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患者,男,52岁。以"走路不稳,二便失禁,言语欠清"于2012年12月11日就诊。2009年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二便控制困难伴有腰部疼痛,2010年症状加重,并伴T2节段以下汗出减少甚至无汗、勃起困难。2012年初始觉四肢活动欠协调,逐渐走路不稳,伴言语欠清、进食水有呛咳。其间曾反复求医,均按腰椎间盘病变诊断治疗,后经湘雅医院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可能的)"。在服用相关营养神经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来我科寻求针灸治疗。刻下症:走路不稳,二便失禁,无汗(T2以下),勃起障碍,喝水呛咳,语言欠清、腰部疼痛。卧位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坐位血压120/80mmHg,立位血压95/58mmHg。 相似文献
2.
MrsEierinamalacela,坦桑尼亚人,女,57岁,律师。因发作性晕厥,不能行走,语言不清3年,加重1年,于1994年元月8日来中国坦桑医疗队首都组就诊。患者3年前由卧位站起时出现晕厥,每年逐渐加重,不能站立,每天大发作5~6次,小发作2~3次,晕厥发作时伴有全身冷汗和一过性神志不清,口唇苍白持续约30秒。经CT检查显示大脑皮层下及小脑萎缩。查体:老年女性,黑色皮肤,神志清,表情淡漠,痛苦貌,失语,双眼球呈水平样震颤,指鼻试验阳性。心肺听诊阴性,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强直,不能站立。平卧位时测血压7.9/6.5kPa,坐立位时测得血压9.2/6.8kPa。脉搏10… 相似文献
3.
肖奇蔚;苏晨晨;房繄恭 《中国针灸》2024,(7):831-832
报道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情况。本案以明确中医病因病机为前提,在结合患者自身诉求的基础之上,病证合参。采用房繄恭教授“盆底六针”(中髎、秩边、会阳、中极、水道、归来)为主穴拟方施治,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和电针干预的配合使用。治疗4周(12次)后,患者泌尿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本方以补益肾气、调节肾之气化功能为基础,兼顾调理脾胃气机、振奋阳气,提升气之固摄功能,发挥中、下焦协同作用,从而促使脏腑阴阳恢复平衡,达到病证同治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正多系统萎缩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1]。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日笔者(第一作者)跟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多系统萎缩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初诊时间:2015年8月19日。主诉: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的多系统萎缩的验案,为临床治疗多系统萎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4.
陈爱霞;杜宇征;赵亮;陆妍;孟祥刚;赵琦 《中医杂志》2017,58(6):538-540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性、快速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过一则验案介绍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补气活血通络、通利三焦为治疗原则,采用针药联合方法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正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自成年起病,原因不明确的、较少见的、散发的,以累及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临床症状较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原因不明的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阳痿等)、运动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样症状、小脑和锥体束症状)等。目前西医学对本病发病的病因以及机制尚不清楚,且无特效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为主。中医学上无此病 相似文献
19.
多系统萎缩以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共济性失调和锥体束征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特色与优势,且能明显改善症状,近年来成为中医脑病科研究热点.文章旨在从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归纳总结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治疗方案探索提供相关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