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致伤后动物组织损伤特点,判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转归,旨在为这一特殊环境下 火器伤后软组织清创的时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 常湿(NE)组。分别于火器伤前、伤后0、4、8、12、24 h测定挫伤区、震荡区和震荡外区组织的ATP、ADP、AMP及能荷含 量。结果(1)ATP值: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较 NE组低(P<0.05), 12 h后进行性下降,较 NE组有更显著差异 (P<0.01);(2)ADP值:HHE组挫伤区伤后 8 h及震荡区伤后 12 h较 NE组低(P<0.05);(3)AMP值:伤后 12 h,HHE组 挫伤区明显高于 NE组(P<0.01);(4)能荷: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低于 NE组(P<0.05),伤后 12 h较 NE组降低 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肌组织能量储备匮乏且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处理应强调及早、 彻底的清创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机体受损伤后的不同时间内,白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家兔颌骨粉碎性骨折致伤前、伤后6h和12h抽血,测定全血化学发光强度和血浆MDA含量。结果:伤后化学发光的出峰时间提前,与伤前组比较P<0.05;伤后各组的全血化学发光强度明显大于伤前组(P<0.05);血浆MDA含量,伤后各组都升高(P<0.01)。结论:机体受损伤之后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增强,对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加剧,造成血浆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TP-MgCl2对烧伤早期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三度烫伤模型观察经ATP-MgCl2治疗后,血清TNF-α生物学活性及全血细胞化学发光峰时和峰值的变化.结果:烫伤6h后,血清TNF-α生物学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至伤后24h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伤后立即经ATP-MgCl2治疗可明显抑制血清TNF-α活性升高.伤后6~24h,中性粒细胞(PMN)产生氧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或P<0.01),但血浆调理活性降低.伤后立即给予ATP-MgCl2治疗,可抑制PMN产生氧自由基的能力,同时提高血浆对PMN的调理作用.结论:ATP-MgCl2可降低烧伤早期炎症介质TNF的生物学活性,抑制PMN过度产生自由基,有利于严重烧伤机体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机体受损伤后的不同时间内,白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家兔颌骨粉碎性骨折致伤前、伤后6h和12h抽血,测定全轿化学发光强度和血浆MDA含量。结果:伤后化学发光的出峰时间提前,与伤前组比较P〈0.05;伤后各组的全血化学发光强度明显大于伤前组(P〈0.05);血浆MDA含量,伤后各组都升高(P〈0.01).结论:机体受损伤之后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增强,对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术期红细胞内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变化。方法:将3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分成硬膜外阻滞(EB)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IPBA)两组。结果:两组病人血糖于手术60分时均开始明显升高,术后第一天值与基础值比较,EB组:(8.29±50),(4.80±0.18)mmol/L(P<0.01);IPBA组:(6.36±0.33),(4.55±0.18)mmol/L(P<0.01)。红细胞内2,3-DPG浓度无明显改变。但两组PK活性于术毕60分时明显下降。其术后第一天值与基础值分别相比较,EB组:(7.59±1.01),(11.62±1.06)IU/gHb(P<0.05);IPBA组:(7.75±0.94),(11.84±1.12)IU/gHb(P<0.05)。结论:在手术创伤后的高血糖反应下,红细胞内PK活性明显下降,2,3-DPG浓度无变化。这可能与红细胞内糖酵解通路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DNA斑点杂交方法,对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36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癌基因扩增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例PA中,6例扩增(17.14%);36例MPA中,22例扩增(61.11%);两组扩增有显著差别(P<0.01).扩增组PA恶变率(83.33%)明显高于无扩增组(3.45%,P<0.01).各临床分期的MPAc-erbB-2扩增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分化程度的MPAc-rerbB-2扩增率有显著差异(P<0.05).扩增组MPA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扩增组(P<0.01);MPA术后五年生存率无扩增组高于扩增组(P<0.01).提示:c-erbB-2癌基因扩增可能成为PA及MPA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28例肾病综合征(NS),24例慢性肾炎,19例慢性肾衰(CRF)及50例健康人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NS组和慢性肾炎组病人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健康者,尤以NS组为著(P<0.05),两组高TG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6%和62.5%;NS组apoAⅠ和CⅡ明显升高(P<005和<001),apoB100无明显变化,apoAⅠ/apoB比值升高;慢性肾炎组载脂蛋白无显著变化。CRF组高TG血症发生率为45.6%,但其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apoAⅠ,apoC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和<005),apoB100明显升高(P<001),apoAⅠ/apoB100比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急性油酸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在兔实验性急性油酸肺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油酸肺损伤的防治效应。方法:18 只兔由耳缘静脉注入油酸0.1 m l/kg 体重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10 只以山莨菪碱10 m g/kg 体重和肠道吸附剂1 g/kg 体重分别处理(各5 只)作为处理组,另8只作为实验组。结果:油酸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减低(P< 0.05 和P< 0.01);血浆和BALF中的丙二醛(MDA)和丙二醛与脂质系数(MDA/Lipid)均明显增加(P< 0.05~0.01);BALF中的ALP、ALB和肺系数都显著增加(P< 0.01);血浆和BALF中的MMS也显著增加(P< 0.01)。山莨菪碱组和肠道吸附剂组分别与油酸组相比,SOD与GSH-Px 活力均增加(P<0.05~0.01);除了血浆MDA外,其它相应指标均有减低(P< 0.05 或P< 0.01)。结论: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参与油酸肺损伤的发病,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油酸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常见血清酶含量的变化及两者的差异性。方法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患者及正常健康人3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C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α一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1)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急慢性肾衰患者血清AMY、LDH、HBDH均显著升高(P<0.01),CK次之(P<0.05);血清ALP在CRF组明显升高(P<0.05),而ARF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CRF组比较,ARF组血清LDH、HBDH明显升高(P<0.01),而AMY、ALP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CK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LP、AMY、LDH和HBDH变化有助于临床上鉴别急、慢性肾衰。  相似文献   

11.
测定不同月龄大鼠心室肌中cAMP、cGMP和钙调素(CaM)含量,及腺苷酸环化酶(AC)基础活性、AC肾上腺素激活活性、cAMP磷酸二酯酶(cAMP-PDE)活性。结果:cAMP、AC基础活性和AC肾上腺素激活活性随大鼠月龄增长而明显降低,cAMP/cGMP比值和CaM含量24月龄鼠明显低于10月龄鼠,cGMP含量10月龄鼠明显低于2月龄鼠,cAMP-PDE活性10月龄鼠明显高于2月龄鼠。提示心肌环核苷酸系统随大鼠月龄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病人血浆及癌组织中环核苷酸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60例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病病人血浆和组织中CAMP和CGMP水平,结果表明:乳腺癌病人血浆和癌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降低,而CGMP则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变小,提示CAMP和CGMP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调控物质。  相似文献   

13.
从刮宫和水囊引产术取2—8胎月胎儿24例,从成年人胃肠患者手术远端取正常胃肠组织6例。采用SPA间接酶标免疫组化方法,显示胎儿的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cGmp—IR和cAmp—IR显色反应随胎龄月份增高逐渐加深,第七胎月后逐渐减弱接近成年人。胎儿的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基底端和游离端显色反应不同有极性。基底端显色较深游离端较弱。胎儿的胃肠粘膜上皮细胞cGmp—IR显色比cAmp—IR较强属cGmp>cAmp型。而成年人胃肠粘膜上皮细胞显色均较弱两者无差异属cGmp=cAmp型。成年人粘膜上皮细胞基底端和游离端显色近似,胎儿胃肠腺上皮比粘膜上皮显色较强和成年人近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及其比值。结果:①cAMP含量: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癌组织(P<0.01);②cGMP含量: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P<0.001);③cAMP/cGMP比值: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癌组织(p<0.001)。结果表明胃癌发生与cAMP水平的降低和cGMP的水平升高有关,提示测定cAMP和cGMP水平及其比值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泻水扶正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采用泻水扶正剂对心力衰竭模型兔灌胃给药作为治疗组,与空白组、地戈辛组、模型组对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泻水扶正剂能改善心衰兔的一般情况;②升高实验兔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③升高实验兔血浆中心钠素(ANP)的含量。揭示泻水扶正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理在于:提高心钠素和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血浆浓度;地戈辛样强心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环核苷酸变化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亚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中环核苷酸变化及其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大鼠经口灌胃染毒 ,试验期为 6周。实验结束后取肝脏测腺苷环一磷酸 (cAMP)、鸟苷环一磷酸 (cGMP)、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结果 染砷大鼠肝脏中cAMP、cG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肝脏中NO、MDA含量明显升高 ,有剂量反应关系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亚慢性砷中毒大鼠第二信使系统平衡紊乱 ,肝脏内NO、MDA含量增多可能与脂质的分解、合成、转运等多环节出现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炎喜康对小鼠免疫反应模型中脾脏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4二硝基氟苯和绵羊红细胞分别制备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模型,在测定小鼠耳肿胀度和抗体生成量的同时,用放免法分别测定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脾中cAMP、cGMP含量及其比值,同时观察炎喜康的作用。结果表明,炎喜康10mg/kg,ig×5d能使细胞免疫反应小鼠脾中cGMP含量增加,使cAMP含量下降;而该药10mg/kg,ig×5d则使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脾中cGMP含量下降,cAMP与cGMP比值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和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 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间脑cAMP含量降低,端脑cGMP含量降低,而脑干则显著升高(P<0.05)。直线相关处理和回归分析表明,大鼠脑干cGMP含量与针刺镇痛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示中枢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哮喘豚鼠肺组织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大鼠腹腔分别注射阿托品(10mg/kg),东莨菪碱(10mg/kg)和B—7601(15mg/kg)可引起血浆cGMP含量明显减少(P<0.05)。血浆cAMP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阿托品显著地增加cAMP/cGMP比值(P<0.05)。东莨菪碱、B—7601可增加cAMP/cGMP比值,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