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案     
患者许某,男性,五十五岁,本省寿宁县人,于1958年11月28日以哮喘病入院。主诉:哮喘绵延两三年,胸次不舒,背部作痛,咳嗽痰粘而白,动则气筑更剧。三年前冬天,因长期咳嗽后出现阵发性哮喘气急,以后经常有咳嗽吐痰,甚则引起哮喘,气候寒冷或疲劳时更剧,曾经治疗无效。最近发作频数而较剧烈,呼吸困难,心悸气急。二周来复发生腹泻,一天稀便三次左右,便中有粘液,并有里急后重感,但无脓血出现,腹泻时下腹部有胀痛。1954  相似文献   

2.
哮喘案赏析     
吾师陈伯涛主任医师,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兹录陈老运用射干麻黄汤与厚朴麻黄汤之合方治验哮喘一案,以示同道。龚某,女,63岁。1988年10月24日初诊。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10年余。半年来因外感而致恶寒发热,咳嗽气急,喉  相似文献   

3.
哮喘验案     
哮喘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甚高,且属医者难治、病者难愈之顽症.吾师对此病深有研究,今整理三案并笔者效法治验三例介绍如下:李×,老干部.素患咳喘兼有高血压症.时值冬令,血压升高,降压平喘药用遍,总难平复.遂邀吾师就诊,观其形惫体胖,面赤气粗,舌淡胖苔白滑,脉乱浮紧,重按两尺如无.是为肾不纳气,涣散无归.须温固摄纳.稍佐宣通.处方:黑附片90克 上肉桂6克 黄芪30克 白术10克 生麻绒6克 北细辛3克法半夏12克 茯苓15克 砂仁9克 益智仁12克 补骨脂12克 巴戟夭30克  相似文献   

4.
哮喘验案     
病者唐淑玲,女,时年六岁,住南屿流沙,現在貴州省安順县保健站工作。 1937年夏,余在家休养。一日舍妹攜其幼女淑玲求为診病,盖苦喘已一夜矣。余詢是儿宿有是疾乎?答曰无,茲其初发也。診其脉淨滑带数,舌苔稍厚,微热微渴,舍呼吸急迫外无他病也。余思气之本在腎,而其标在肺,年老治本,  相似文献   

5.
哮喘重症案     
聂××,女,42岁。患者神志昏迷,呼吸急促,身发颤抖,有汗,诊脉浮缓,舌苔薄白。处方:桂枝15克,白芍、葶劳、白矾、郁金、石菖蒲、生姜、大枣各10克,甘草6克。服后神志稍清,呼吸平和,诊脉弦滑,舌紫暗。处方:半夏15克,南星、石菖蒲、远志、桃仁、红花、郁金、降香、苏子各10克。服3剂后,神志清楚,后用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  相似文献   

6.
哮喘误治案     
例一:郑××,男,48岁,哮喘反复发作已十二载。近三年来,每天夜半喘促哮鸣,不能平卧,约过三小时自能缓解。于1977年11月3日,求诊于余,除上症外,尚见短气息促,胸胁胀闷,嗳气呕恶,精神疲乏,四肢倦怠,饮食少进,形体羸弱,面目虚浮,下肢浮肿,尿少色清而不畅,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诊为脾肾阳虚,气化失司,痰饮上逆,肺胃失降,本虚标实之证。治以健脾温肾,化痰降气平喘,用真武汤、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服药三帖,病无进退,加葶苈子五帖未见寸功。后细审其因,缘由事不遂意,气郁不解而起,每因气愤而加剧。细辨其证,哮喘发作在夜半丑时,忆子午流注十二经气血循行正至足厥阴肝经,故推知其病源必在肝,由肝气郁逆,痰随气升则哮喘作矣;肝郁气滞则胸胁闷胀;木气犯上,脾胃升降失司,故神疲肢倦,食少呕恶;由于肝之疏泄失常,而见小  相似文献   

7.
孙××,男,14岁。1983年2月30日就诊。哮喘七载,每届秋冬受寒必发,近月来哮喘加重,曾用地塞米松、氨茶硷等治疗暂可缓解,药停复喘,改用降气平喘化痰方七帖,病无进退,乃来就诊。症见:喘息痰鸣似水鸡声,点头样呼吸,咳唾稀痰,咯痰不爽,剧咳时小便失禁,形体孱弱,面晦唇紫,汗出肢冷,舌质黯红,舌下静脉粗大青紫,脉细无力。此乃肾虚不纳,肺气壅塞,气抟于痰,血滞络阻。  相似文献   

8.
孙××,男,41岁。哮喘七载,每届秋冬受寒必发。而近月来哮喘发作日趋严重,曾用地塞米松、氨茶硷等治疗,哮喘可暂时缓解,药停复喘,改用降气平喘化痰方七剂,病无进退,于1983年2月30日来诊。刻见喘息痰鸣似水鸡声,点头样呼吸,咳吐稀痰,咯痰不爽,剧咳时小便失禁。形体孱弱,面晦唇紫,汗出肢冷,舌质黯红,舌下静脉粗大青紫,脉细无力。此乃肾不纳气,肺气壅塞,痰瘀阻滞肺络。急宜温肾纳气,通络活血,解痉平喘。药用:山萸肉、补骨脂、锁阳、丹参、桃仁、杏仁、葶苈子各  相似文献   

9.
哮喘验案四则周仲瑛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由于痰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病理因素,此后每遇多种诱因均可引发。如张景岳说:“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辨证总属邪实正虚之病,一般新病多实,发时邪实,久...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肺气不宣肾气不纳〕江××,男,38岁.喘家,每逢春秋发作十余年矣.近月来,连续发作,痰壅气逆,通宵难以平卧.自服麻黄素、氨茶硷不能控制.脉数无力,舌淡苔薄.证属肺气不宣,痰逆于上.久病体弱,肾虚于下.本虚标实,治宜兼顾.补肾纳气培其本,宣肺降痰治其标.麻黄6克,杏仁9克,苏子9克,自芥子9克,菟丝子12克,补骨脂9克,阳起石30克,紫石英30克,炙甘草3克.药进2剂,痰降气顺,哮喘即平.方已应验,可以续服.上方连服3剂.按语:处方以三拗汤宣肺平  相似文献   

11.
哮喘验案1则     
哮喘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易产生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针灸治疗哮喘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本案例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1例哮喘患者,效果良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重症,需长期治疗,现代西医治疗多使用激素吸入等措施以图达到完全控制,但许多患者即使使用激素治疗仍然疗效欠佳。笔者根据从状态论治的思想,总结出哮喘治疗的三个病机,即基本病机、当前病机及潜在病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兹选取疑难病例二则,以展示中医药在哮喘治疗方面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54岁,农民,2006年12月28日初诊。患者咳喘反复发作10年,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咳清稀痰,呼吸气促如喘息样,不能平卧,形寒背冷,每至冬季寒冷发作,曾在广西河池市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多用抗生素、氨茶碱、地塞米松和支气管舒张剂等,症状可暂时缓解,晨间、傍晚咳喘加重。近期患者哮喘又发作,自己服用中草药,症状未见好  相似文献   

14.
徐长卿性味辛温,归肝、肾经,有祛风止痛止痒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牙痛等各种痛症,也可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然笔者在临床中偶治支气管哮喘,效果颇佳,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哮喘并发咯血验案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女,57岁,农民,南澳县沟仔下人。1985年8月6日初诊。自诉哮喘反复发作十多年,咯血3年,每遇天气冷而发,发作时咳逆倚息不得卧,咯血鲜红,数口后自止,X线胸片提示:1.喘息型支气管炎,2.支气管扩张。经中西医治疗多年仍反复发作,几天前因受风寒而复发。喉  相似文献   

16.
石峰  梁国柱 《山西中医》1996,12(5):26-26
顽固性哮喘验案2则霍州矿务局团柏矿医院(031414)石峰梁国柱关键词哮喘辨证论治哮、喘方书多分别而论,临床则往往难以截然划分,笔者采用补肾法为主治疗二证,均取得较好效果,兹举验案2则如下。例1:孙某某,女,15岁,学生,1988年10月4日初诊。其...  相似文献   

17.
时辰针灸治疗哮喘验案山东省针灸医院(250014)李艳梅女,42岁,1996年9月25日初诊。哮喘发作半月余。既往有哮喘病史8年。平时劳累及感冒后即喘,服喘定片可定喘。半月前因受凉而哮喘加重,虽服喘定亦不解,去医院输液治疗,经抗感染定喘治疗1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18.
19.
伍耀衡  刘丰 《新中医》1995,27(12):39-39
顽固性支气管哮喘验案3则伍耀衡,刘丰,林琳,罗海英主题词哮喘/中医药疗法,温肺,@调和营卫/中医治法我们以温肺固表、调和营卫为治则,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组成温肺方,治疗顽固性迁延发作期哮喘患者,收效颇佳。兹报道3则典型病例。例1:徐××,女,46...  相似文献   

20.
付伟  杨道文 《北京中医药》2018,37(6):579-58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2016年3月17日因"反复咳嗽3月余,加重2天"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住院治疗。患者就诊前3月余受凉后出现干咳,无痰,无发热,无胸闷、喘息,咳嗽症状多于夜间、受寒或闻异味以及平躺后加重,当地医院先后给予阿斯美、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复方甘草片口服,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雾化等治疗后咳嗽稍缓解。此后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经西药抗感染、抗炎、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