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便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认为治疗便秘应分热秘、气秘、冷秘、气虚便秘和阴虚便秘.热秘辨治可用麻子仁丸化载;气秘辨治可用六磨汤加减,冷秘辨治可用济川煎化裁;气虚便秘可用黄芪汤加味;血虚便秘可用桃仁四物汤;阴虚便秘可用六味地黄汤合益胃汤化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张卫华主任医师寒热并调辨治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和临床典型案例,阐述张卫华主任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结果]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大肠传导失司,宜以寒热并调、健脾益肾、理气化浊之法治疗。[结论]张卫华主任以寒热并调,健脾益肾,理气化浊之法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呕吐的辨治颇有特色,其辨治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首辨虚实辨治之纲;呕有多因细审详辨;安胃为本勿伐脾土;治分虚实贵在知权;治虚之呕当审气味。对后世的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张仲景辨治妇科病的特点主要从四方面作了初步论述。1.强调了分类辨病,以明病因,从中体现了妇人病的病理基础为“虚、积冷、结气”;2.辨病立法,重视肝脾气血并调;3.补虚泻实,灵活变通;4.治法多样,内治外治相结合。同时略论及张仲景辨治妇科病的一些基本法则对后世妇科临床的指导。旨在使张仲景辨治妇科病的学术思想及所创立的有效治病法则,方药等能不断促进指导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万千主任医师系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的名老中医.数10年临证中,马老对治疗老年性便秘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气阴两虚为老年性便秘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常以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兼以清热、活血化瘀、通腑等.临床以自拟益气养阴润肠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辨治常获良效.除药物治疗以外,马老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辨治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习惯性便秘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热秘、气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阳虚便秘5个证型进行论治,同时配合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中医分型辨治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明显,复发率低,能减少导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家名老中医张东岳教授辨证治疗便秘的经验.方法:从津液不足证、气机郁滞证、脾肾两虚证、燥热内结证、血虚肠燥证五种证型进行论治,并结合典型病例总结张东岳教授辨治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张东岳教授运用滋阴养血,增液润肠;升清降浊,理气行滞;补脾益肾,培元通便;清热泻火,苦寒泻下;补血养血,润肠通便等五法治疗便秘.结论:张东岳教授治疗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疑难病是诊断疑惑、治疗困难的病证。疑难病的治疗贵在辨证,其辨证方法主要是从症辨证,通过辨主症、辨兼症、辨客症确定证名,然后随证论治。提出疑难病的病因以痰、瘀、郁、虚四者为主,治疗应着重治痰、治瘀、治郁、治虚,或兼而治之,并要求做到有胆有识,有方有守,如此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就仲景《金匮要略》中虚损类病证的辨治规律及方药运用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主要体现在:病证结合辨虚损.重视脾肾及体质因素;治虚以补益脾肾为主,侧重甘温扶阳;据病情缓急,邪正消长,辨证而治;治久虚着意缓调,用药以甘补见长。  相似文献   

10.
石志超教授临床辨治急腹症,总结出治从少阳,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分清虚实真假。灵活运用“腑以通为用”,清、下勿过的辨治原则,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颖教授临诊,收集刘颖教授临床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病例,对刘颖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辨治方法、取穴思路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刘颖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亏虚四方面,涉及经脉主要有胃经、脾经、肝经、膀胱经和任、督、阴跷与带脉,辨证时通过大便、兼症及舌脉情况辨虚实寒热及病变经脉,治疗上将患者按虚实分类,重视从带脉进行调节,强调疏调带脉经气;辨证选穴并配合大肠、胃或小肠的下合穴、募穴,以调畅腑气、补虚泻实;刺法以泻法或平补平泻为主。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便秘,辨为气秘证,治疗上以调节带脉为主,使其约束功能正常,联用大肠之下合穴及募穴以通降腑气,配太冲、气海、三阴交穴疏肝行气健脾,疗效良好。[结论]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辨证准确、选穴精当、思路清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外台秘要》是一部既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临床实用意义的大型古代方书。《外台》对便秘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规律作了详细的论述,是唐代以前中医学对该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次系统总结,其所总结的辨治规律和方药对当今便秘病症的临床治疗仍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拟对《外台》中治疗便秘的病因病机、立法处方、辨治特色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的基本病机为“热、积、虚”。治疗需采用“清、消、补、养”动态序贯疗法。疗程早期以清消之法清热消积通下;疗程中期以补法健脾养阴;疗程后期则以养法调理体质。以中医序贯辨治方案治疗小儿便秘,既可使大便得以通下又可顾护脾胃,同时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辨治颅内肿瘤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颅内肿瘤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风痰瘀阻、清阳失用。周老辨治颅内肿瘤以病证结合为主,重视基本病机辨证,临证围绕基本病机,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治疗强调标实急于本虚,祛邪先于扶正。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原则。通过分析古代医家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气血虚、风邪侵袭、血脉瘀阻、分型辨治等方面分析现代医家辨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益气养血,活血祛风"的治疗法则,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辨治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风寒、风热火、阴虚、气( 阳) 虚、痰瘀等方面对历代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作一疏理。指出古人对喉喑的辨治方法对当今中医嗓音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指出中医古籍对喉喑辨治的局限性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有关运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道也较多见。但报道以腹泻型IBS的治疗较多,便秘型IBS却较少。笔者对便秘型IBS的辨治经历了数年的实践,采用自拟滋水清肝润肠汤专方施治疗效尚佳,对此病的研究也略有心得。今做如下探讨,还望指正。1病理机制便秘型IBS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学中属便秘、腹痛范畴。以传统辨证论治原则视之,往往易将其与热盛伤津、气机郁滞、气血虚衰等证候所致的便秘相混同。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便秘型IBS在病因、病位、症状及治疗方药上,都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从癌毒病机理论出发梳理了周仲瑛教授辨治肿瘤的经验,阐述了"扶正补虚固本"与"祛邪抗癌解毒"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抗癌解毒为治疗核心,健脾和胃固本为辅的肿瘤辨治策略.结合癌毒易损正的病机特点,在扶正补虚中应尤为重视益气养阴治法和相关方药的应用,为临床抗肿瘤辨治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朱丹溪对耳鸣、耳聋的辨治特色,以期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有益思路。[方法]分析朱丹溪系列书籍中有关耳鸣、耳聋的相关条文,总结其从虚实两端、内外合邪、气血痰郁及内治外治等方面的辨治方法。[结果]朱丹溪强调"耳鸣、耳聋属火",认为本病证型包括虚火、实火虚实两端。以"气血痰郁"为纲辨治,认为少阳、厥阴气郁化火挟痰为本病实证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少阴元气、精血亏损、相火妄动为本病虚证最多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壅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四时邪气乘虚而入或致七情郁结生痰化火,从而诱发或加重耳鸣耳聋。临证"脉症相参,详察病机",实证善用清、开、消、通、汗、补诸法助"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虚证善于补中兼缓、兼升、兼降,"阴血亏虚,相火妄动,四物为本;元气亏虚,相火妄动,温存以养",并用"内治为主,兼容外治"等辨治方法。[结论]朱丹溪认为耳鸣、耳聋多为郁火挟痰之实证或气血不足、相火妄动之虚证,实证以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立法,虚证通过补血养阴或温补助阳之法以降虚火,其辨治思想具备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沈林教授认为魄门为五脏使,需从五脏辨治;虚证便秘当以补为主,通补结合;实证便秘,以通为要,谨防伤正;并通过对典型病案的诊治分析,系统总结了刘沈林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