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并骨髓坏死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朱琪琦  唐锁勤  于芳  冯晨 《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53-455,463
目的建立一种裸鼠神经母细胞瘤骨及骨髓转移模型,探讨其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周龄雌性BALB/c裸鼠,从股骨远端向骨髓腔注人神经母细胞瘤LA-N-5细胞悬液5μl(约1×105个细胞)制备神经母细胞瘤骨、骨髓转移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肿瘤局部生长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模型成瘤率100%,LA-N-5细胞进入骨髓腔后抑制正常骨髓细胞生长,向骨皮质侵袭性浸润,形成骨溶解灶,并向淋巴结、肝、肾转移。结论股骨内注射人神经母细胞瘤LA-N-5细胞悬液可以成功制作裸鼠神经母细胞瘤骨、骨髓转移模型,后者能较好模拟人神经母细胞瘤在骨骼微环境中的生长及转归情况,是研究神经母细胞瘤骨髓、骨转移及评价临床前靶向给药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伴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初诊时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显带的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伴骨髓转移的NB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分析预后,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结果1.共120例患儿,男74例,女46例,≥18个月者98例(81.7%)。染色体正常组60例,其中56例(93.3%)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Ⅳ期,余4例为INSS-Ⅳs期;低危(LR)2例,中危(MR)9例,高危(HR)49例(81.7%);7例患儿MYCN基因扩增。染色体异常组60例患儿均为INSS-Ⅳ期,MR 1例,余59例(98.3%)均为HR,14例MYCN基因扩增。2.染色体异常患儿60例中单纯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者分别为4例、14例,42例患儿同时合并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方面,21号、10号、11号染色体缺失最为常见;结构异常方面涉及11q、1p、3p区段的异常发生率高。3.染色体正常组患儿随访时间为4~44个月,17例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染色体异常组患儿随访时间2~42个月,其中31例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所有患儿3年累积总生存率和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0.0%、48.4%;染色体正常组患儿3年累积生存率为74.2%,3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65.7%;染色体异常组患儿3年累积生存率为47.5%,3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24.9%;出现进展或复发患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以10号染色体缺失常见,结构异常以11q、1p、2p区域较多。结论NB患儿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率高,但重复率低,个体间差异明显。10号染色体缺失、11q、1p、2p区域结构异常可能为提示NB预后不良因素;通过骨髓标本进行肿瘤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行,可为更精准的危险度分层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是小儿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是最容易发生早期转移的肿瘤之一[1]。此病高度恶性,预后极差。有关骨髓转移细胞学观察分析报导其少,我们对本实验室1990年3月~2006年5月首诊NB62例骨髓细胞学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62例NB患儿,男49例,女13例,男比女为3.77∶1。年龄5个月~14岁;其中<1岁2例,~2岁8例,~4岁23例,~6岁17例,~9岁7例,~14岁5例,平均年龄4.5岁。1.1临床床表现:面色苍白47例,发热39例,骨痛37例,腹痛腹胀25例,腹部包块23例,肝大19例,淋巴结肿大17例,突眼6例,眼眶淤斑4例,咳嗽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骨髓转移是影响神经母细胞瘤(NB)预后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研究伴有骨髓转移的4期NB的临床特点、近期疗效与预后分析。方法根据COG分期标准,收集2006年2月-2016年1月间确诊的4期NB同时伴有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点、疗效、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r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临床资料:106例患儿中,男73例(68.9%),女33例(31.1%),男:女=2.21:1。中位年龄42个月,≤18个月患儿19例,占17.9%,18个月患儿87例(82.1%)。(2)临床疗效: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63例,占59.4%;部分缓解(PR)28例,占26.4%;进展12例,占11.3%;进展后放弃治疗3例,占2.8%。(3)随访及预后:随访至2016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06例患儿死亡37例,存活68例,失访1例,总生存率为64.7%(68/105)。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随访过程中复发至少1次的病例为59例,占55.7%(59/106)。59例复发患儿死亡30例,生存28例,失访1例,总生存率48.3%(28/58)。非参数分析提示,年龄、疗效及是否存在复发均与预后相关(P值分别为0.041,0.050,0.008)。结论骨髓转移是导致NB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化疗可缓解骨髓转移,但如何控制骨髓转移及预防骨髓复发仍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易发生早期骨髓转移的特点,建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实验技术。方法:对27例伴骨髓转移的NB患者进行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与已建立的SMS-KCNR和SH-SY5Y细胞系进行比较,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同时应用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原代培养的NB骨髓转移细胞。结果:在27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中,培养成功9例,其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与SMS-KCNR和SH-SY5Y细胞系基本一致,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均阳性。结论: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为NB体外诱导逆转及多药耐药等复杂机制研究提供更接近体内生物学性状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颅脑转移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小儿神经母细胞瘤14例,尸解发现3例;5例颅脑转移发生在腹问的发病灶为大部切险术后辅以化疗期间;6例辅助检查确诊神经母细胞瘤,其中3例拟无行化疗尚未达到GPR标准出现颅脑转移,另3例原发病灶小,部位隐匿未被发现颅脑而以颅脑转移为首发症状就诊。颅脑转移的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除硬脑膜外、脑实质转移外,位于后腹仍住旁的神经母细胞瘤经椎间孔浸润到椎管内经脑脊液逆行扩散引起避枢神经系统广泛转移未  相似文献   

8.
9.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病灶隐匿,诊断困难,极易误诊误治。现对我院1988年10月~2003年3月,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误诊13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恶性程度高 ,有早期转移的特点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给诊断造成困难。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达到早诊早治 ,现将我院收治的 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骨髓细胞形态、病理组织形态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1 .病例 是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儿 ,男性 7例 ,女性 1例 ,年龄最小 7个月 ,最大 1 4岁。发病时间最短1 0天 ,最长半年。2 .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穿刺涂片镜检发现神经母细胞 ,其中 6例同时做骨髓活检或淋巴结、肿物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伴骨髓转移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治疗后骨髓缓解速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初诊时已有骨髓转移的Ⅳ期高危N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个疗程化疗后骨髓获得完全缓解(CR)定义为快速骨髓缓解组,2个程化疗后骨髓获得CR定义为缓慢骨髓缓解组。并对综合治疗后获得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73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73例患者,中位年龄4.0(1.6~9.8)岁,男52例、女2l例。快速骨髓缓解组19例,缓慢骨髓缓解组54例。全组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15.6±4.9)%和(28.9±6.4)%。快速骨髓缓解组与缓慢骨髓缓解组4年EFS分别为(25.9±12.3)%和(12.4±5.0)%(P=0.033),4年0S分别为(51.6±15.2)%和(22.6±6.6)%(P=0.0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缓慢缓解是影响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儿EFS的不良因素(P0.05);无维持药物治疗、N-myc基因扩增是影响0S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N-MYC扩增、骨髓缓慢缓解为患者0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仅骨髓缓慢缓解是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年龄≤2岁NB患者骨髓快速缓解的比例高于年龄2岁患者(x~2=5.608,spearman相关系数=0.277,P=0.018)。结论本研究显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治疗后骨髓快速缓解者预后好于缓慢骨髓缓解者,有可能作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的预后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病理、骨髓、影像学、尿3-甲氨基-4羟基杏仁酸(VMA)测定,分析17例NB临床资料。结果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3岁。就诊前平均病程2·8月。后腹膜为首发部位占11/17(64·7%)。主要症状为发热9/17(53%)。主要体征为肿块占17/17(100%)。诊断:病理确诊者16例;影像加胸水培养发现神经细胞1例。病理分类:病理确诊的16例中,神经母细胞瘤者12例,神经节母细胞瘤者4例。临床分期:Ⅳ期13例;Ⅲ期2例;Ⅱ期2例。其它化验:乳酸脱氢酶(LDH)共做7例均增高。ESR共做3例均增高。Hb共做17例,降低4例,平均102·6g/L,范围64~122g/L。治疗:Ⅲ、Ⅳ期者在化疗前或化疗中择期手术,Ⅱ期者手术后化疗。15例未坚持完成治疗,未治自动出院1例,正在治疗1例。结论①对骨关节肌肉疼痛、发热、体检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但影像学发现腹腔结节或肿物,排除感染性疾病以后,医生应提高警惕,早作腹腔探查术。②对术前已确诊的病例,需由多学科(小儿肿瘤内科、病理科、手术科、放疗科、放射科)密切配合,联合讨论最佳的治疗方案。③外科医生术中要提供分期的重要依据,以便化疗。术后加强与小儿肿瘤内科联系,以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1],是转移频度高、转移时间早的肿瘤,可通过淋巴途径转移,也可通过血液途径早期远处转移.2009年本院收治1例小儿NB胰腺转移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4岁.因反复发热、贫血、下肢疼痛,诊断为滑膜炎,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能缓解.行骨髓活检,初步诊断为NB、骨髓转移.行骨骼扫描、股骨MRI检查提示骨骼转移,腹部增强CT扫描,示左侧腹膜后6.0 cm×5.8 cm占位病变,见图1,确诊为NB 4期.  相似文献   

14.
童神经母细胞瘤是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为儿常见的一种腹部肿瘤。我院从1968.4~1987.9共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免疫组化检测体系,选择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28例,诊断及诱导结束后分别采集骨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临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0-5,诊断时19例患儿骨髓有形态学转移,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病例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阳性;诱导治疗后13例骨髓肿瘤细胞在免疫组化水平消失,11例未消失,4例病情进展死亡。随访(3.5±0.7)年,完全缓解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4.1±0.7)年,部分缓解组中位无复发时间(2.8±0.5)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3.9,P=0.001);部分缓解组100%复发,完全缓解组46.1%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6)。两组4年无病生存率29.2%。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神经母细胞瘤较形态学灵敏,具有预后判断作用;诱导治疗清除骨髓转移之神经母细胞瘤者较不清除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7%~14%,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居第8位。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病变部位隐蔽,早期无症状,初诊病例极易误诊,以致预后较差。本院自1975年至1991年共收治20例,均为Ⅳ期。本文对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误诊原因及预后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8月~9岁。其中<1岁2例(10%)。2岁~6岁15例(75%),>6岁3例(15%)。开始出现症状至入院病程最短1月,最长1年。1月~2月确诊10例,4月~6月确诊6例,7月~12月确诊2例。二、临床表现贫血2…  相似文献   

17.
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多因早期即发生转移而预后不良,研究其转移机制及进行抗肿瘤转移实验治疗有赖于NB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NB转移动物模型建立的难度较大,近年许多通过不同方法建立的转移动物模型是进行NB体内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45/CD56/GD2单克隆抗体(单抗)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周围血和骨髓微量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11例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组)和23例其他肿瘤(对照组)患儿,年龄6个月至12岁,用单抗CD45/CD56/GD2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骨髓穿刺标本微量NB细胞。结果 NB组入院时血和骨髓微量NB细胞阳性率分别为90.9%(10/11)和72.7%(8/11),对照组血和骨髓均为阴性(P<0.001)。NB组骨髓微量NB细胞检测与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但前者阳性率更高,不受骨髓稀释影响。骨髓NB细胞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关,Ⅱ~Ⅳ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化疗后血和骨髓NB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转移者血NB细胞重新出现阳性。结论 CD45/CD56/GD2单抗流式细胞术检测周围血和骨髓微量NB细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复发转移监测。  相似文献   

19.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常见的好发于幼儿期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的异质性恶性实体肿瘤,占幼儿恶性肿瘤的8%~10%,其发病率为0.3~5.5/10万,仅低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在10岁以前。目前研究认为,NB分化是一个多种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细胞形态分化中许多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发生相应的改变。许多研究证实,N—myc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与NB的浸润、  相似文献   

20.
报告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12例,其发生率约占神经母细胞瘤的9%。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椎管造影检查的价值。主张手术分二步进行,如已证实有脊髓压迫,应尽快作椎板切除减压和硬脊膜外肿瘤切除,一周后行原发病灶手术。倘若原发病灶估计不能切除,则应先行化疗或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