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120份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进行检测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集方法、保存等多方面可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能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全部120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有11份,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结论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都能够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以上三个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格外注意,积极提高采血者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控制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进行完善,避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98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4例,其中血液标本采集不当7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4例,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3例,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不合格率为14.29%。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情况、血液标本保存情况、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过程标本分析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对所有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检验标本总有33例,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不当、标本的保存不合理、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不合理等。结论:在临床上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工作中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自我院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结果在所有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其中不合格率为12.5%,而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未达到血液标本保存条件、血液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合格等。结论在对血液生化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采集方式,注意对血液标本保存,把握适当的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当中会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集的6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概括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标本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是否合格以及保存条件等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过往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调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经过分析与统计发现,抗凝剂与血量之比合格与否、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以及标本的保存条件等对检验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结论: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临床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更加全面,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析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检验科进行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集,总结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10例,约总数20.00%。影响因素包括送检不及时、采集方法缺乏准确性、采集的血液量与血细胞检验所采用的采血管内抗凝剂比例不合理。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送检时间、采集方法、采集的血液量与试管内抗凝剂比例等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检验科人员应当加强重视,严格遵照检验流程及有关规范准则,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解晨婧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51-3252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5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均为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集,回顾在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本次选取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50例,其中5例标本不合格,占10%,分析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导致1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当1例,标本采集方法不当3例。结论采集标本的方法、设置的血量和抗凝剂比例、保存血液标本的方法均会影响检验结果,需充分重视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集的8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结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0例,其中血液标本污染3(3.75%)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5(6.25%)例,使用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2(2.5%)例。结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的检验环境导致标本污染、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的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应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关的措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64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分析64例检验标本中,出现7例不合格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10.9%。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标本采集方法不当、血液标本保存不当、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等。结论:在血液生化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对其相关操作进一步进行规范,以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进行化验的12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共有10份标本检验出不合格,3例为血液采集方法不当、2例为采集部位不当、3例为血液标本采集后未按严格规范保存、1例为抗凝剂剂量超标、1例为送检时间过长。结论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如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方法从2017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生化检验的病例中选取300例进行研究试验,对其中导致血液标本结果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300份血液标本中,检验结果不合格者有17份,不合格率为5.67%(17/300)。其中采集方法不当、保存时间/温度不合理、抗凝剂使用比例不当致检验结果不合格者各占52.94%(9/17)、29.41%(5/17)与17.65%(3/17)。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期间标本的采集方法、保存时间/温度、抗凝剂使用比例不同,标本的检验结果也易受到影响,重视血液标本的标准化采集、存放及检测,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对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可能导致结果准确性受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血液标本来源为本院2018年1~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群体对象,随机从中抽取500份,对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血液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对血液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液溶血标本、血液比例、抗凝剂、血液标本保存质量。结论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分析时应该严格控制流程、设备、工作人员素质,全面降低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不良因素,保障其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80份血液标本的相关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从溶血标本与送检时间分析其对于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溶血标本与送检时间均会影响到最终的生化检验结果。结论为了充分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当在采集血液标本的同时合理控制误差,杜绝存在不合格标本,从而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加科学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00例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本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血液检测标本在分析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的溶血标本、血液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和血液标本的保存等因素都会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有效控制血液检测标本在血液检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对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可能导致结果准确性受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取本院检验科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健康体检对象的血液标本500份作为分析对象来源,对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血液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对血液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液溶血标本、血液比例、抗凝剂、血液标本保存质量。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程序和流程进行严密监测,才能有效提升血液标本检测的临床准确性和引导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以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使临床医学检验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的100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医学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诸多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造成影响,100份血液标本中发生结果误差的共28份,所占比例为28.0%。检验前、中、后均有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如血液标本采集时未做到一针见血,血液标本的采集血管和输血血管未分开,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未空腹或者服用过禁忌药物,血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或未合理规范留置,血液标本检验时和检验后质量控制不过关等。结论要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力度,保证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临床医学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采集并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血液标本200例,对其进行筛查及复查,与第一次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标本处理不当和严重溶血现象是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常见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要找到影响结果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发生检验误差,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戴宗成 《当代医学》2013,(28):57-58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00份住院患者的临床血液生化标本资料。结果标本溶血采集不规范、采集时机不正确、标本采集后没有及时检验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生化检验中人员应严格规范地采集标本、把握正确采集时机、及时检验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标准本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医院临床学院检验的200份进行研究,记录影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影像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检验以后200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当中有75份不合格,其中42份采集方式不正确,22份标本保存不当,11份血液检验标本抗凝剂使用量不合理。结论检验人员要注重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方式,合理使用血液检验标本抗凝剂使用剂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