运用的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3-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13-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2013-2018年)、Pubmed(2013-2018年),检索词为"头针"及"头皮针",检索头针临床运用的文献,按头针流派、所治病症、刺激部位、干预措施及操作手法等加以分类、归纳、整理。结果:纳入的148篇文献中,头针常见流派以国际标准、焦氏头针、方氏头针为主,擅长治疗神经系统及精神类疾病,分别常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四神聪、百会、顶颞后斜线;百会、额中线、四神聪、神庭等穴位。头针临床最常配合体针治疗,操作多用捻转法行针,留针时间以30min为主,期间不行针,针刺补泻手法多未提及。结论:头针流派众多,头部刺激区及操作手法需进一步量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卵圆孔、翼突上颌裂的解剖位置及针刺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根据下颌神经、上颌神经出颅部位的解剖结构进行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即卵圆孔刺法和翼突上颌裂刺法。其临床应用时受累神经定位须准确,要求针感与受累神经分布区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直刺12胸椎以上背俞穴的安全针刺深度以指导临床。方法选择适合背俞穴针罐疗法的患者,进行辨敏探穴、在背俞穴敏感点采用直刺法针刺得气后,以卡尺测量得气后皮肤外的针体长度,以mm表示,然后以针体长度减去留在皮肤外的针体长度,即得出针刺深度,进行CT定位下验证针刺安全性。结果 12胸椎以上的肺、心、肝、脾俞穴以及膈俞、胃俞的针刺深度与标准的穴位危险深度相比,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背俞穴直刺法是安全的针刺技术。  相似文献   

10.
蔡信诚 《陕西中医》1998,19(11):514-515
<正> “陕西头皮针”与“头针”均是针刺头皮刺激区,治疗全身疾病的治疗方法。但头皮针除了具有头针相同的特点外,它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1 伏像、伏脏 1.1 特点:伏像、伏脏刺激区是头皮针的精华所在。颅骨冠状缝、矢状缝与人字缝在头皮的投影,伏像有了一定的定位标志。伏脏实际是人体左右半侧身体缩形横在额前发际上的刺激区。上述刺激区在头针中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脑血栓偏瘫属中医中风范畴,笔者运用气功加头皮针治疗本病,收效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采用头皮针定位法,根据临床体征,选好刺激区。2.常规消毒后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刺至头皮下或肌层均可。3。针刺后固定不提插,术者肩、肘、腕关节及拇指保持稳定,食指1、2节呈半屈曲状,食指与拇指捏住针柄,运气达  相似文献   

12.
以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为例,对各流派的头针体系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经穴头针、反射区头针、全息头针及头缝针的诊治特点,指出当前流派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建议:利用3D打印技术解决头穴定位不一问题,以超声等仪器为指标,观察针刺不同深度的临床效应以及通过诱发电位或脑电图探寻针刺手法产生疗效的可能机制,并加快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推进针刺手法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对针效的影响各不相同,选择与病证相适应的刺法是提高针效的关键。毫针刺法与针效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尚缺乏临床试验与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头部围针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头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已在国内外得以公认。其分区方法有焦氏头针法 ,国际标准化头针分区法及传统头部穴位透刺法 ,其基本原理是刺激距病灶较近的相应头皮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仅从这一意义上讲 ,在CT、MRI较为普及的今天 ,莫如直接根据CT或MRI诊断确定距离病灶最近的头皮刺激区更为便捷。为此 ,最近已有头部围针法的报告[1 ,2 ] ,但其具体定位方法未详细介绍 ,使初学者不易操作。  我们在临床中使用头部围针法治疗偏瘫及其合并症已有半年多的时间 ,根据我们的体会 ,其疗效不亚于焦氏头针法 ,况且对空间失认等高级…  相似文献   

15.
安军明教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皮针针刺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通过针刺头皮部失眠组穴,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营卫,调阴阳而治疗失眠。安教授治疗失眠,以方氏头针为主,从"心肝"论治,侧重疏肝宁心,辨证取穴。针刺必以调神,下针遵循次序,注重手法,强调刺激量,可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运动针刺法又谓之"动刺法"、"动留针",是在基础针刺法的基础上配合运动患病部位的一种治法。取穴一般少而精,多是远部取穴、经验取穴,相当于古代九刺法中的远道刺。《标幽赋》曰:"交经缓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运动针刺法源于人体阴阳平衡理论,强调患者与医生二者相配合,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调节患者自身阴阳以达平衡,  相似文献   

17.
杨娟  陈振虎  偶鹰飞  张昆 《新中医》2022,54(8):166-169
合谷刺属于《灵枢·官针》五刺法之一,亦是岐黄针疗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刺法。岐黄针对合谷刺的运用强调通过对疾病病位、病性以及病变范围的把握,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合谷刺,如根据针刺刺激目的确定合谷刺方向,根据病变范围调整合谷刺角度,根据病位选择合谷刺深度,从而达到针至病所,“随变而调气”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74年3月以来,在学习和运用焦顺发中医主任医院首先创造发明的“头针方法”中,笔者基本根据大脑解剖生理和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理论,在患者头皮刺激区上运用按摩治病的方法(简称刺激区按摩)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效果显著,现初步小结如下: 一、疗效分析: 1、一般资料: 136例中,男39例,女97例,年龄20岁以  相似文献   

19.
应用CT测量直刺肺俞穴位的安全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好针刺深浅是中医针灸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其总的原则是: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穴位的局部解剖结构是决定针刺深浅的主要因素,而患者的年龄、体型体质、时令季节、病位与病情,是决定针刺深浅的重要因素。针剌的深度目前还沿用同身寸方法表示。初学针刺者常感到用同身寸深度很难掌握针刺易出现意外的穴位究竟刺多少毫米是安全深度。肺俞穴作为重要的背俞穴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脏腑辨证取穴的重要配穴,肺俞穴深刺时有一定危险性,针刺不当难以避免危险,故需要进行系统的、大样本的实体测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焦顺发头针结合艾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紧张型头痛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 方法:选 取本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300 例肝郁气滞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 入标准的病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采用单盲掷骰子的随机方法,分为焦顺发头针组 100 例、艾灸组 100 例和 联合组 100 例。 所有患者除常规治疗外,焦顺发头针组患者应用焦顺发头针,艾灸组患者应用艾灸,联 合组采用焦顺发头针结合艾灸治疗。 在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各组患者头痛综合评分量表水 平、精神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生活质量水平与临床疗效变化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后各组患者发作频率、伴随症状、头痛程度与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HAMA)与阿森斯睡眠障碍评估量表(AIS)评分下降,生理职能、机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精 神健康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与焦顺发头针组、艾灸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 治疗后发作频率、伴随症状、头痛程度、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长、HAMD、HAMA 与 AIS 评分降低,生理职 能、机体疼痛、生理功能与精神健康评分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焦发头针组、艾灸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与焦顺发头针组、艾灸组比较,联合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焦顺发头针组、艾灸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与焦顺发头针组、艾灸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论:焦 顺发头针结合艾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紧张型头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水平,降低不 良反应的发生,并加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