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目的比较2005年青海省土族与撒拉族中小学女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指标发育和发展水平,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青海省土族和撒拉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土族女生体质状况总体优于撒拉族女生,尤其是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但土族女生的耐力素质较撒拉族女生差。结论加强对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现代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讯链接     
《家庭健康》2010,(5):56-57
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 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2005年学生肥胖率检出比2000年增长近50%,小学生近视率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76%,大学生为83%。  相似文献   

3.
分析1985-2014年间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体质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体质改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985-2014年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乌鲁木齐市7~ 18岁汉族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近30年间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50 m跑水平整体下滑,其中男生成绩下降0.1 s(P<0.05);耐力素质方面男生和女生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城市学生速度素质明显下滑,城乡学生的速度素质间差距不断缩小,但城市学生成绩仍好于乡村.1985-2014年间,乌鲁木齐市男生和女生的耐力跑成绩连续下降,其中男生下降幅度较大,共下降42.03 s;城市和农村13~18岁中学生的耐力跑成绩在1985-2010年呈下降趋势,其中男生成绩下降47s,女生下降40s,城市中学生2010-2014年耐力素质有所回升,其中男生上升6.9s,女生上升19.2 s,而乡村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仍在下降.结论 1985-2014年乌鲁木齐市学生速度素质男生下降明显,男女生的耐力素质不断下降,其中以乡村学生下降速度尤为突出.应切实认识到学生耐力素质不断下降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龋齿患病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青藏高原地区土族、撒拉族、汉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方法:利用青海省2000年和1991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海拔2000-3000m的土族、撒拉族、汉族学生龋齿状况对比分析。结果:2000年土、撒、汉族学生龋患率存在民族差异,汉族>撒拉族>土族,同时存在性别差异,土汉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撒拉族女生高于男生,龋均尚属很低和低水平。2000年与1991年比较,土撒族学生龋患率下降,汉族学生龋患病升高,结论:应加强对高原地区土、撒、汉族学生龋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描述西双版纳州1985-2010年25 a来7~18岁傣族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为研究傣族学生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云南省资料,对7~18岁傣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7~18岁傣族学生形态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男、女身高分别增长3.94,2.99 cm,体重分别增长2.69,2.06 kg,胸围分别增长2.63,3.14 cm.各年龄组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男、女肺活量分别下降304.55,237.14mL.速度素质男生基本持平、女生下降,力量素质均明显提高,耐力素质明显下降,柔韧性降低;女生除柔韧性优于男生,其余项目男生均优于女生.结论 7~18岁傣族学生生理功能和耐力素质指标明显下降.应针对学生生理功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藏族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藏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藏族7~18岁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间,藏族7~18岁学生50 m跑成绩显著提高(P<0.01,男生提高0.76 s,女生提高0.72 s),1985-1995年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在2000年有所下降的基础上,2000年以来男、女生成绩均有所好转。耐力素质方面,7~12岁藏族学生50 m×8往返跑成绩显著提高(P<0.01,男生提高2.99 s,女生提高5.03 s),1995年达到25年间最高,2000年男、女生成绩均明显下降,2000年以来有所好转;13~18岁男生1 000 m跑成绩保持持平,女生800 m跑成绩下降了5.28 s(P<0.01),1995年以来男、女生成绩均明显下滑,女生尤为明显。结论 1985-2010年间藏族学生速度素质有所改善,但近年来13~18岁学生耐力素质的下降趋势不容乐观。应充分认识到耐力素质下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藏族学生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万琼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74-175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的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中武汉市2000年1、995年7-18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与1995年资料比较,武汉市城乡男女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但2000年城乡15岁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较14岁有大幅增长。从横向看,除11岁前的乡村学生及城区初中男生外,城、乡其余各年龄组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上均显著差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13岁年龄组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差距较大。结论应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尤其是长时间的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8.
延边州朝鲜族学生2000与1985年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5个民族学生体质动态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省汉族、纳西放、傈僳族、侗族和哈尼族5个民族自70年代以来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方法:对云南省5个民族中小学生1985年、1991年和1995年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五个民放学生与1991年相比,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1995年与1985年相比发育水平有显著提高,机能发育从1985年来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汉族学生不明显,而少数民族学生非常明显;运动能力除汉放学生和纳西族学生的部分年龄组耐力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有提高。民族间发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主要综合评价及运动能力位次变化,学生的发育水平呈提前趋势,而机能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85~2005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1985和2005年两次全国体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与探讨我国大学生20年来体质变化发展趋势. [方法]对198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查,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来自全国28个省及直辖市19~22岁汉族大学生118352(男60909;女57443)名,测量其身高、体重、BMI、肩宽、胸围、骨盆、血压、肺活量及体能测验. [结果]20年来中国大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均显著性增加,但是肩宽及骨盆宽均显著性减少;1985~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机能显著性下降,在体能方面,大学生虽然暴发力及柔韧性素质显著性提高,但是50m跑及耐力跑则显著性下降;城乡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超重及肥胖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结论]我国大学生体格向高大细长型发展;机能和耐力素质方面呈下降趋势;城乡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滞后的健康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3.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即抗疲劳能力。它和人体心脏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有很大关系。发展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而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继续进一步大幅度下降。我国约90%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西南地区。为探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变化状况,笔者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1985年和2000年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莺庆市中小学生2000年与2005年形态、机能及体能素质指标变化情况,为中小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重庆市学生数据资料,对学生的形态、机能、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重庆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但反映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多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 重庆市城乡中小学生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学生形态发育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柯芳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9-109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20年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要求,以2005年湖北省参加体质健康调研的7 165名7~22岁学生为对象,分析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素质,并与198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城、乡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素质指标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与1985年比较,2005年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斜身引体、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男生引体向上、男女50 m×8往返跑、男1 000 m、女800 m及男女坐位体前屈3项指标有所下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幅度比女生大;男女生50 m跑成绩基本持平.结论 湖北省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985-2010年宁夏回族7~18岁中小学生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对宁夏回族7~18岁中、小学生50 m跑、7~12岁男女生50 m×8往返跑、13~18岁男生1 000 m跑及女生800 m跑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85-2010年的25年间,宁夏回族7~18岁男、女生50 m跑成绩分别下降0.006 s、0.24 s,2005年成绩尚高于1985年,2010年已低于1985年;耐力跑成绩下降明显,7~12岁男、女生50 m×8成绩分别下降7.76 s、6.68 s(P<0.01),13~18岁男生1 000 m跑成绩下降16.38 s(P<0.01),女生800 m跑成绩下降15.45 s(P<0.01)。1985-1991年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50 m跑、耐力跑成绩显著提高(P<0.05),1991-2010年间,中小学生50 m跑、耐力跑成绩呈下降趋势;12岁50 m跑城市学生成绩高于乡村,50 m×8往返跑乡村学生成绩高于城市,17岁800 m、1 000 m跑乡村学生成绩高于城市。结论 25年间,宁夏回族中小学生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是土族、撒拉族的主要居住地,了解和研究该地区土族、撒拉族女生体能素质及健康状况极为重要[1].因此,笔者对青海省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取的土族、撒拉族女生身体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女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城乡中学女生近20 a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学生健康促进战略及中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85年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湖北省城乡中学女生的数据资料,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城乡13~18岁各年龄组女生各单项指标的得分、等级及体质健康总分、等级.将2005年结果与1985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近20 a来,湖北省中学女生除下肢爆发力素质有所提高外,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女生的耐力素质及身体机能普遍下降,速度素质维持在较差的及格等级,乡村高中女生比城市女生下降更明显,乡村女生的柔韧素质普遍下降,城市高中女生的营养状况下降.结论 湖北省中学女生近20 a来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下降,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缺乏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孟欢欢  成聪聪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25-1527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为采取措施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以1985 - 2005年全国5次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为基本资料,对城乡学生体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市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功能、速度素质方面好于乡村学生,而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方面差于乡村学生;城乡学生的耐力素质、体重、胸围指标差值呈逐渐加大趋势.结论 城乡学生体质状况差异较大.可能与城乡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力活动、膳食结构及城乡两元社会结构的社会背景有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05年与1985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土家族学生,分别测试其相关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年间湖南土家族学生身体形态有明显的增长、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年体质出现滑坡,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营养的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