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老年期痴呆患者是否存在在脑神经元髓鞘损害。方法 应用简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113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包括阿尔茨海病74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39例与66名老年健康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其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本研究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组血清MBP阳性率非常显著地高于老年健康人组,P〈0.005;而血清Anti-MBP含量老年期痴呆患者组与老年健康人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在两者鉴别中的价值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2].但早期诊断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最佳敏感性与特异性的脑脊液标记物还不确定.本研究拟检测早期AD患者、早期VD患者及正常人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Wang LN  Xu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529-530
近年来我国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令人注目的进步,无论是临床工作总结还是实验室研究观察,每年均有大量文章问世,显示了我国老年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但因老年期痴呆的研究难度大,涉及领域广泛,学科交叉现象突出,故在研究过程中也显露一些不足,现根据我们以往的工作体会并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已开展的425例门诊或住院6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血清Aβ42与p-Tau检测结果(两项均为同时检测),分析其在痴呆或其他疾病病人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血清Aβ42与p-Tau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6.2%与24.7%,同时阳性率为21.4%。血清Aβ42在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及AD的病人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8%、44.9%与50.0%,血清p-Tau分别为12.4%、22.4%与16.7%。然而,它们在具有肺部炎症或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高达64.7%,并且两者几乎同时为阳性。结论 血清Aβ42与p-Tau水平对AD的辅助诊断价值可能有限,但对提示肺部感染可能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组41例痴呆患者。经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测定和改进的赫金斯基缺血评分诊断为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并做CT或MRI检查。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阶梯样衰退,病程起伏,有卒中病史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CT和MRI是诊断该病的有价值的形态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痴呆是指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痴呆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痴呆患病率在〉60岁人群中为0.75%-4.69%,而在〉85岁人群中则〉40%,目前已成为老年人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和影响[1]。80%确诊的痴呆患者在5年之内死亡,在缩短老年人的生存时间这一点上,它的危害仅次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免疫印迹检测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为了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采用琼脂糖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免疫印迹试验和斑点扫描分析建立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方法。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含量重复性试验的板间变异系数为4 .9 % ~11 .1 % ,正常人血清测得的高密度脂蛋白2b 、2a、3a、3b 、3c 亚类含量分别为30 .84 % ±6 .95 % 、21 .60 % ±3 .88 % 、20 .28 % ±3 .69 % 、13 .54 % ±2 .03 % 及7 .05 % ±1 .75 % ,前β1 高密度脂蛋白和前β2 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为6 .67 % ±1 .22 % 及4 .52 % ±1 .12 %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直接以血清为样品,同时准确检测α及前β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的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8.
胆结石患者血清和胆汁幽门螺杆菌相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对胆结石患者的血清及胆汁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标本进行检测,对血清学及胆汁IgG均阳性患者的胆汁,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HP感染相关蛋白检测。结果:胆结石组50例患者中血清学及胆汁IgG均阳性者29例(58.0%),另取非胆结石组13例作为对照,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血清及胆汁HP免疫印迹检测,均可检出4种主要HP感染相关蛋白,但胆结石组血清及胆汁中UreA检出率较非胆结石组高。结论:胆汁中存在多种HP感染相关蛋白,并可能参与胆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免疫印迹试验在囊虫病患者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丹 《中华内科杂志》1991,30(4):233-235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乡老年期痴呆患者205例三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老年期痴呆对老年人生存的影响。方法 1997年采用2阶段法对北京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2000年对该人群全面随访并进行3年的死亡追踪。结果 1997年基线调查共2788人,2000年访到2721人,其中存活2307人(82.7%),死亡414人(14.9%),另因搬迁等失访67人(2.4%),以追踪到的2721例为纵向预后分析样本,年死亡率为3.79%(标化)。205例痴呆老年人3年中死亡101例,累计死亡率高达42.46%(标化),约为非痴呆患者的5倍。在痴呆患者中性别间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农村地区及75岁以上高龄痴呆老人死亡率增加。但75岁以下低龄痴呆患者及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对生存的影响更大,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的痴呆老人死亡率增加。结论 痴呆是影响老年人生存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脑脊液Tau蛋白与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变化,为早期诊断AD、VD及相互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早期AD患者,20例早期VD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20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结果早期AD组患者脑脊液中的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Tau蛋白浓度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5)和对照组(P<0.01),早期AD组患者静脉血Aβ1-42浓度显著升高,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可提高早期AD与早期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应用药物治疗老年期痴呆,寄期望于其智能的恢复,但是从未遂愿;其实真正造成患者家属烦恼的主要是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而非患者的智能受损。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副反应耐受性差,日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且锥体外系、体位性低血压等方面的副反应出现较多,在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时,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给更好的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筛选与贝氏柯克斯体感染血清反应的贝氏柯克斯体毒力相关蛋白。方法以贝氏柯克斯体标准株九里株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包括IV型分泌系统、分泌性蛋白和膜蛋白在内的毒力及毒力相关的基因,将扩得目的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重组,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用贝氏柯克斯体实验感染小鼠血清与转化大肠杆菌作免疫印迹。结果设计173对引物共扩增出170个目的基因,经PCR及酶切鉴定,有155个基因与pET32a质粒重组成功,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共有104个转化菌表达目的蛋白,在104个重组蛋白中,筛选到32个与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小鼠血清反应的重组蛋白。结论这些与贝氏柯克斯体感染血清反应的毒力相关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与表达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esia prowazekii)主要蛋白抗原基因,分析所表达重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方法采用PCR法从普氏立克次体全基因组中扩增其主要抗原基因,将扩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将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用IPTG诱导转化菌表达重组蛋白。将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黑龙江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等实验感染小鼠血清与重组蛋白做免疫印迹。结果经过PCR扩增后获得9个目的基因片段,用其构建出9个原核表达质粒;9个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菌均高效表达出相应的重组蛋白;结果显示FtsZ、GroEI。Rp828、EF—Ts等4个蛋白特异性最好,仅与普氏立克次体感染小鼠血清反应;其次是Omp,它除与普氏立克次体感染小鼠血清反应外,仅与莫氏立克次体感染血清反应。结论FtsZ等4个重组蛋白为普氏立克次体的特异性抗原,可以作为研制流行性斑疹伤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建立一种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基础上,比较新模型小鼠与血吸虫感染常规模型小鼠血清IgG识别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差异。方法 每只BALB/c小鼠经腹部皮肤人工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mg/(kg·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同时设立未用药感染对照组,至感染后第42天剖杀2组小鼠,从小鼠眼球取血制备血清,经western-blot观察血清IgG对日本血吸虫SWAP及SEA的识别差异。结果 western-blot显示,2种模型小鼠血清IgG对SWAP的识别存在差异,明显的区别在于常规模型组可见1条90kDa大小的清晰主带,而新模型组则表现为数条弱带。SEA与常规模型组小鼠血清。IgG呈强阳性反应,而与新模型组小鼠血清IgG反应微弱。结论 2种模型小鼠体内血吸虫诱导产生的抗体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新模型小鼠抗再感染力增强的体液免疫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最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风湿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其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43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人群50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CRP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受试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AD及VD组总胆固醇(T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A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VD组及对照组(P0.05);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VD组及对照组(P0.01),且VD组高于对照组(P0.01);AD组及VD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AD组与V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可能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TC、HDL-C与LDL-C可能对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