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体育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体育最基本的价值便是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小学生,天生的性格就是爱玩好动,而且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其的强大,常常会以自己的兴趣作为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广泛兴趣为教学的出发点,采用多样性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教中玩,在玩中教.所以,本文认为,"教"与"玩"的结合会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体育教学应从方法上进行有效改革.以体育游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学习乐趣.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本性,但却不爱上体育课.以小学生为主的小学体育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教育同仁.游戏式的体育教学一定能改变孩子们对以往体育课的看法,下面就游戏式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3.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有一定学时的实习课。实习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将理论课教学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在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理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开设了4次实习课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了“儿童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小学生学习疲劳的检测及心血管功能测量与评价”、“小学生智力测验”及“心理咨询模拟”。  相似文献   

4.
戴斌 《青春期健康》2023,(21):88-89
<正>如今,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重体质的锻炼,还要关注心理健康的培养。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身心并重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这种因势利导的德育教育方式更适合基础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道德教育,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和能力。有效改进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旧不断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以及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以及体育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主参与,缺少了学生的自觉性,课外体育活动很可能陷入“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国内外对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思想落后 对于新课改,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还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到底要发展学生哪些素质,众说纷纭,但是,不管是谁,也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研究素质教育,都离不开身心素质,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这是学样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何秀美 《家庭育儿》2020,(1):0137-0137
幼儿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教学应当充分结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幼儿园开展“一物多玩”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文通过对“一物多玩”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一物多玩”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海波  陈海波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49-1752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质状况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1].而当代肩负提高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崇高使命的高校体育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面临着社会巨变引发的“大学生普遍运动不足、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归根结底反映在所面对的高校体育复杂矛盾上,反映在所要解决的高校体育实际问题上.要想全面彻底遏制与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态势,高校体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要整合高校所有体育资源,构建一个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的管理平台,实现由“被动依附型”向“主动引领型”的高校体育战略转变,从体质健康角度形成搂底线、保基本、促提高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颁布的《生理卫生》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生理卫生课的教学要与体育课和学校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主动介入学校卫生工作,密切配合学校主管领导和校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具有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任务.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它各方面的素质发展既有促进,也具有制约的作用.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等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以“动”为主,以听为辅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一)所谓“动”包含很多种,如:律动、游戏、动脑、动口、体态动作等。教学可以展示学生的表演天赋初级阶段学习的学生善于模仿,创造性思维还不成熟。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以开口唱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小学生好动的天性,间接挫伤了小学生喜欢音乐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动”带听的教学模式,充分将学习的动与静相结合。在教学基础上添加符合学生兴趣的元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提升节奏感和音乐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在“动听结合”的教学中,小学生不用顾忌音乐思维模式,只需听到音乐即兴表演。按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鼓励学生多表演,当小学生看到他人的表演就会主动对比分析,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的引导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表演天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尝试。此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且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本文通过分析体育俱乐部的特征,现在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高专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彬 《家庭育儿》2020,(3):0103-010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要借助耐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毅力;要借助体育合作训练,构建学生友好的个性;要借助独立完成训练的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领域的完美塑造。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重视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引入游戏,可以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引入游戏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方式,以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李如娟  于光群  邹玲 《中国校医》2013,27(4):257-258
目的对阿拉山口口岸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及对小学生生长发育进行动态观察和研究,为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和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阿拉山口口岸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普查。结果 2007—2011学年全口岸中、小学生的体检无异常率有所上升,视力不良和恒牙龋齿检出率有所降下,说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结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有一定改善,但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不容乐观,建议今后要巩固现有的成果,并争取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和体育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是强化小学生各方面素质以及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应重视体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的足球教学活动,并结合新课标要求来为学生设计能够提升其学习兴趣的快乐足球教学活动,从而为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文章根据小学足球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有效分析,并根据当前教育要求,以小学三年级足球教学活动为例,设计合理的足球教学模式,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社会合格的公民,使小学生从小拥有健壮的体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在一切都为了升学这一错误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加上一些学校对体育课要求不严格,致使很多学校体育课教学不规范,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有关,对于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我发表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