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新型撳针埋针治疗贝尔面瘫40例。方法使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本科室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电针配合新型撳针埋针;对照组20例,采用穴位注射。连续治疗4周,判定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新型撳针埋针治疗贝尔面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总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总满意率为75.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式对急性期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且可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利用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贝尔氏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分期治疗治疗,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判定。结果:100例患者均通过各组治疗方法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有29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8%;对照组有18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2%。两组疗效差异明显,并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针灸治疗而言,针灸分期治疗对于患者贝尔氏面瘫的恢复促进作用更好,显效有效率更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贝尔氏面瘫的针灸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贝尔氏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将观察组患者按发病和就诊时间分为三组进行分期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针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分期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针灸治疗同时服用祛风解毒活络汤,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种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祛风解毒活络汤可明显缓解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病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针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一周内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观察组病患的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辅以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就采取针灸疗法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穴加电针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电针及红外线光浴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时采用透穴针刺法,电针、红外线光浴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变化,最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2%、28%,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0%。结论:毫针配合电针红外线光浴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良好效果。而且透穴加电针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且能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周围性面瘫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显著(P<0.05);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面部功能,且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推拿结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面神经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灸推拿结合通窍活血汤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方法 已确诊的212例贝尔面瘫患者,其中对照组104例未用药物及理疗治疗.高压氧组108例,除采用对照组的治疗外还加用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高压氧组为88.89%,对照组 为66.34%.结果 高压氧综合治疗贝尔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时机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以急性期即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63例急性期仅口服西药,至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7d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即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茎乳孔阻滞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贝尔面瘫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应用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茎乳孔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身治疗基础上联合茎乳孔封闭治疗贝尔面瘫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来对1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发病1天~10天)应用电针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与78例恢复期(发病11天~30天)应用电针治疗加以对照,结果表明面瘫急性期完全可以采用电针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取自于1998年3月~2001年12月间我院门诊病例。观察组110例单侧面瘫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63例;年龄2岁~88岁;右侧瘫54例,左侧瘫56例;病程均为1天~10天。对照组78例单侧面瘫患者,右侧瘫者40例,左侧瘫者3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3岁~78岁;病程为11天~30天。治疗6周后统一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时间。方法:对112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72例,采用电针联合走罐疗法进行治疗,乙组40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83.33%和65.00%,甲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温经通络、祛风,锻炼刺激面部神经肌肉,及早施用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偏振光照射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偏振光照射患侧面部治疗,对照组仅予以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1次/d,5次/周),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恢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偏振光照射治疗贝尔面瘫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改善贝尔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电温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法(即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House and Brackmann Facial Grading System,H-B FGS)评分分值、面部残疾指数(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Portmann's Simple Scale,RPA)。[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电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面部运动结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贝尔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面部运动。运用House-Brackmann面部神经评价分级系统评测治疗效果,面部残疾指数( FDI)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FDI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面部运动结合分期针灸可以明显提高贝尔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计算机系统将80例患者随机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40例研究组(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可考虑给予针灸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疗效,在临床有较大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皮针针刺联合体针及中药汤剂治疗贝尔氏面瘫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病程在21~90 d恢复期的贝尔氏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针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头皮针,取双侧顶颞前斜线下2/5、双侧颞前线,对治疗3周后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病情分级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贝尔面瘫患者经过针刺治疗后,其H-B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后H-B积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贝尔面瘫恢复期患者进行颞前线头皮针针刺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体针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法结合面部肌力训练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病程在1周内的80例急性期贝尔氏面瘫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面部肌力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分期针刺法,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患者取穴:合谷(双侧)、太冲(双侧)。病程在1周后,按先后顺序依次交替选取以下两组穴位。第1组:下关、地仓透颊车、瞳子醪透太阳、颧醪(患侧)、合谷(健侧)。第2组:牵正、承浆、迎香透四白、阳白透鱼腰(患侧)、合谷(健侧)。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治疗前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及临床简易评定法评定积分,于临床痊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分期针刺法结合面部肌力训练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