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团队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和生活质量(GQOLI-74)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将团体心理治疗应用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效果良好。此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氟西汀组62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治愈24例(37.5%),氟西汀组治愈16例(25.81%),研究组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结论:氟西汀并用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效果。方法:选择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2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9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MAD)评估,并进行血糖值的检测。结果:(1)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抑郁评分(t=-0.29,P>0.05)、FBG(t=-0.23,P>0.05)、2hPBG(t=-0.87,P>0.05)、HbAlc(t=-0.07,P>0.05)值上没有显著的差异;(2)干预后,实验组的抑郁评分、FBG、2hPBG、HbAlc值不仅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也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分成6个小组,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治疗结束后4周,根据90项症状清单(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问卷)及临床常用失眠症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时显效率为40.0%,有效率36.7%,改善率15.0%,无效率8.3%,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结束后4周显效率38.3%,有效率41.7%,改善率16.7%,无效率3.3%,总有效率为80.0%。治疗8周后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结束后4周疗效依旧存在,上述因子分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4周依然保持治疗时有效水平。结论:团体心理治疗不仅提高了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强迫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50~200mg/d,疗程为12W,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加以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强迫症变化情况明显有所缓解,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其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非常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强迫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50~200mg/d,疗程为12W,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加以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强迫症变化情况明显有所缓解,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其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非常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加团体心理治疗设为研究组,未参加团体心理治疗设为对照组,每组各200例。两组治疗期间所用药物、康复治疗方式相同,但研究组以20例为一个小团体进行10次团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情况、社会功能、自我和谐、自尊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再就业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SSI、SCCS以及S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3个月,对照组患者再就业率61.0%,研究组患者再就业率84.5%,研究组再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以及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患者自尊,再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治疗是通过团体成员间互动,促进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成长过程.团体心理治疗具有改善人际沟通、增强凝聚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特性,适用于医院、学校、企业、社区及各种特殊人群.这种治疗形式已被各国心理治疗师采用,相比欧美、日本及港台地区,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研究表明,评估心理治疗的结果并反馈给治疗师,对提高疗效有积极作用[1].对于团体心理治疗,如何准确地进行疗效评价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此对国内外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申杰  刘文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84-2985
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针刺结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同时结合针刺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HAMD)及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2,4,8周时患者HAMD评分呈现出下降趋势,患者COR浓度得到较大程度改善。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57-106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网络成瘾量表(IAT)从2 784名学生中筛选出80名网络成瘾者,其中77名同意入组,将入组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8名和对照组39名。以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观察组学生治疗8周,对照组学生不做处理,最终完成研究的学生观察组36名,对照组38名。治疗前后分别以IAT、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2组网络成瘾者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网络成瘾者IAT得分、SCL-90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SQ中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及ATMD中时间价值感得分、时间监控感得分、时间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网络成瘾者显效及有效27名,无效9名,对照组38名均无改变,2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其他因子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均较对照组得分显著降低(P<0.05);SCSQ观察组网络成瘾者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TMD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其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利用自尊量表(SE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自尊量表得分、自我和谐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卒中并抑郁症是指卒中发生后 ,并以情绪低、兴趣减退、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的病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本文对我院住院 45例卒中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对卒中并抑郁症的发生、认识及提高。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 ,均经MRI或CT证实 ,并参照抑郁症诊断标准 ,完全符合卒中并抑郁症的患者 90例 ,其中男性 60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3 5~ 80岁 ,平均年龄 5 7岁 ,意识清醒 ,查体合作 ,无失语及智能障碍。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疗效。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81名大学生,使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进行评估,筛选出≥5分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随访六个月,在不同时间点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采用自身对照、对照组对照的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八周,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比例比治疗前减少至46.7%,低于对照组90.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在三个月、六个月末两次随访,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网络依赖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总体上有较大的改善效果,网络依赖者心理症状减轻,且半数以上的人不再对网络依赖。经过半年随访,未见明显复发,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疗效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已成为世界上最易致残、疾病负担较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由于抗抑郁药物常出现一些副作用,心理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有一般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本文拟就近代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团体人际心理治疗,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SDSS评分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抑郁症的体验改变对病人的干扰很深,因此需要一定的心理治疗性帮助;疾病使病人的处境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会产生新的问题或冲突,必须给予考虑;另外,一些即已存在的冲突会加重病人的负担,需给以心理治疗性的帮助。但是,对于严重迟滞或激越的有自杀危险的或有自伤自残行为的急性期抑郁症病人,药物治疗和躯体治疗是治疗首要手段。此时的心理治疗是医生的言语支持、安慰和保证。抑郁症病人的基本治疗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抑郁症病人接触并不容易。在病人的眼里,健康人很难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在门诊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来自在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30例采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作为研究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显著,副反应轻微,但研究组较对照组起效快,依从性好。结论在门诊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同时,应注重配合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个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对比组,对比组患者予以一种抗抑郁药系统治疗,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个体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后,使用HAMD与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加以评定,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WHOQOL-BREF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要明显低于对比组且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体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7,(2):111-112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来自2015-01—2016-09间收治的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住院和门诊抑郁症患者102例。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药物+心理组。药物组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心理组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起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心理科病房中开展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