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俊娜  罗明富 《针刺研究》2007,32(3):214-216
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对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针灸经络有关的研究报道,在阐述MCs的形成、分布、分型、形态学特征、脱颗粒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针灸效应与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脱颗粒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循经感传的作用机制。综述结果表明,MCs作为穴区组织的特征成分之一,与针灸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MCs通过对神经、免疫、循环等系统的影响,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的调控过程。本文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和探索MCs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633-2635
四十年前,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组胚教研室的宋继美老师首先提出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认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后经多个科研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先后有上百篇中英文相关科研论文发表,近年有多项国家针灸课题聚焦肥大细胞研究,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肥大细胞的确在经穴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肥大细胞与经穴关系的假说被命名为宋氏理论(Song's Theory),此理论将继续指导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文章简要介绍了宋氏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辽宁中医学院研究人员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经穴区”应用理论,包含“经脉区”和“腧穴区”两方面内容,是五绝指针疗法在应用经络穴位治疗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延伸的应用技术学说,是对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全面应用经验的总结,主要涉及到了对络脉、浮络、孙络、孙孙络理论的认识、探讨与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妇科新药“宋氏经产宝”由浙江中医学院与浙江绍兴中药厂药物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并于5月17日由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医药总公司在浙江绍兴市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技术鉴定。“宋氏经产宝”对妇女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小腹胀痛、腰骶酸坠、经痛不止、带下量多、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5.
经穴诊断是指按压一定的经穴,根据不同的反映来辨别病侯的一种诊断方法,而且可以作为针灸施治的穴位,现就"经穴诊断"的方法和病候举要,浅议于后.一、经穴诊查的方法1.经穴诊查以循经取穴为原则,检查背部俞穴时,以膀胱经五脏六腑输穴为主,可取坐位,头稍向前倾.胸部以募穴为主,一般采取卧位.至于四肢的原穴,也是检查的重点,但  相似文献   

6.
“针药无二致”,将“引经药”中“引经”的核心思想引入穴位,形成“引经穴”的概念。结合穴位的作用规律及配伍原则,总结出引经穴的作用以及分类。引经穴概念的提出将会完善临床穴位配伍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针灸临床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
家兔“肝经胆经”常用经穴测定及经穴脏腑效应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客观确定家兔“肝经、胆经”常用经穴。方法: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一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功能。结果: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P<0.01),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P<0.0l),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其经穴位置与人体大致相仿,并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足三里”穴肥大细胞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 肥大细胞为神经激素细胞,其颗粒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针刺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足三里”穴区肥大细胞的分布和当针刺时肥大细胞的变化,为揭示肥大细胞在针刺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提供形态为基础。方法本实验采用正常健康雄性大白鼠17只。平均体重为380克。观察两侧“足三里”穴共计34个穴区。实验分为两组:(1)对照组:采用正常大鼠,在1%戊巴比妥钠轻度麻醉下,为了保持穴区皮肤组织不受移动和牵拉,经断头后,取下两侧后肢,固定24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经脉循行规律、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总结提出针灸临床上一种新的配穴形式“相对穴”,旨在丰富针灸学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相对穴”是指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如内关与外关、曲池与少海、阴陵泉与阳陵泉等.这些穴一个位于阴经,一个位于阳经,阴阳相对或阴阳表里相对.“相对穴”在描述定位、临床治疗方面古今皆有应用,其理论基础是经脉理论和阴阳学说,其中阴阳是其核心.“相对穴”调整阴阳特点有:①阴阳并治,气血同调;②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且具有腧穴定位知一晓二、操作一边一针(对刺)或一针二穴(透刺)、应用方便、取穴少、疗效好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的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与穴区肥大细胞的功能关系、穴位特异性。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足三里温针组(Z)、对侧温针组(O)、手针组(A)、伏兔温针组(F)、阳陵泉温针组(Y)、委中温针组(W)、色甘酸钠(Disodium cromoglycate)+温针组(DSCG+Z)、生理盐水+温针组(Saline+Z)。以佐剂型关节炎大鼠为炎性反应痛模型(AA模型),在体观察温针足三里、阳陵泉、伏兔、委中过程中大鼠的缩爪反射潜伏期;并通过穴位组织切片染色,离体对照治疗前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以及穴区注射色甘酸钠对其的影响。结果温针后穴区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明显(P0.05),温针镇痛的效果要优于手针治疗(P0.05),足三里温针组经治疗后的痛阈均显著高于伏兔温针组、阳陵泉温针组和委中温针组(P0.05),针刺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能被色甘酸钠显著阻断(P0.05)。结论温针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可产生镇痛效应,其镇痛效果优于手针组,且穴区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高于手针组,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预处理后,温针的镇痛效应减弱。对于AA模型,温针足三里穴的镇痛效果优于阳陵泉、伏兔、委中穴。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通报》2005,4(1):30-30
2005年1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公益性工作专项项目“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的课题验收会。专家组由孙国杰教授等5位针灸学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2.
从“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探讨经穴主治及取穴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鸥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4):227-227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所以,临诊时先不要考虑病变所处穴位,而应该辨识清楚病变所在经络;宁可不拘泥于某日某时某穴开合的时……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及东欧各国的针灸研究领域中,经常以“皮肤活动点”做为取穴的根据或替代穴位。这无疑在穴位研究方面开辟一个新领域。本文试就经穴与皮肤活动点之关系做些探讨。一、有关皮肤活动点的几个概念“皮肤活动点”(或称“生物活动点”)是指人或动物机体,当其内脏器官发生变化时。其体表的某些点,通过电阻、电位及温度的改变,特异性地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由相对独立和并存的经脉和腧穴这两种医学理论经过实践和改造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思辨认为,经络学说的形成不源于由点到线,或由线到点的问题。而是两者在实践中互为补充结合发展形成的,本文的研究主要为经络的实质研究积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推拿治疗中的经穴疲劳现象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经穴疲劳的概念和推拿导引经穴疲劳的原因与表现以及预防及调整,认为正确运用好各种手法保护经穴系统的功能,对于提高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穴效应与针灸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针灸发挥特异性的调整和治疗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经穴主治的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经穴与非经穴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局部作用研究,轻整体效应研究;非经非穴的选取模糊不确定,不统一;缺乏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作为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背俞”?“背俞”是位于脊背两侧的一些特定经穴。其中主要的、也是最早在书籍中出现的是五藏之俞,随后是六府之俞,以及凡以“俞”字命名的背部经穴。即当脊背第一侧线——从中线起数则称“第二行”,当足太肠膀胱经循行部分的全部孔穴。其“第三行”也是足太肠膀胱经,孔穴虽然不以“俞”字命名,但跟“第二行”的“俞”穴,在命意上  相似文献   

18.
“天容”一穴出自《灵枢》,它的经属问题,关系到手足少阳经在颈部的循行问题,目前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将之归为手太阳经,笔者以为值得探讨,其《灵枢》本义该穴应属足少阳胆经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肝经、胆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 <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P <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位置与人体大致相仿 ,并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