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数术看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9,29(10):811
本文梳理了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记载,参考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进行对照,以探讨古代数术与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联系.结果发现十一脉体系是五输穴、原穴、全身腧穴的数理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经脉体系的建立使得脏腑经脉表里相合、营气环流得以实现.针灸在针具、刺法、禁忌等多个方面都受到数术的影响.经脉理论的构建充满了哲学思辨,具有一定主观成分,但并不影响古人对脏腑经脉的生理现象所进行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2.
奇经八脉命名考新得奇经八脉是经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奇经八脉名称含义的解释现多是从经脉的功能角度阐述,如现行高等院校教材《经络学》、《针灸学)}都是如此。然而,笔者在研读古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人对奇经八脉的命名还另有含义,它和针灸经脉腧穴常用命名形式...  相似文献   

3.
高熙静  姚贵轩 《光明中医》2014,(10):2045-2047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该书对针灸学理论从治则治法到临床应用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笔者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腰痛的条文,探析该书对针灸治疗腰痛在经脉循行、辨证论治、针灸取穴及刺灸操作方面的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取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其在针灸学中的运用也较广泛,对经络的发现构建与循行分布、腧穴的命名、五腧穴的涵义、标本根结理论、以及临床治疗如腧穴主治、手法操作、得气判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取象思维在针灸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增强人们对取象思维的理解和重视,以探寻针灸学术领域的创新点,推动针灸的相关理论和针灸学科不断的发展,为临床诊疗的认知和把握提供新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5.
特定穴是十四经脉中具有特定名称、特殊含义和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分为十大类。它的"特"不仅体现在其广泛的临床运用,而且体现在其深刻的理论内涵。通过对各类特定穴的内涵解析与梳理,发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经气的不同运行、交会方式,而且深化了对腧穴本质的理解,同时,也明确了针灸学不是独立的针灸学,而是在整个中医理论框架下的针灸学,任何企图脱离中医这片森林来谈论针灸的倾向都是有意无意的以叶障目,从而为提升针灸临床诊疗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岩琪  郭义 《吉林中医药》2011,31(3):232-234
针灸标准化古而有之,并且随着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标准化的工作始终贯穿其中。正是由于古人对针灸学系统中经络循行、穴位定位、针灸器械、针灸技术的规范以及针灸治疗等内容的不断规范,促使针灸学不断发展至今。古代针灸标准对针灸学理论及针灸学临床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现代制定针灸标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典针灸经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其理论受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更替、变革,加之无意的传抄错误、有意的篡改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因此经历变革之后的理论构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最原始的实践经验。笔者尝试探讨在针灸经脉理论体系的架构过程中,所谓"事实"与"解释"二者之间存在的错位与偏差,为现有针灸学理论、临床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曹世强 《河北中医》2012,34(9):1376-1377
迎随补泻针法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供中医学专业用)和现出版的许多有关针灸学的医学书籍中,一般都记载为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随,是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迎,是泻法。《针灸聚英》卷四中补泻雪心  相似文献   

9.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为揭示针灸调控机体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收集Pub Med、Springer、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自2001至2016年有关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学领域研究中应用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针灸镇痛的效应与机制研究、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针灸治疗各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研究5个方面。基因芯片技术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针灸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存在成本高、数据挖掘不充分、观察对象不统一、专门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解决以加强此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生活。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针灸在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等症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热病作为中医学的优势病种之一,几乎贯穿中医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而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治疗热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显著疗效。在《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针灸治疗热病的相关应用不断被丰富。三才理论是一种古代人民对于宇宙社会结构的认识,指的是天、地、人三者,是一个指导人体适应自然的动态模型。三才理论是针灸学发展中的重要哲学思想。通过对三才理论的分析,引出了其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影响,指出其在腧穴命名、针灸选穴、针刺手法各方面影响着针灸学的发展。最后,论述了三才理论在针灸学中的运用及在针灸治疗热病中所体现的三才思想。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三才理论是针灸治疗热病的一个思维方向,通过从时间空间、人体自然的角度认识三才理论,认为在针灸治疗热病时以三才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进行辨证论治能够取得更佳疗效。针灸治疗热病时,可以在三才理论的延伸下根据经络流注盛衰时间、人体虚实、穴位功效、药物功效等进行辨证论治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针灸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阐明针灸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成为世界传统医药研究的重点,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针灸与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通过对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策略与技术及在针灸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分析与论述,提出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针灸学研究,对于发展针灸理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莹  杨建 《世界中医药》2023,(24):3589-359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针灸传统经典理论,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穴以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经穴是经脉上特定的点,是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经穴与非经穴效应不同,本经穴与他经穴疗效迥异,同一经脉中的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效应有别,加强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对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代数术看经脉长度与营气流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8,28(8):591-595
对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理论进行梳理,参考国外学者关于古代人类思维方式的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中有关经脉长度和营气流注的记载进行对照,以探讨数术与这些记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脉长度和营气流注完全符合数术的原理,即经脉的长短尺寸和营气的流注度数均由数术演绎而成,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天人之间密不可分的感应联系.鉴于数术之无法验证,对于营气流注的研究不宜采用现代实证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流注的起始经脉,是经络腧穴学腧穴各论教学的先行经脉和重点经脉。因此,讲授好手太阴肺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文章提出几点手太阴肺经的教学设计与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导向阐释经脉循行原文;巧妙记忆经脉腧穴个数;重点腧穴探讨学习;重视腧穴的定位,旨在探索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巧妙地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培养优质的针灸学人才,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郭君双 《中国针灸》2006,26(10):745-748
马继兴先生(1925-)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家及中医文献学奠基人,是针灸学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者。60多年来在针灸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在腧穴学、经络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出版《简明针灸正骨》《针灸疗法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彩色教学挂图、《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敦煌古医籍考释》《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等著作对针灸史及针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0-2012
《八正神明论篇》是为《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篇章。本文从"法天则地、合以天光"、"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上工救其萌芽、不治已病治未病"、"神乎神、慧然独悟、昭然独明谓之神"几个代表性语汇入手,就其中医针灸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八正神明论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的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四时八正的各种自然变化对人体经脉气血盛衰的影响以及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针刺补泻、形神关系和治未病的理论,这些都为后世中医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论"经络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充实和发展 ,成为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直指导着针灸临床及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在众多医籍中 ,特别是当代各层次的《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等统编规划教材中关于“经络概念”的解释基本上都是“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从经络循行的走向来看 ,经脉是直行的干线 ,络脉是横行的分支 ;从经络分布的深浅来看 ,经脉分布在较深部 ,络脉分布在较浅部”。对奇经八脉的解释则为“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冲脉并…  相似文献   

18.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最早由政府颁布的国家针灸标准,成为宋代全国统一的针灸教材及针灸考试依据。此外,王惟一依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铸造针灸铜人开创针灸模型教学先河,后将全书刻石为碑以推广和普及针灸学知识,对后世针灸学术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岭南针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针灸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文对岭南针灸的发展史进行概述,并对其历史分期进行了总结。概述岭南针灸的发展史,有利于挖掘岭南针灸精华,总结岭南针灸特色,促进岭南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2-2013
《邪气脏腑病形》篇为《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邪气伤人,经脉相传"、"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刺之有道,必中气穴"四点出发,就其针灸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邪气脏腑病形》篇对针灸学理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陈述了邪气致病及循经传变过程,针刺与脉象之间的关系,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的针刺治疗原则及针刺补泻相关理论,这些都为后世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