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c fosmRNA表达增强的影响及与多巴胺能受体拮抗剂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 ,观察纹状体内外两侧c fo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一次性腹腔注射乙醇 ( 1 5、3 0 g/kg) 1h后 ,大鼠纹状体内外两侧c fos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强 ,外源性给予抗坏血酸 ( 10 0 0mg/kg)能显著抑制乙醇引起的表达增强。当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舒必利、SCH 2 3390、氟哌啶醇与抗坏血酸合用时 ,舒必利能协同抗坏血酸抑制乙醇引起的纹状体外侧c fosmRNA表达增强 ,而SCH 2 3390则协同显著增强乙醇引起的纹状体外侧c fosmRNA表达 ;氟哌啶醇协同抑制乙醇引起的纹状体内侧c fosmRNA表达增强。结论本研究在基因水平证实了抗坏血酸对乙醇引起的大鼠纹状体内外两侧c fosmRNA表达增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可能有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2.
乙醇促进大鼠纹状体隔核抗坏血酸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脑内微透技术结合HPLC-ECD法检测显示,乙醇(2.5,5.0g.kg^-1,ip)显著增加大鼠纹状体和伏隔核抗坏血酸的释放。5.0g.kg^-1乙醇可使纹状和伏隔核释放峰值达30%以上,对伏隔核抗坏血酸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于纹状体。提示脑中抗坏血酸参与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醇促进大鼠纹状体隔核抗坏血酸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ECD法检测显示,乙醇(2.5,5.0g·kg-1,ip)显著增加大鼠纹状体和伏隔核抗坏血酸的释放。5.0g·kg-1乙醇可使纹状体和伏隔核释放峰值达30%以上,对伏隔核抗坏血酸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于纹状体。提示脑中抗坏血酸参与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 (AA)释放的影响。方法 应用脑内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的方法。结果 乙醇 (3 0 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 ,高于基础水平的 2 0 0 %左右。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 38393(10mg·kg-1,ip)对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无显著影响。多巴胺D2 受体激动剂LY 1715 5 5 (0 5 ,1 0m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 ,但LY1715 5 5与乙醇对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增加没有协同作用。具有多巴胺D1受体强拮抗剂和D2 受体强激动剂特性的溴隐亭 (10mg·kg-1,ip)在给药后 6 0min内对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 ,且两者有协同作用。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也能增加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 ,而 0 2mg·kg-1的阿扑吗啡与乙醇有协同作用 ,0 4,0 8mg·kg-1的阿扑吗啡与乙醇没有协同作用。结论 多巴胺D2 受体的兴奋参与调节纹状体AA的释放 ,兴奋D2 受体同时抑制D1受体能够协同乙醇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急性处理致神经损伤情况,以及纹状体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与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1(VGLUT1)的变化。方法:建立METH急性毒性模型,同时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激动剂头孢曲松调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尼氏染色实验观测神经元中尼氏小体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谷氨酸转运体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METH给药组刻板行为明显增加(P<0.01),尼氏小体显著减少,纹状体中GLT1和VGLUT1的表达增加分别为23.1%和66.1%(P<0.05);与METH组相比,头孢曲松预防给药组大鼠刻板行为明显减少,纹状体中GLT1的表达增加15.2%(P<0.05),VGLUT1的表达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H急性处理能导致神经损伤,引起纹状体中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变化;头孢曲松能激活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缓解METH引起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急性处理时致神经损伤情况,以及纹状体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的变化。方法建立METH急性毒性模型,同时利用药物头孢曲松进行干预,利用清醒动物脑微透析技术检测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METH急性给药组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刻板行为明显增加(P<0.01);急性给予METH后,胞外Glu浓度持续增加,在本试验检测时间(0~6 h)范围内,与基础平衡值相比,在给药5.5 h时Glu浓度已增加450%。胞外DA水平在1 h达峰值,与基础平衡值相比,浓度增加1248.6%。与METH组相比,头孢曲松预防给药可明显降低大鼠纹状体胞外Glu浓度(P<0.05)。结论 METH急性处理能引起纹状体中胞外谷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导致神经损伤;METH的神经毒性与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谷氨酸(L-glutamic acid,GLU)及受体阻断剂MK-801对雄性大鼠纹状体(striatum,ST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微电泳方法记录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结果:微电泳GLU使84.13%STR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加快。在43个STR神经元中直接微电泳MK-801可使62.79%STR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降低。在微电泳GLU产生兴奋效应的33个STR神经元中,微电泳GLU期间给予MK-801拮抗GLU的兴奋效应,可使90.91%已对GLU产生兴奋效应的STR神经元放电频率减慢。结论:GLU对STR神经元起兴奋作用,但其兴奋作用可被MK-801所拮抗,当直接微电泳MK-801时,可使STR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研究提示抗谷氨酸作用的药物有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脑内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研究了多巴胺D1和D2受体拮抗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AA)释放的影响。乙醇(3.0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高于基础水平的200%左右。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舒必利(200mg·kg-1,ip)能显著拮抗乙醇引起的纹状体AA释放,而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0.5,1.0mg·kg-1,sc)则能协同增加其释放。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波必利对纹状体AA基础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无显著影响。联合使用舒必利(100mg·kg-1,ip)和SCH23390(0.5mg·kg-1,sc)对乙醇引起的纹状体AA的释放也无影响。此结果提示,多巴胺D1受体和D2受体的阻断对乙醇引起的大鼠纹状体AA释放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药物成瘾是指滥用者对成瘾药物的强烈渴求,以至于强制性地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成瘾药物.成瘾药物包括管制类药品及毒品,如甲基苯丙胺(METH)、可卡因和吗啡等.药物成瘾机制复杂,可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METH、可卡因和吗啡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AMP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可导致多巴胺、谷氨酸和γ-氨...  相似文献   

11.
乙醇对大鼠脑中抗坏血酸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脑内透析法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发现乙醇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大鼠纹状体和伏隔核细胞外液抗坏血酸含量。腹腔注射乙醇(3.0g/kg)30~50min后,可使伏隔核和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分别增加约140%和120%。然而,这种作用与乙醇引起动物麻醉的作用似乎无关。乙醇对这些神经核团中抗坏血酸释放影响的药理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对甲基苯丙胺(METH)急性、亚急性处理时致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以及对伏隔核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与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1(VGLUT1)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METH急性毒性模型,同时利用谷氨酸转运体调节剂头孢曲松调控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尼氏染色实验观测神经元中尼氏小体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谷氨酸转运体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ETH急性给药组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刻板行为明显增加(P<0.01),尼氏小体明显减少;伏隔核中GLT1和VGLUT1的表达增加分别为53.7%和102%(P<0.05);头孢曲松预防给药组与METH组相比,大鼠刻板行为明显减少,伏隔核中GLT1的表达增加36%(P<0.05);VGLUT1的表达下调56%(P<0.05);METH亚急性处理后,与盐水对照组相比,伏隔核中GLT1的蛋白表达增加40.9%,VGLUT1蛋白表达增加52.9%;预防给予头孢曲松后,头孢曲松预防给药组与METH组相比,GLT1和VGLUT1蛋白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METH处理导致神经损伤,引起伏隔核中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变化;头孢曲松能激活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缓解METH引起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及戒断模型并给予评分,研究Glu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通过电生理,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动作电位变化和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Glu剂量依赖性增加大鼠戒断症状的总评分(P<0.05);Glu使吗啡依赖大鼠丘脑束旁核的神经元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频率增加(P<0.05),而诱发放电抑制时程缩短(P<0.05);在Glu诱发吗啡戒断过程中,c-f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1)。结论:Glu可通过增加细胞电脉冲的形式兴奋神经元,提高依赖状态下神经元的兴奋性,加重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Glu也可通过c-fos间接影响Glu受体和其他的神经递质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对大鼠纹状体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星型胶质细胞(Astrocyte,AST)和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A(15 mg·kg~(-1),共3次,每次间隔24 h)和对照组(给药方式相同,每次注射1 ml生理盐水),分别于首次给药后4 h、12 h、1 d、2 d、3 d进行取材及各项检查。每次给药后,各组结合刻板行为观察并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NF-α与IL-1β的表达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检测其纹状体内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给药组TNF-α与IL-1β的含量呈递增趋势,且3 d组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大鼠比较,1 d、2 d、3 d组大鼠纹状体内MG激活增加(P<0.01);而AS激活无差异。结论:随着MA给药时间延长,可使大鼠纹状体中TNF-α、IL-1β炎性因子表达增加且小胶质细胞激活逐渐增强,这一变化可能与MA诱导的纹状体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甲基汞对大鼠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免疫组化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甲基汞亚急性染毒诱导大鼠脑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免疫组化改变 ,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在低剂量组 (2mg·kg-1·d-1× 7d)大鼠脑内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Glu IRPC)数目、积分光密度、阳性面积比在给药 14d时下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在高剂量组 (10mg·kg-1·d-1× 7d) ,各时点大鼠各脑区Glu IRPC的数目下降 ,积分光密度降低 ,阳性面积比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Glu IRPC的分支突起明显减少 ,有些细胞仅见胞体 ,未见突起。【结论】 甲基汞亚急性染毒可使大鼠脑内谷氨酸能神经元中谷氨酸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甲基苯丙胺(METH)依赖条件位置偏爱模型(CPP),研究脑纹状体内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过表达引起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 GluR5)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对大鼠CPP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NS)组、METH组、Ad5-RGS4-EGFP组、Ad5-EGFP组。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脑纹状体分别立体定位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PBS、过表达腺病毒载体Ad5-RGS4-EGFP和阴性对照腺病毒载体Ad5-EGFP,分析各组大鼠CPP行为,Western blot检测脑纹状体内RGS4、m GluR5、Gαq、PLCβ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Ad5-RGS4-EGFP组CPP差值低于METH组和Ad5-EGFP组(P <0. 05),高于NS组(P <0. 05)。Ad5-RGS4-EGFP组RGS4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余4组(P <0. 05,P <0. 01),m GluR5、Gαq表达低于METH组和Ad5-EGFP组(P<0. 05),略高于正常组和NS组(P> 0. 05),PLCβ1表达略有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纹状体内RGS4过表达可明显缓解METH成瘾性大鼠CPP行为,机制可能与RGS4过表达后,负性调控m GluR5介导的Gαq及PLCβ1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吗啡对小鼠纹状体细胞外尿嘧啶释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检测尿嘧啶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纹状体总RN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吗啡(10,20mg.kg-1,ip)可显著降低小鼠纹状体尿嘧啶含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盐酸纳洛酮(4mg.kg-1,ip)自身对小鼠纹状体尿嘧啶的释放无影响,却可以显著回升尿嘧啶含量至基础水平。吗啡(10,20mg.kg-1,ip)对小鼠纹状体细胞内RNA含量呈下调作用,与对尿嘧啶含量的下调结果一致,呈现剂量依赖性;盐酸纳洛酮(4mg.kg-1,ip)对小鼠纹状体总RN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拮抗吗啡对总RNA含量的下调作用。结论:吗啡引起小鼠纹状体尿嘧啶释放降低的作用可能与μ受体相关且与细胞内总RNA的含量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 (GLT-1) 的表达量和活性状态与吗啡耐受和神经源性痛的关系,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CCI) 模型,以机械性缩足痛阈值 (MWT) 为评估指标,谷氨酸转运体激动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为工具药,观察对大鼠机械痛敏和吗啡耐受的影响;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考察脊髓GL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CI大鼠在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MWT值下降约80%;CCI大鼠单独使用吗啡产生快速耐受,给药第3天与CCI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MWT值已无明显差异,脊髓GLT-1表达也明显下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对痛敏有改善作用,脊髓GLT-1表达明显上调;吗啡伴随头孢曲松钠给药组耐受速度明显减慢,给药6天后MWT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CCI吗啡耐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LT-1表达明显上调。因此,脊髓GLT-1活性变化与神经源性痛及吗啡耐受的形成密切相关,促进GLT-1功能可显著延缓吗啡耐受与痛敏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谷氨酸引起的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和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测定神经细胞的生存力来分析NGF的作用,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细胞上清液NO含量,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观察cNOS mRNA表达。结果 谷氨酸(0.5-2.0mmol/L)引起神经元大量死亡,NO过量释放,NOS抑制剂L-NAME(100μmol/L)及NGF(100μg/L)显抑制谷氨酸引起NO释放及细胞死亡。NGF(50,100μg/L)显降低谷氨酸引起的cNOS mRNA的高表达。结论 NO介导了谷氨酸对皮质神经元的毒性,NGF通过抑制cNOS活性,降低NO释放来保护大脑皮质细胞对抗谷氨酸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孕期尼古丁暴露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的重要原因。IUGR与胎儿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胎盘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type2,11β-HSD-2)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糖皮质激素屏障,可防止母体过多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胎儿生长受限。肾上腺是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分泌器官,研究发现,胎肾上腺已具备基本的甾体激素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